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食色,至味清歡》,小談中國人的“吃貨”文化和飲食美學

提起“吃”,沒有幾個國家能與中國比肩。不管是論食材,還是論烹飪方法,其種類和花樣層出不窮。

而論“好(hào)吃”,也沒幾個國家的人比得了中國人。

在2017年曾有新聞報導,丹麥抱怨當地海岸外來生蠔氾濫成災,生態告急。於是中國熱心網友紛紛獻策加調侃:當地應趕緊弄個生蠔旅遊簽證,中國吃貨可分分鐘把生蠔吃光,是要吃成珍稀、瀕危、還是滅絕?

《人間食色,至味清歡》,小談中國人的“吃貨”文化和飲食美學

雖然這新聞聽來有點搞笑,但由此可見中國人對吃的執著,中國人對吃有著不一樣的執念。

中國人對吃的執著,自古有之。而最被大家熟知的古代“吃貨”,應屬蘇東坡了吧。由他發明的東坡肉,東坡肘子家喻戶曉 。老饕的身份,讓這位才華橫溢的大才子,瞬間變得接地氣,似乎一下跨越了千年的距離,

如今我們也常自稱“吃貨”。誰人能不吃不喝呢,吃是生存的基本需求。但是吃早已經從果腹需求,發展到“色香味”的追求。因為文人的筆,文人的影響力,這俗塵之事,也變得雅緻起來。

在近代,也有一位著名的會吃、愛吃的美食家,也是著名文人,梁實秋梁先生。

梁實秋先生是中國現當代著名的現散文家、學者、翻譯家等,他是國內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晚年翻譯了《莎士比亞全集》,是華語世界不可否認的一代文化大師。

《人間食色,至味清歡》,小談中國人的“吃貨”文化和飲食美學

《人間食色,至味清歡》就是他寫“吃”的文章的合集。因為他愛吃、懂吃,因此在他的描寫記敘下,吃是一件很有儀式感,很藝術的事情。

吃,是人世一遭不可或缺的享受和幸福。

梁老談吃,影響了很多人,拍攝《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陳曉卿就是之一。陳導曾說過,他早期是因為好奇梁實秋先生寫的“吃”的文章 ,才對吃文化有興趣,後來他在北京,又按梁實秋先生筆下寫的,將能找到的美食都嚐個遍。

沒有梁實秋先生埋下的引子,可能也就沒有了後來大熱的《舌尖上的中國》。

《人間食色,至味清歡》,小談中國人的“吃貨”文化和飲食美學

不管是文字,還是影像,記錄的不僅僅是一道道菜,也不僅僅只是描寫和評點,它與中國人對吃,對生活的追求有關;舌尖上嚐到的,不僅有味道,還有情感的溫度,還有一份中國文化的情感和情懷。

一 關於吃的藝術

中國人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演變,已經把“吃”之一字做到極致。

從食材,到烹飪方法,從火候把握,到起鍋裝盤,每一步都有講究,到最後擺盤上菜,看著就賞心悅目,食指大動。這已經不是在做菜,更像是在創作藝術品。

看梁先生記錄的瓦塊魚的做法:

首先選材要精,活的鯉魚、鰱魚都可以用,取其中段最精的一部分。刀法也有講究,魚片厚薄適度,去皮……。裹蛋白芡粉,不可裹麵糊。溫油,炸黃。做糖醋汁,用上好藕粉,比芡粉好看,顯著透明,要用冰糖,乘熱加上一勺熱油,取其光亮,澆在炸好的魚片上,最後撒上薑末,就可以上桌了。

看這一堆的步驟,這只是做條魚而已,像是在打磨藝術作品,進行藝術創作一樣,每一步都是精雕細琢 ,這就是對烹飪藝術極致的追求。

每道菜品,都是對藝術的追求。

不僅菜品要講究色香味,這菜名也有講究,一定要雅,一定要形、意俱佳。譬如“西施舌”這道菜,光聽名字就引人遐想。

這西施舌,原來是用“蚌肉”做湯,這名字取其意和形,吃起來口感則滑嫩柔軟,不得不說,這“西施舌”的名字取得實在是妙。

很有意思的菜名還有珍珠白玉翡翠湯,讓人垂涎三尺的“佛跳牆”等,數不勝數。

這些菜名,給這些菜品更添上了一些文化風流韻味

從廚者,到食者,中國的飲食,已經形成獨特的文化。還有無數的文人,留下的關於“吃”的人文趣事和歷史典故,均是中華文化裡難以忽視的部分。

《人間食色,至味清歡》,小談中國人的“吃貨”文化和飲食美學

二 美食的平等

吃只是因為生理需求,為了生存,從這個角度來說,吃什麼都差不多,但慢慢又有了“食不厭精,燴不厭細”的說法,再到後來講究“珍奇珍饈”,越是稀有難得的食材,越能彰顯身份。

