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要是聽從隆美爾的話,也許諾曼底登陸是另一個結局

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在蘇聯多次要求下。美國和英國部隊在法國諾曼底開始登陸,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當時英美聯軍一共17.6萬軍隊,經過兩個月時間的戰鬥,最終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之後280多萬的盟軍源源不斷開進西線戰爭。這個時候德國法西斯的失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過也有人說,諾曼底登陸主要是因為隆美爾從西線被調回去了。如果隆美爾沒有被調回去的話,他們就不能成功。我們看一下是不是這樣。

希特勒要是聽從隆美爾的話,也許諾曼底登陸是另一個結局

1944年元旦,隆美爾被任命為B集團軍總司令,當時德國還有一個西線總司令龍德施奈特。不過大部分的兵力都歸隆美爾指揮,龍德施奈特基本上沒有兵力可以指揮。當時這兩個人知道,盟軍遲早要在法國登錄,開闢新的戰場。所以他們加緊在法國沿岸進行軍事部署,也就是“大西洋堡壘”。不過關於這個堡壘在部署的時候隆美爾和龍德施奈特卻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是關於坦克的使用。

希特勒要是聽從隆美爾的話,也許諾曼底登陸是另一個結局

我們知道隆美爾出名就是因為他在坦克上的運用上。1940年他任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使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這時候他主張應該把所有的坦克放到沙灘上,直接轟炸敵人。不過龍德施奈特卻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這樣純屬是把坦克當靶子,坦克在沙灘上沒有機動性,只能是活靶子。最後雙方爭執不下,不過最後希特勒下令,所有的坦克他們倆一人一半,分開部署。這種看著保險,不過分兵部署這的是兵家大忌。

希特勒要是聽從隆美爾的話,也許諾曼底登陸是另一個結局

當盟軍在進攻的時候,本來德國在這個地方部署軍隊就不是很多。而且戰爭開始沒有多久,7月17日,隆美爾乘車視察前線返回途中遭美軍飛機襲擊,他被摔出車外而負重傷。之後只能回去療傷。這個時候更是處於劣勢了。其實,當時即使希特勒聽從隆美爾的話,也未必能夠取得勝利。畢竟德國和盟軍總體實力懸殊太大了。打仗打的就是後勤和補給,而後勤和不僅主要依賴於國力。德國的國力和盟軍的就不是一個檔次。也許德國會在局部戰役上取得勝利,但失敗還是必然的。最多隻會被延緩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