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推進經濟林產業轉型升級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聊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推進經濟林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聊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照“穩定面積、優化結構、提質增效”的思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品牌優勢,將特色經濟林產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動經濟林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一是以示範園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建設標準化。按照良種化、集約化、標準化、設施化的基本要求,採取新造、低改、撫育等措施打造一批現代特色果品示範基地。在有條件的主產區大力推廣矮化密植、果園生草、立體種植等現代栽培模式,發展設施栽培,提高生產集約化、簡約化、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制定和推廣實施無公害果品、綠色果品技術規程,引導農民開展標準化和專業化種植。積極開展標準化示範園創建工作,以示範帶動發展,形成一批有規模、有效益的特色村、特色鄉鎮(辦事處)、特色縣(市、區)。截至目前,全市有省級標準化示範園15處,市級標準化示範園88處。

二是以品牌建設為抓手,推進區域品牌化。進一步培植冠縣鴨梨、茌平圓鈴大棗、冠縣大櫻桃等5個區域公用品牌,積極進行省級“標準化示範園”、 “十佳觀光果園”、“齊魯放心果品”等的申報和宣傳推介工作。引導林農藉助線上線下整合推廣模式、果品經紀人模式、淘寶電商模式等進行多渠道銷售,實現品牌效益最大化。積極利用聊城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聊•勝一籌!”進行推介,建立了以區域品牌為統領、以企業品牌為骨架、以產品品牌為支撐的名特優品牌體。目前,全市有“中國特色經濟林之鄉”3個(冠縣鴨梨之鄉、茌平圓鈴大棗之鄉、東阿油用牡丹之鄉),地理標誌產品認證5個,“齊魯放心果品”品牌10個。

三是以產業化發展為抓手,提高組織化程度。以經濟林建設嫁接旅遊產業,結合中華第一梨園梨花節、中國圓鈴大棗節、桑葚採摘節、“百里黃河、百里牡丹”等旅遊資源開發,建立一批集果品文化展示、休閒娛樂、生態觀光為一體的集約化果園,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取得經濟效益和品牌效益雙贏的局面。同時,將特色果品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實施“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不斷壯大經濟林產業經濟組織,提高組織化程度。截至目前,全市有省十佳觀光果園7處,經濟林合作社328個,社員數量7.36萬人。

四是以科技推廣為抓手,強化技術普及應用。加強與山東農業大學、省果科所、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為產業提供科技支撐。充分利用示範園區、經濟林合作社、科技示範戶等形式示範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建立以政府技術推廣機構為主體,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技術推廣體系。重點培養一批果園“土專家”,把常規林果技術的普及和現代林果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結合起來。近年來,全市引進和推廣經濟林名優特品種30餘個,推廣先進實用技術13項。

五是以安全監管為抓手,推進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化。在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和企業中推行經濟林產品生產環節記錄管理,建立產品生產檔案,強化源頭治理,規範生產投入品使用。大力推廣生物、物理、無公害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控措施,科學合理用藥。深入開展經濟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經濟林產品質量安全事故。2019年以來,全市共完成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抽檢819批次,其中配合省廳完成抽檢699批次,市級抽檢120批次,監督抽檢合格率100%,風險監測合格率100%。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自然資源部,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