這其實已經超出了“吃”的範疇,因為真正懂吃懂生活的人,在乎的是味蕾的滿足,而不是為“奇珍”而“奇珍”。

梁老說:“上天雖待人不薄,口腹之慾究竟有個限度,天下之口有同嗜,真正的美食不過是一般色香味的享受,不必邪魔歪道地去搜求珍異。”

心靈手巧的中國人,能用各種食材烹飪各種味道 ,用普通食材做出的食物,同樣大放其彩。而大眾百姓們更能將食材利用得淋漓盡致,

這也是中國人的生存智慧,生活不易,但是聰明的中國人總是在有限的條件下,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就像豆腐,原材料只是簡單的黃豆,但最後變成豆腐,不僅菜譜花樣繁多,還能衍生出豆乾豆腐皮,連最後的豆渣,利用物理方法,最後也能成一菜。

一貫秉持勤儉節約習慣的百姓,對每一樣食材,儘量做到物盡其用,不浪費分毫。煉製動物油後的油渣,也是不捨得丟棄,最後用來炒菜,居然也是滿口稱讚。

比如韭菜,生命力頑強,野地裡可長,也不怎麼挑季節。但是用它做的包子餡,還有調的餃子餡,做的韭菜盒子,用來炒雞蛋,炒蝦米……雖然它味道濃烈,但自有其異香。

像梁老這樣幾乎嚐盡天下美食的人,對這些“平民食物”,也是滿口稱讚和懷念。在“吃貨”眼中,每道美食不分高低,都是平等的。

“以言美食,則雞鴨魚肉自是正味,青菜豆腐亦有其香,何必龍肝鳳髓方得快意?”

《人間食色,至味清歡》,小談中國人的“吃貨”文化和飲食美學

三 舌尖上的記憶,最是至味清歡

梁老說自己不愛吃粥,喝粥對他來說是件很不易接受的事。但有個例外,是梁老母親熬的一小薄銚的粥,他吃得甘之如飴。

……在小白爐子的火口邊上煮。不用剩飯煮,用生米淘盡慢煨。水一次加足,不半途添水。始終不加攪和,任它翻滾

這碗粥,和粥的味道,一直在梁老的心裡,保留著對母親的依戀。哪有美味能與媽媽親手熬的一銚粥相比?因為這滋味里加入了愛,加入了母子之間的情感。

誰不依戀母親,誰不想念母親做的飯菜呢,家中的味道,早已停留在舌尖上,收藏在記憶中,融進身體裡。

每個離開家的人,都會想念媽媽的味道,會想念家鄉菜,這情感的牽絆,早在幼時就已種下。

所以梁實秋先生去了國外留學,後來去了寶島,不管去到哪裡,即使已經適應了當地的口味,但還是懷念中國菜,懷念地道的家鄉味,想念舌尖上的滋味。

這不僅是想念一道菜,想念味道,更多的是對故土的依戀,對故人的牽掛吧。

越是簡單,才越是情濃。這碗粥的清香,一直留在梁實秋先生的記憶裡,家的滋味,讓他魂牽夢縈。這碗粥,才是人間至味。

《人間食色,至味清歡》,小談中國人的“吃貨”文化和飲食美學

四 我們這些“吃貨”們:沒有什麼是一頓好吃的解決不了的,一頓不行就兩頓!

百姓的餐桌,最可以檢驗出時代的變化。如今我們的“菜籃子”極其豐富,只要你願意,天南地北的味道,都不是大問題。

“吃”,還是人類的極致追求,但是我們不是為吃而吃,這“吃”,變成一種人生態度,對幸福的感受。

自詡為“吃貨”的人,是能在平凡日子裡發掘生活亮點的人,能在平淡日子裡發現生活樂趣的人。比如蘇東坡。

蘇東坡寫下《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樂在其中,看似是為了這口腹之慾,實際是他在享受生活。

一道美食,慰藉的不止是舌尖,還撫慰心靈,溫暖著生活。人們求的,也就是一日三餐的幸福,這也是人們最簡單樸素的生活哲學。

沒有什麼是一頓好吃的解決不了的,一頓不行就兩頓!

山河遠闊,不如一碗人間煙火。

《人間食色,至味清歡》,小談中國人的“吃貨”文化和飲食美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