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習習慣不好怎麼辦?

亓槭


習慣的好壞,影響不是一時,而是一生。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影響孩子的成績,還在一定程度上影像其能力,性格的發展!

習慣即行為,習慣和行為是密切聯繫的。一種行為,如果連續堅持40—70天,心理學上,一種習慣便會養成,所以,小孩子學習習慣不好,更多的是家長,老師,尤其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夠重視。2—7歲是給幼兒立規矩的年齡,所以這個時候對孩子我們是要講原則的,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時候做,什麼時候不能做,做什麼,怎麼做,都要講清楚,要執行,家長要以身作則。愛孩子,不等於慣孩子。今天的慣就是明天的害!





迎著早晨的陽光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好的學習習慣,什麼又是不好的學習習慣。就像醫生看病,先診後治,對診下藥。否則,病都沒搞清,就開方吃藥,是會害死人的。


李永慶


我特別能理解一年級學生家長的擔心。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變,不僅僅是學生從幼兒到少年的轉變,也是對家長巨大的考驗。想要孩子良好的適應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必不可少。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現有著名的教育學家巴金說: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由此可見,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有幾點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1. 培養孩子專心傾聽的習慣

聽講是課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門。學生聽講能力強弱與否,是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首要因素。在學習中,聽課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吸收的知識量;在生活中,養成在他人說話時認真傾聽的好習慣也是對他人尊重的良好體現;

2. 讓孩子養成大膽發言的習慣

說是孩子自我意識的對外表達,是孩子溝通能力的直觀體現。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於孩子學習信息的反饋,同時培養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孩子頭腦思維的發展;

3.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不但可以培養語感,學到知識,認識漢字,發現很多樂趣,而且可以開闊思維,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開發智力資源,提高發展潛力。從今年起高考題目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換句話說,如果孩子的閱讀能力差,在之後的考試中將出現讀不完題目的情況。另外,歷史,政治,地理,初中生、理、化,沒有一項離得開閱讀;

4.讓孩子多練字,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字是人的第二張臉面。字寫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學識、性格、氣質、風度等。培養孩子“提筆即是練字”的好習慣,從字跡清楚、書寫整齊以及格式正確,都有規範要求。一年級學生可以購買一些古詩練字本,即練字又可以背誦古詩詞,一舉兩得;

5.多動腦筋,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小學生相比幼兒最大的進步在於他們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這些都需要家長、老師去積極引導。遇到孩子能力範圍內的,家長不要急於告訴孩子答案,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相信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努力,你的孩子會有很大的進步。一年級對於孩子來說只是學習的起步階段,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好習慣的養成對於孩子今後的發展更加值得家長們去花心思研究,學習。祝願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