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黑梗”是什麼情況?原因多種多樣,會認才會防

葡萄“黑梗”是什麼情況?原因多種多樣,會認才會防

葡萄漿果由果梗和果粒兩部分組成,果梗除作為支撐漿果的骨架外,還是營養運輸的通道。

然而,在葡萄種植過程中,我們常會遇到“黑梗”的情況,它的發生可引起早期的枯穗、後期的僵果掉粒,危害甚重。

不過由於造成葡萄“黑梗”的誘因較多,且不好辨識,十分讓人頭疼。本次筆者收集整理了引起葡萄果梗發黑的常見原因及預治手段,供各位果農朋友參考。

花期至幼果期

主要是兩個病害,即灰黴病與穗軸褐枯病。

葡萄“黑梗”是什麼情況?原因多種多樣,會認才會防

灰黴病:果穗和穗軸染病後形成由褐轉黑的斑塊,溼度大時伴有灰色黴層。

葡萄“黑梗”是什麼情況?原因多種多樣,會認才會防

穗軸褐枯病:初期穗軸變褐,而後失水乾枯,變為黑褐色,潮溼時可在病部表面產生灰黑色黴狀物。

辨識要點

①率先發病部位不同,灰黴病病菌喜嫩嗜營養,會在花器上率先發病而後轉至果穗,而穗軸褐枯病在穗軸上先顯症,後可侵染花果。

②穗軸褐枯病很少向主穗軸擴展,而灰黴病在條件適宜時擴展迅速。

③潮溼時所生黴層顏色不同,灰黴病的色淺偏灰,穗軸褐枯病則是偏黑。

防治方法

灰黴病:藥劑可選擇咯菌腈、腐黴利、啶酰菌胺、氟唑菌胺、嘧黴胺等,開花前就要防,注意通風降溼,對已發病的葉片、花序等徹底剪除,帶離園區銷燬。

穗軸褐枯病:藥劑可選擇嘧菌酯、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氟硅唑、戊唑·異菌脲、霜脲·錳鋅等,花序分離至開花前是防治關鍵期。

轉色至成熟期

包括三病一蟲,房枯病、潰瘍病、白腐病和蟎害。

葡萄“黑梗”是什麼情況?原因多種多樣,會認才會防

房枯病:小果梗率先發病,對應的果粒僵縮,病情嚴重時可向主穗軸擴展。

葡萄“黑梗”是什麼情況?原因多種多樣,會認才會防

潰瘍病:初期在果柄上會出現褐色病斑,而後失水乾枯,果粒脫落嚴重。

葡萄“黑梗”是什麼情況?原因多種多樣,會認才會防

白腐病:果梗率先發病,生淺黑色水漬狀不規則的病斑後乾枯縊縮,並向果粒蔓延,病粒軟腐脫落。

葡萄“黑梗”是什麼情況?原因多種多樣,會認才會防

蟎害:果梗受害後常在外部生成木栓化的斑塊,輕微發生時果梗內部無明顯壞死,但如果嚴重可致幹梗,果面上常伴有黃褐色的鏽斑。

辨識要點

關鍵是看果粒上的表症,如房枯病病粒幹縮,白腐病軟腐,潰瘍病則無明顯病症,蟎害的果皮有明顯斑痕等。

防治方法

房枯病:藥劑可選擇醚菌酯、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苯甲·氟酰胺、噁酮·氟硅唑、醚菌·啶酰菌等,幼果期、膨果期時重點防控。

潰瘍病:開花前、果實生長期、封穗套袋前及轉色成熟期是關鍵防治期,預防藥劑可選擇丙森鋅、異菌脲等,後期發病時先打藥如腐黴利、苯甲·嘧菌酯、戊唑醇等再剪掉病穗,最後再用以上藥劑+紅庫葉面肥,鞏固藥效的同時,保證健穗品質的形成。

白腐病:歷年發病重的清園時注意處理土壤,基肥時增施活土君複合菌劑,改善土壤菌群結構,壓低病原基數。雨季來臨前就要用藥保護,遇雨後用藥鞏固,藥劑可選擇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丙環唑、戊菌唑、苯醚甲環唑、氟硅唑等,打藥時可配上安透助劑,以提高藥液粘著性。

蟎害:萌芽前及採收後落葉前是防治適期,藥劑可選擇噠蟎靈、噻蟎酮、螺蟎酯、炔蟎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