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中最好,味道念裡最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原味

“歲月靜中最好,味道念裡最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原味

那時候,人們都還不富裕,生活還簡單得只是生活本身;

那時候,人們對土地的眷戀和依賴,還是發自內心虔誠的信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種下了踏實,收穫了知足;

那時候,夕陽西下的“炊煙裊裊”不是詩詞,而是可以徜徉的悠悠畫卷...

那時候的日子,還只是一個與生活一起走的時鐘:一天是一天,一季是一季,一年是一年...平和流動,歲月靜好。

或許,這才是生活本來該有的樣子吧!

春-炮仗與年糕的回憶

“歲月靜中最好,味道念裡最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原味

年糕

天剛翻第一道魚肚白,雞打第一遍鳴時!警醒了一晚上的我,精神瞬間高度戒備:起床——穿衣——拎起床下恨不得抱著一起睡的炮仗——飛速衝出屋外——在門口桃樹上掛好——香火點燃——逃跑,一氣呵成。

“噼裡啪啦—”熱烈而喜慶的鞭炮聲,霎時響徹寂靜的遙遠小山村上空。

“哈哈,今年又是我第一!”我內心無比得意。大人們說,大年初一早上,誰家在天亮時第一個放響鞭炮,那就會搶到這一年更多的福氣。自然而然,我理所當然的承擔起了我家的這個職責,甚至隱隱還有一種使命感。

等我的鞭炮徹底燃盡,又過了一會兒,淡淡的晨幕裡別家的鞭炮聲才開始陸續響起。

“他們應該都是我吵醒的!”想至此,我才滿心得意的哼著小曲回去屋裡。

春節了,哪個孩兒又不開心呢?當然,開心的不止是可以放鞭炮,自然還因為有很多好吃的。

但是到現在,很多年過去了。回憶起來,除了放炮仗,當時樂於大快朵頤的大魚大肉什麼滋味早已完全淡忘。

倒是有個味道—叫做年糕。每每想起,香甜的感覺彷彿時刻纏繞舌尖,以致我現在依然清晰的記得,那種最古樸的製作流程。

母親在前一天晚上,會將精心挑選出的糯米洗淨,用水浸泡起來。初一一早,將浸泡了一夜的糯米,用竹蒸籠蒸熟後出籠,下一個環節便是:打年糕。

中國很多地區都有春節打年糕的習俗,但工具各不相同,小時候我家鄉打年糕的工具是石碓(如下圖)。

“歲月靜中最好,味道念裡最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原味

傳統石碓樣式

在村口石碓處的打糕現場,是春節裡最熱鬧的一個環節,也是主婦們一個無形的競技場。在這裡,她們絕對不會吝嗇於與人分享自家剛打出來的香氣騰騰的年糕。

但是,對於我家來說,這還不是最後一道工序,母親往往會將年糕帶回家,均勻撒上切碎的紅糖和蜂蜜,然後再回蒸籠去蒸半個小時,直到融化的甜蜜滲入年糕,才算是正式出爐。一口咬下去,軟糯香甜...

以致於,我養成了一個好吃甜點的習慣。但是現在,任我如何努力回味,吃再精緻的點心,也找不回當你的味道了。

都過去了吧!

夏-奶奶給我的最後一頓野菜

“歲月靜中最好,味道念裡最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原味

草木瘋長,夏天來得猝不及防!

奶奶是城裡人,嫁到了這個小山村。而爺爺去世的早,我沒有見過。

入夏之後,奶奶的病似乎越來越嚴重了,病痛折磨的已經骨瘦如柴。但是同家人凝重的神情相比,她的臉上似乎寫著的是解脫...

那段日子,每天放學之後,我就會盡快跑回去陪她。而只要她精神稍微好一點,就會給我講故事。我喜歡聽她講故事,似乎,聽親歷者跟你講那些之於你而言、似乎很久遠的歷史,會使自己也成為一個親歷者,甚至連故事裡一個無關緊要的細節,你都可以刨根問底,生怕錯失了那些細節,故事就不顯得生動了。

比如,我會經常追問奶奶:你們當時沒飯吃?那吃什麼呢?

奶奶:野菜,樹根也吃過,反正只要吃不死人的,能下肚的,見什麼吃什麼。

我:什麼野菜可以吃?我想吃。

奶奶:現在有飯吃了,沒人吃那個了,又苦又澀又硬,一點營養都沒有,只是為了撐下肚子。

我:但是我想吃,奶奶你跟我說什麼樣子,我現在就去找,我們煮了吃?

...

幾天之後,我再次回到家的時候,奶奶興致勃勃的將一碗煮好的野菜端給我,告訴我,她今天精神好,特意去給我摘了點野菜嚐嚐。

吃完野菜的第三天,奶奶去世了。

...

我後來才明白,奶奶摘的那些野菜,都是野菜裡最珍貴也很稀少的,找起來也很困難,放在這個時代裡,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得起的稀罕貨;而在奶奶故事裡的那個年代,更是屬於第一批被人挖光的。

而她在給我做的時候,其實裡面還放了雞肉,甚至雞肉比菜還要多一些。不僅不苦不澀不硬,反倒更像一碗補藥了,

我終究沒有體驗到奶奶故事裡的那個世界...

