多項民調都顯示,新北市長侯友宜不但在施政滿意度名列前茅,更是最受信任的政治人物之一。做為“後蔡英文時代”藍營的熱門接班人選,挾高民調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成為侯友宜難以迴避的挑戰。不過,眼前的“攻頂”路徑,對於侯友宜而言卻是步步驚心,憑恃著高人氣未必就能衝關奪標。
以《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公佈的10月民調結果為例,侯友宜拿下78.3%的超高信任度,與8月調查時相較雖有些微下降,但依舊穩居第一,且遙遙領先賴清德等幾位2024的熱門人選。
此外,交叉分析也顯示,這樣的高信任度不分地域或年紀,在泛藍民眾當中,對侯友宜的信任評價高於前新北市長朱立倫6個百分點、不信任的比例則低7.7個百分點;即便是政治立場傾向泛綠的受訪者,侯友宜依舊有75.1%信任度,成為唯一能夠打破藍綠板塊的政治領袖。
雖然各項民調數據,都展現出逐鹿中原的“肌肉”,但侯友宜是否就義無反顧直取2024?眼前幾條「叉路」,必須先做出明智的抉擇。包括,要先思考黨主席改選的問題,接著是市長要不要拼連任?都將連動2024的佈局。
首先,明年的黨主席改選要不要參加?如果侯缺席,黨中央的主場等於拱手讓人。以目前的生態,以及可能的對手,包括朱立倫、江啟臣、馬英九,甚或韓國瑜都各擅勝場,各有基本的擁護者。與黨務淵源不深的侯友宜在黨主席一役相對弱勢,尤其是最後經過合縱連橫,各方勢力集成之後,寄望在亂軍團中殺出一條血路誠屬不易。
再者,手握新北市長與高支持度的王牌,侯友宜有必要明年就掀出2024的底牌嗎?市政、黨務如何兼顧?兩者重輕比例如何拿捏也是難題。如果不選,策略結盟推出“代理人”或是一種方式,選擇合作對象自然“無害”優先,至少可以確保提名遊戲規則能公平,但具實力又不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人選難覓。
參選黨主席機會低,要不要選市長,抑或直攻跳過,避免中途“落跑”質疑?新北市畢竟是超過300萬張選票的最大票倉,如果2022選舉因為“換手”而致新北失守,侯友宜必須承擔最大的敗選責任,屆時將會是兩頭空。自己的地盤自己顧!侯友宜勢必先尋求連任,保住藍營最大城池與最佳的戰略位置,再思考下一步。
先拼市長連任,再“被動”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成為最可能的路徑。如果票數開得漂亮,挾著勝選餘威以及執政成績堆出來的高人氣,做為“黨內最強參選人”,侯友宜自然有投入初選的正當性。然而,市長競選過程,是否做好、做滿,會不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乃至於未來可能的帶職參選問題,對手陣營絕對緊咬不放。
也就是說,如果侯友宜決定參選黨主席,等於宣告參選2024“大選”,如果市長也放棄,當然是破釜沉舟,不留任何退路。如果舍主席而就市長,就是保留進可攻、退可守的迴旋空間,盱衡情勢變化再調整戰略目標,當中的選項也就包括避戰2024。
面對“前長官”朱立倫搶攻黨主席,志在大位的意圖明顯,為了避免兄弟鬩牆,侯友宜是否有可能選擇“退讓”,在連任市長後放棄爭取2024提名,靜觀“大選”局勢底定。如此,不論國民黨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輸贏,侯友宜就真的“心無旁騖”,專心把市政做好,有其他的想法也只能做出中長期規劃。
無庸置疑,侯友宜就任市長以來,各項的表現在在展現黨內領頭羊的架式,與臺中市長盧秀燕,成為最具民意基礎與民間聲望的政治明星,因此,高度互補與最強戰力“侯盧配”,一直被視為2024代表國民黨出戰並就勝選的夢幻組合。
然而,侯友宜目標設定是直取2024,抑或徐圖2028?面對錯綜的“路徑圖”,以及包括過程諸多變數,包括國民黨在主席以及縣市長選舉結果等,都將牽動未來動向,如何跨出下一步,考驗侯友宜以及團隊的政治智能。
綜合臺媒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