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有三位宁死不降的猛将,有一位击败过刘备、关羽!

汉末三国时期,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帝制以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乱世。几十家的正牌诸侯,无数的山贼、土匪、流寇、反贼、豪强,在同一个历史舞台上,延续了近一个世纪的大混战。在这场世纪混战中,诞生了很多野心勃勃的君主、运筹帷幄的良臣、智勇双全的名将。

——还有数不胜数的降将!

汉末三国时期,有三位宁死不降的猛将,有一位击败过刘备、关羽!

由于汉末乱战与其它时代的乱战不同,这是汉人与汉人之间的恩怨,而并非异族入侵的民族恩怨。有时候因为不得其主,要找寻明主;有时候因为兵败被俘,对方的主公大力招揽。说到底这只是汉人的家事,并不会背负民族罪人的恶名。所以降将并不可耻,反而成了时代的大趋势。比如张辽、徐晃、张郃、于禁、文聘等等……甚至向来以忠义闻名的关羽,曾经也投降过曹魏集团。


——然而!三国时期有三位名将,却表现出了宁死不降的气节。

汉末三国时期,有三位宁死不降的猛将,有一位击败过刘备、关羽!

第一位、张任

张任是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是东汉末年益州军阀刘璋麾下将领,官至益州从事。

公元211年,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等密谋迎接刘备入驻益州。刘璋生性懦弱,目光短浅,只惧怕眼前的曹公,殊不知刘备才是一只隐藏的恶虎。其引虎入室的举动,为益州的沦陷埋下了伏笔。

汉末三国时期,有三位宁死不降的猛将,有一位击败过刘备、关羽!

刘备至葭萌关,还兵南向,一鼓作气,连战连捷,很快就打到了培城一带。刘璋于是派张任、泠苞、刘璝等领兵阻击。因培城城池简陋不敌,退守雒城。张任率部将顽强抵抗,不仅射杀了刘备的主要谋臣庞统,而且挡住了刘备大军一年之久。双方在雁桥展开决战,张任寡不敌众,终被擒获。

刘备见其忠勇无双,于是非常欣赏,多次主动招揽,劝张任归为自己麾下。张任却不屑与之为伍,厉声喝道“老臣终不复侍二主!”刘备无奈杀之!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改其节,大丈夫身可陨,名可垂于竹帛也!——蜀将张任之忠义气节万古长青,刘备唯有无奈感叹痛失良将。

汉末三国时期,有三位宁死不降的猛将,有一位击败过刘备、关羽!

第二位、高顺

高顺是吕布麾下第一大将,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其优良品质与反复无常、左右逢源、贪婪成性、酒色具备的吕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他却宁愿一生愚忠于吕布。明知跟错了主人,却依然尽心竭力的辅佐。——其忠义品质日月可鉴。

高顺的军事能力极其强悍,不下于吕布麾下的另一大将张辽。他麾下有一支亲兵,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特种队伍“陷阵营”。虽然只有七百之众,却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阵型严整,不惧怕千军万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徐州之战期间,刘关张兄弟组合,以及曹魏第一大将夏侯惇,就曾多次遭到高顺与陷阵营的重创。夏侯惇还因此失去了一只眼睛。


只可惜下邳一战,吕布听信妇人之言,没有及时作出应对,导致下邳城破。高顺、陈宫等皆为曹操所俘。曹操招降了张辽、臧霸等将领,唯高顺、陈宫宁死不降。

汉末三国时期,有三位宁死不降的猛将,有一位击败过刘备、关羽!

第三位、庞德

跟其他两人不同,庞德曾经做过降将。因其为马超的部将,在马超投靠张鲁的时候,他便跟随主公投靠了张鲁。后来马超入益州投靠了刘备,庞德便被遗留在了汉中。曹操攻打汉中,张鲁率众投降。庞德便归为了曹操麾下。——跟其他降将不同的是,庞德每次投降都是随主投降。

投入曹营后,庞德才算得逢真主,曹操对他倍加器重,当即给他拜将封侯。樊城之战期间,庞德为了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遂请命援助樊城。因其兄庞柔在蜀,曹操等颇有疑色,庞德于是捶足顿胸,表示自己与关羽势不两立,要么他把关羽杀了,要么关羽把他杀了,绝不会两人都活着退出战场。曹操为此举所感。

汉末三国时期,有三位宁死不降的猛将,有一位击败过刘备、关羽!

庞德亲身与关羽搏斗,并射中了关羽。因其常乘白马,关羽军常称为白马将军,都非常忌惮他。只可惜汉水爆涨,庞德等皆为山洪淹没,与诸将登上堤坝避水,关羽乘大船攻击,庞德奋勇杀敌,箭无虚发,从凌晨战至正午,终因箭矢耗尽,为关羽所擒。

在关羽大营中,庞德虽为俘虏,却立而不跪,一心求死。试想关羽性格何其自负,竟也能被庞德的英雄气节所感,并打算招为自己的亲信将领。哪知庞德听罢大怒,怒骂关羽为竖子,刘备为庸才;临死前的一句“宁为国家鬼,不为贼人将!”不禁使得曹操潸然泪下。

以上三人,当为三国时期名将之楷模,无论是为人的素质,为将的品质,都是值得后世称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