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教師的“第一課”和“最後一課”

一場疫情,讓全國人民都體驗了一把“宅家宅到爽”,也火了一條2020“最佳春節旅遊路線”——客廳(沙發遊樂園)、廚房(美食街)、臥室(床頭山)、陽臺(陽臺峰)。而習慣了一支粉筆、三尺講臺的教師們,也紛紛化身“網紅主播”,在一方屏幕之內,悄然解鎖QQ群直播、釘釘、企微、希沃雲課堂等網絡平臺,用各種花式操作,在無經驗、無設備、無教材的情況下,巧妙地開展教學活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各中小學校、幼兒園不能正常開學,新學期也按下了“暫停鍵”。為了讓孩子們“停學不停課”,從2月初開始,不少學校便上線了網上課堂,在箬橫鎮新區小學,60後教師林雲峰與時俱進、敢為人先,在直播授課中,讓網絡與學習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60後教師的“第一課”和“最後一課”

林雲峰正在給孩子們上網絡課程。

網絡“第一課”,提前準備不慌亂

2月10日是全市中小學開始“空中課堂”在線學習的第一天,也是林雲峰的網絡“第一課”。“剛接到學校通知,要開展線上授課的時候,我是震驚、茫然、不知所措。”林雲峰今年54歲,是學校里名副其實的老大哥。33年的從教生涯裡,林雲峰從未接觸過網課。疫情當前,學生的學習同樣不能耽誤。憑著一股老大哥必須帶個頭的勇氣,他走進了直播課堂。

“這是時勢所需,沒有教材、沒有教參,也沒有練習冊,怎麼辦?那就創造條件上。”林雲峰說,置身於網絡大時代的環境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他更沒有理由迴避這份教育教學的擔當。為幫助學校老師儘快掌握網上直播教學方法,箬橫鎮新區小學曾於1月31日、2月4日和2月6日開展網上直播教學培訓。

60後教師的“第一課”和“最後一課”

在箬橫鎮新區小學的會議室裡,老師們通過視頻直播查看網絡課程質量情況。

隨著網絡“第一課”臨近,林雲峰調整心態,積極準備。“直播教學我是第一次,講什麼好?學生不在眼前,怎麼互動?怎麼知道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狀態?我都得一一摸索和嘗試,所以我給自己鼓足了勁,一定要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在直播前兩三天,林雲峰邀請了幾名班上的同學,和他試上網課。是會議模式好,還是微信直播、釘釘、騰訊課堂更合適?就這樣,林雲峰和學生一起一個個平臺試過去,一個個操作慢慢學習,同時又在網上搜索各種攻略,反覆摸索實踐,第一時間掌握了網上直播教學的基本方法。

箬橫鎮新區小學校長助理李旭麗說,林雲峰平時就喜歡和年輕教師交流新技術、新方法,始終保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積極心態。在2月10日的“第一課”上,他的課堂是學校教學效果最好的。“很多年輕教師都手忙腳亂,課堂直播不時會斷網、卡頓,但在林老師的課堂上,哪怕遇到問題也都是不慌不忙。”不僅不見慌亂,林雲峰還提前預想了可能出現的問題。“那麼多人同時使用,平臺會不會承受不住?所以我在講的過程中,還錄了下來。”果不其然,因為是第一次直播,不少教師不熟悉軟件操作,或由於平臺等原因出現了很多直播現場“翻車”的情況。但在林雲峰的課堂上,學生們體驗了一個“完整”且充實的“開學第一課”。然而林雲峰自己卻說,“第一次上課,效果一般,問題也多,我還是得繼續努力。”

“60後的我,並非‘網中高手’,直播授課更是人生第一次。我讀書的那個年代,連電腦都沒有,更別說現在還要用電腦來‘雲上課’,但這不是我逃避的理由,我得緊跟潮流!”對於林雲峰來說,網上直播教學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但他不厭其煩地向青年教師請教學習,從零開始,緊跟時代腳步,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不僅如此,因教學安排緊張,在自己任教的班級之外,林雲峰還額外承擔了一個班的網上教學任務。

講究方法,精準管理一個不能少

“發現缺課的學生,我會一個一個電話聯繫,請家長幫助監督。哪怕不是面對面,我也要求兩個班級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林雲峰認為,既要抓網課質量,也要抓學生學習進度,實現精準管理。

在每一次備課中,林雲峰都會充分研磨課後題,加強知識歸納,梯度設計習題,注重教學的邏輯性。為了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他通過網絡平臺發佈習題,一方面,學生可以在網絡上答題並提交,另一方面,老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答題情況。針對學生反饋的薄弱環節,他再進行重點講解,並要求未掌握的學生重新答題並提交。林雲峰會及時公佈成績和習題答案,並播放優秀學生作業給同學們看。為了落實教學效果,林雲峰每天都會抽出一節課的時間講解作業,對有較大比率的錯題進行在線講解。“每次上課前,我都在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學的新內容拍照發給學生,讓他們提前預習。”

60後教師的“第一課”和“最後一課”

