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單身女性越來越多,均看淡婚姻原因卻是

在韓國,越來越多的人不願結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單身。

一項近年的數據調查顯示,對於畢業後和父母居住,58.51%的韓國年輕人,表達了無所謂的態度。

昭和男兒,平成廢物。在昭和時代,大學畢業後租房奮鬥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而在平成年代,跟父母住在一起,不用交房租,可以花父母的錢,又不用打掃家務,似乎是年輕人的熱衷選擇。

韓國單身女性越來越多,均看淡婚姻原因卻是

但本質上是什麼呢?

是經濟長期低迷和住房帶來的壓力。

從韓國來看,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衰退讓韓國經歷了戰後最嚴重的蕭條,可是LV在韓國的銷售額卻在90年代增長了20倍。Gucci、Hermes、Bulgari、Dior、Prada都在這個時期在韓國佈局了大量的高規格門店。是的,你沒有看錯,經濟衰退,房價高漲換來的卻是消費大增。

在充滿消費主義和對未來喪失希望的時代,從父母那裡剩下的房租,年輕人沒有買房,買了包,旅了遊,一隻只明晃晃的標籤,一場場海外的歷險記可以為他們帶來快樂。有人說,揹著Chanel旅行是可以填滿人的精神糧食,所以部分韓國單身人士寧願進行奢侈消費也不願儲蓄買房。

韓國單身女性越來越多,均看淡婚姻原因卻是

居住於仁川的素英是個旅行博主,在剛過去的2019年裡,她和朋友一起去了日本、馬爾代夫、泰國。"我旅行時喜歡慢節奏地遊山玩水,這樣可以有更多時間感受旅遊地的文化和魅力。"素英認為,"旅遊"是目前年輕人的精神糧食,身邊有很多人每年都必須出國遊一次。

根據韓國旅遊部分調查中,81.1%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不少人熱衷"旅遊",其中22.2%的受訪者表示有很多,58.9%的受訪者覺得比較多。

韓國單身女性越來越多,均看淡婚姻原因卻是

另一位居住於首爾的李多智更為誇張,她是旅行和奢侈品消費的忠實愛好者,今年已經54歲了,但還是和老母親居住在一起,終身未婚,這三十年來,她踏遍了半個地球,三年一次的歐洲行是必不可少的,芬蘭、瑞士、巴黎、意大利去過不知數回。擁有的Hermes、Chanel、Dior包包可以堆滿整個房間,不誇張的說兩個月來可以不背重樣,領著母親的退休金,和預支未來錢終日活在快樂夢鄉中。這樣的生活,令李多智沉迷,為了享受至上,她將父母新老一輩子購置的房產已經出售,只剩下唯一居住的這一套了。如此享樂的一個人,在生活飲食上她毫不在意,多年以來極少下館子。

韓國單身女性越來越多,均看淡婚姻原因卻是

這番現象激起不少外網人士驚異,他們表示真的值得嗎?對比她的盲目和落魄,美國上東區的富人顯得精神層面豐富許多,他們不追求物質,在Hermes的選擇上大部分會選擇來自中國"超級A全球郵"的仿製品,只要外形與真品一致,能夠順利出入櫃檯,滿足一些特別需求便足以。因為不被物質奴隸是富人的基本,混跡商業多年,奢侈品的牟利手段他們過於明晰,在品牌溢價和鉑金包漫長的等候的時間上,仿製無疑是方便快捷的捷徑。

雖然一兩隻包包算不了什麼,但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堆積下來,也算得上是一筆不菲的儲蓄。這筆錢他們可以用來幹許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房產投資,出國遊,教育資金等等。對比選擇消費中國仿製品的美國人,54歲的李多智就像一隻米蟲。

韓國單身女性越來越多,均看淡婚姻原因卻是

不少美國的中產人士發表言論,表示李多智的做法有些愚蠢,明明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奢侈品終歸只是標籤文化的產物,這份高價只是品牌賦予的,如果拋開品牌它將一文不值。如今在美國,購置仿製逐漸被合理化,不說道德觀念,按務實消費觀來說,可以支持門店驗貨的仿製品十分符合美國人的需求。

韓國單身女性越來越多,均看淡婚姻原因卻是

試想,如果李多智沒有被奢侈消費控制,那她那一整櫥的奢侈品可以兌換多少韓元,價值不低於一套小公寓。但她卻在消費與房產上,義不容辭選擇了消費。消費無止境,韓國的這番痛惡景象何時才能破滅呢?

2018年,在韓國出生的韓國人為91.8萬人,假設今後維持現在的減少速度,韓國2019年的出生人口有可能降至87萬-88萬人左右,是1899年進行統計以來的最少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