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世界花生生產概括,熟知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形成

世界花生生產概況

瞭解世界花生生產概括,熟知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形成

全世界花生主產國有印度、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塞內加爾、蘇丹、尼日利亞、扎伊爾和阿根廷等,每年種植面積為1800萬-2000萬hm2,總產1800萬-2000萬1,平均單產975kg/hm2左右。花生種植面積:印度670萬hm2,居首位;中國440萬hm2,居第2位;尼日利亞223萬hm2,居第3位。花生平均單產:以色列6325kg/hm,居第1位;馬來西亞480kg/hm,居第2位:美國3510kg/hm2,居第3位;中國3365kg/hm,居第4位。花生總產量:中國因單產較高,總產量達1482萬t,居全球第1位;印度雖種植面積最大,但因單產較低,總產60萬t,居第2位;美國為170萬t,居第4位。

值得一提的是,“花生王國”一塞內加爾,花生面積達100萬hma2,佔全國已耕地面積的40%以上,絕大部分花生用於出口,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

瞭解世界花生生產概括,熟知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形成

幾十年來,世界花生面積和產量有所增加,但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是因為各佔世界花生面積1/3的印度和非洲地區,生產條件差,栽培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很慢,單產一直徘徊在750~10650kg/hm2的水平,影響了世界花生總產量的提高。

我國花生分佈甚廣,從炎熱的海南島到寒冷的黑龍江群,都有種植。根據各地的地理條件、氣候因素、耕作制度、品種類型和今後發展趨勢,我國花生生產劃分為7個自然區域:北方大花生區;南方春、秋兩熟花生區;長江流域春、夏交作區;雲貴高原花生區;東北早熟花生區;黃土高原花生區;西北內陸花生區。

我國花生面積穩定在400萬hm2左右,自2004年始,單產直高於3000g/hm2,十年來總產量在12887萬-1470.8萬t之間波動。花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最大的是河南省,其次是山東省,第三是河北省,廣東省居全國第4位。山東省的單產最高。

瞭解世界花生生產概括,熟知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形成

目前,生產上主推的花生品種主要有汕油523、汕油188、汕油19、粵油5號、粵油114、粵油79、粵油223、白沙1016、魯花9號、魯花11號、魯花14號、花育16、花育17號、豫花7號、豫花15號、豫花9326,豫花9327、海花1號、中花4號、中花5號、泰花5號、豐花1號、天府19號、天府20號天府21號等。

花生產量的形成

花生產量一般是指單位面積內英果的重量。花生的產量是由株數、單株莢果數和果重3個基本因素構成,這3個因素互相聯繫,互相制約,它們的形成受許多因素影響。

1.株數的形成。一般情況下,株數是決定產量的主導因素,主要受播種量出苗率和成株率的影響。播種量因品種、氣候條件、土壤條件水肥條件和栽培管理水平而異,一般珍珠豆型為30萬~37.5萬粒/hm2,普通型為18萬~22.5萬粒/hm2。出苗率受種子質量、播種時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播種質量等影響,其變化很大,是影響株數的主要因素。成株率受自然條件和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響,從出苗到成熟會有部分植株死亡,使成株率小於出苗率,株數減少。

瞭解世界花生生產概括,熟知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形成

2.單株英果數的形成。單株莢果數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因素,變幅很大,少者只有3~5個,一般為10-20個,多則幾十個。單株英果數主要受第一、第二對側枝發育狀況,花芽分化狀況以及受精率和結實率的影響,這些都與苗期、花針期和結莢期的光、溫、水、肥等條件有關。

3.果重的形成。決定果重的因素主要是英果內種子的粒數和粒重。只有一個胚珠受精併發育,就形成單仁重,相應的是雙仁重和多仁重,它們之間的果重有明顯的差異,而胚珠的受精率和受精胚珠的發育率與花針期和結莢期的環境條件有關。粒重是種子形成和發育過程幹物質不斷積累的結果,它與果針入土遲早和結美期、飽果期營養的供應有關。

瞭解世界花生生產概括,熟知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形成

花生品質的形成

花生油中以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如含油酸65.7%~71.6%,含亞油酸13.0%~19.2%,含飽和脂肪酸僅13.8%~16.8%。據研究,花生莢果發育10天后,有一小部分脂肪、蛋白質等不溶性有機物開始貯藏,到30天左右,種子的增長基本

穩定,漸次進入脂肪、蛋白質及澱粉等不溶性有機物大量轉化積累時期。以後糖類和種子含水量顯著降低,幹物質和脂肪積累迅速增加。至50天左右,含油率達到高峰。種子中鹽溶蛋白質佔子葉總蛋白質的90%以上。鹽溶蛋白質在種子發育過程中呈雙峰曲線變化。在果針入土12~16天時,種子中鹽溶蛋白質含量很低,20-40天積累迅速,40天時達到第1個峰值,隨後變慢,至50天后又再大幅度增加,55~60天達到第2個峰值,此後開始下降,但維持較高水平。

瞭解世界花生生產概括,熟知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形成

影響花生品質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品種、氣候環境及栽培條件三大因素。值得一提的是,黃麴黴菌(Aspergilusflavus)侵染對花生品質有明顯的不良影響,在不適條件下,花生在收穫前、收穫中和收穫後的儲藏、運輸和加工過程中都可能感染黃麴黴菌,其產生的黃麴黴毒素對人畜有強烈致癌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