這是屬於我一個人盛宴,飽含深情。歲月流逝,我現在甚至無法描述那其中的滋味了,但那種熟悉的感覺,到現在慢慢變得有點像人的第六感,或許有一天,假如有幸,會與它再有一次“似曾相識”的邂逅吧。

秋-三好學生的偷魚作文

“歲月靜中最好,味道念裡最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原味

秋天來了!

在南方,秋天到來最明顯的標誌並不是楓葉紅了,而是稻穀黃了。之前那佈滿田野的綠色,入秋後迅速變成鋪滿天地的金黃,變化先從河谷開始,不出幾日蔓延到山腰。

豐收的喜悅,在忙碌的大人們的臉上綻放。

但對於將原野和山林作為主要遊樂場的“頑童”們,開心的還另有其事。

很多人家,都會在插秧之後,在稻田裡養上鯉魚,一來可以吃掉一些雜草和害蟲;二來在收割之後,可以用一頓鯉魚大餐,好好犒勞一下辛苦了一年的自己和親朋好友。而稻田裡養的魚,就算是相當地道的“稻花魚”了。

在鄉村,學校和村莊之間,往往由一片片的稻田相連。因此,每每到這個季節,學校孩子下午放學回家的時候,大人們就很緊張:放學後,走在田間,一條在淺水裡竄來穿去的大魚,對於活潑頑皮的孩子來說,絕對是極具誘惑力的。抓魚,可比讀書好玩多了。

故而,孩兒們下田摸魚就成了屢屢發生的大概率事件。

當然,對我是個例外,順手牽羊這種事我不會做。

我覺得,我應該不可能會做...

可不巧,我認為不可能的、意料之外的情況還是發生了...

恰逢一個週末,突然看到電視裡在放《三毛從軍記》,裡面有一個畫面,一顆炮彈落下來,把一條魚給炸熟了...

這個畫面瞬間激發了我無法抑制衝動,最終,我決定本著“實踐精神”,約上個小夥伴-向稻田出擊。

但出師不利,就在我抓到一條足有好幾斤的大魚準備撤退時,遠遠的,看到稻田主人邊往這邊跑嘴裡邊叫嚷著:快把我的魚放下!

我的小夥伴嚇壞了,丟下魚愣在當地。

但我可捨不得,到手的怎麼可能放下?也不顧衣服髒不髒,包上魚和鞋子,叫了一聲“分開跑”後,一溜煙的跑了。

我抱著那麼大一條魚,人家怎麼可能輕易放棄。但“抓賊的永遠沒有賊跑的快”這句話絕對是真理,那次應該是我那時候跑得最快的一次...

當天下午,我成功在村外的小樹林裡升起了篝火,並完成了一次重要生動的生活“實踐”...

週一上課後,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去到學校,內心挺怕主人來告狀的,但過了兩天,沒有動靜,這事似乎過去了!

但我心裡總覺不安,有主動坦白慾望。終於,我在主題為《有意義的一天》的作文上,寫下了這一“光榮事蹟”,並“誠摯”的為這一行為作了一次“勇敢而正向”的表態。

開頭是:“今天是週六,風和日麗的,今天電視裡放了《三毛從軍記》...”

結尾是:“不屬於自己的,吃著也不香。”

而那時,我一直是學校的“三好學生”,甚至這篇作文本身,最終還成了具有“文章不錯”和“個別人”雙重意義的範文。

現在每每想起這事,我都忍不住思索:當時我為什麼要寫那篇作文?

難道,僅僅是因為印象深刻,而反倒不用動腦就可以寫好文章的取巧?記不得了。

算了,管他的,沒什麼好想的,生活本身也沒有那麼多為什麼。

冬-寒夜裡的人生百味

“歲月靜中最好,味道念裡最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原味

淅瀝的小雨,下了整整一夜。在天快亮時,又戛然而止,濃霧鋪天蓋地,溼冷沁骨。

父親的生意徹底失敗了!

要債的人,在家裡吵鬧到了天亮。天亮後,留下一個個苛刻要挾後悻悻離去。

我也一夜未睡,如果說,在這之前,我尚且無憂無慮,那一夜鑽入耳朵的恫嚇與冷漠、母親的啜泣,讓我似乎第一次品嚐到了生活真實的味道。

天徹底亮了,我起床,無聲。父親無聲且面無表情的坐著,不語。

母親說:“我給你做早飯,吃完了去上學。”

早餐做的很匆忙,那是一碗粥,只是簡單的配了腐乳和鹹菜...

食物似乎沒有任何味道,我匆匆吃完,背上書包,出門,用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說了一句:爸,一切都會過去的!

那天之後,父親出門了很久,說是去做生意了。

其實,那天晚上要債人來的時候,父親就讓我那晚先去朋友家住一晚,但我還是選擇了留下。

還好,如我當時所說,真的一切都會過去的。

只是,我當時沒想到的是,不好的過去了,我懷念的,也過去了...

“歲月靜中最好,味道念裡最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原味

時光流轉,多年之後,如千萬人一般,我默默的倦臥在這冰冷的水泥森林。

而隱隱的,車水馬龍的喧囂和人聲的鼎沸遠遠傳來,將我從夢靨中喚醒,睜開眼睛,恍若隔世!

#我,無條件寫作#

原創:奮進的小熊(支持原創,如您喜歡本文,歡迎關注或轉載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