活到老,學到老。林雲峰平時也喜歡學習有關電腦的新技術和教學新方法。

每天上課前五分鐘,林雲峰就開始忙碌了。“我會在釘釘群裡點名,對於未報到的同學,以電話方式聯繫或以釘釘呼叫方式進行呼叫。”直播結束後,林雲峰還會根據直播數據統計學生在線學習時長,若發現有學生學習時長不夠的,會要求他們收看回放,並跟蹤學習情況。“總會有幾個學生不自覺上課,缺課是家常便飯,我們不能因為網絡授課就對他們放任自流。”對於此類學生,林雲峰會更加關注,用好“盯、管、跟”三字口訣,對他們進行重點提醒、課中點名。同時,通過直播課堂多與學生互動,少講多練,有針對性地練,時刻關注學生的聽課效果,對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及時掌握學生知識盲點,進行查漏補缺,為學生答疑解惑、佈置學習任務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我就可以根據情況,及時調整語速和教學進度,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此外,林雲峰為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線上也能認真自覺地學習,他要求學生在每一次的網上授課過程中,都要記錄筆記,並形成文檔。課後,他還要求每個學生將課堂筆記拍照發給老師進行審閱。“返校後,我會要求學生們上交學習筆記,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項重要評價標準。”

是最後一課,也是“新”的開始

“從2月10日開始,已經完全被‘十八線主播’這新頭銜給‘虜獲’了。”投身網絡後,林雲峰發現自己彷彿一下子年輕了許多,上課也更有勁頭了。“沒有家務羈絆,孩子也已長大,我就一心一意地學習怎麼上好網課。”都說專注是頂級的自律,這在林雲峰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網絡課堂上,林雲峰看到了學校以外的世界。“在線上,我發現了很多優秀的課程資源,如‘一師一優課’‘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 武漢教育雲空中課堂’等,找到這些資源後,我會從網上下載這些視頻,然後對其中有需要的部分進行剪輯,並運用在網絡課堂中,與教輔材料強強組合。”

平時,林雲峰就是一個善於反思和學習的人。“在學校裡,我要參與到學生管理中,這些管理事務的確佔據了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再加上批改作業和上課等,使得備課時間非常緊。”林雲峰說,通過網上授課,他省去了一大部分管理學生的時間。另外,網上授課可以多個班級同時進行,省去了幾個班反覆講課的時間,藉助網絡平臺佈置作業也大大提高了作業的批改和統計效率……對於網上授課這一新鮮事物,林雲峰接受得很快,並極大地運用了起來。“自從網上授課後,我每天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好好靜下心來備備課,多在網上學學別人的優秀教學案例和設計,精進自己的教學設計,提高專業能力。”從一開始的緊張無措,到如今的遊刃有餘。林雲峰的努力,讓他的課堂成了高質量、有效率的代表。而他自己也過得忙碌而充實,並樂在其中。

60後教師的“第一課”和“最後一課”

學校即將恢復教學,老師們和林雲峰交流線上課堂的經驗。

“下面4組紙條,哪個不能擺出三角形呢?同學們認為不能擺出來的就把編號發上來……”4月17日上午9時22分,林雲峰正在為學生進行網上授課,這也是他自“空中課堂”開課後的最後一節課。“4月20日,班裡的學生們就要返回課堂,希望我們都能夠儘快適應。”林雲峰說,返校後,是一個“新”的開始。但這兩個多月的“十八線主播”生活,也讓他收穫了許多。網絡直播,讓這名60後老教師的身份變了,由教師變成了主播,但他傳授知識的角色沒有變,敬業的精神沒有變,對學生的關懷沒有變。“或許我不優秀,但我必定是盡心的那一個。”

他們是主播,更是老師

“停課不停學”,從2月10日開始,全市中小學校老師們通過網課傳道授業解惑。當書桌變成了講桌,當課堂從線下搬到線上,當寬闊的教室變成了窄窄的四方屏幕,當直播老師變成網紅主播……不適應的不僅僅是學生,也有老師。不少老師辛酸且無奈地表示,“快要被逼瘋掉!”

有的老師開了全員禁言,卻奇怪於學生沒有互動反饋;有的老師忘了開自己的話筒,學生們上了一堂“安靜”的課;有的老師下課後沒有及時關閉直播間,想抽支菸解解乏,卻被無情“封殺”下架……還有許多老師第一次上網課的窘態,也成為了網絡大型“翻車現場”。直播網課時代的到來,對每一位老師都是一個挑戰和轉變。

對於網課,不少人覺得是一次“創新”的大膽嘗試,也有不少家長覺得麻煩,也不喜歡。可喜的是,我們還是看到了很多教師積極的一面。“第一次直播上課,讓我們一起慢慢熟練、慢慢適應。”在採訪林雲峰的過程中,他曾說學校對於他這樣的老教師,是沒有備課和上網課的要求的。但他卻告訴自己,“別人可以,我也可以。”在網絡中,他將自己當作一名見習教師,一步步摸爬滾打,汲取知識和經驗。通過林雲峰的故事,我們也可以發現態度的重要性。“我敬畏‘十八線主播’這樣的崗位,敬畏教書育人這個行業。”正是因為有了清晰的自我認識和謙虛好學的態度,林雲峰才會嚴格要求自己,並深刻反思。在問題中尋找解決方案,在艱難中前行,尋求保質保量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方法。

三尺講臺、一支粉筆、一卷書冊,是老師。一臺電腦、若干軟件、一個PPT,是主播,也是老師。從“新”學習,從“心”出發,他們不斷在老師和學生的角色之間來回切換。因此,請不要怪老師們不熟悉直播操作流程,也不要笑話他們在直播時的“可愛”。請為他們面對空氣自如講課,以及積極學習新事物的勇氣點贊。無論是在虛擬的網絡,還是在真實的校園,他們在過“主播”癮的同時,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全力守護學生的線上課堂。

如今,學生們正陸續告別深居簡出的“網課時光”,將要回歸美麗而熱鬧的校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