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中國大使向尼方“鞠躬道歉”?媒體:謠言帶不偏中非關係友好的“大節奏”

所謂“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與事實嚴重不符

4月15日,駐南非使館李南臨時代辦先後接受南非廣播電視公司(SABC)新聞臺、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非洲臺連線直播採訪,重點就所謂“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問題闡述中方立場,並結合中國對非對南抗疫援助情況做工作,強調應聚焦中非友好繼續向前看。

在問及有關“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報道是否屬實時,李代辦表示,注意到有關報道。根本不存在所謂針對非洲人的“歧視”或“排外”問題,有關報道和炒作完全是誇大其辭,與事實嚴重不符。中國政府對所有在華外國人一視同仁,這是中方的一貫政策和立場。中方反對任何針對特定人群的差異性做法,對歧視性言行更是零容忍。非洲朋友在中國一定會得到公平、公正、友好的對待。

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中國大使向尼方“鞠躬道歉”?媒體:謠言帶不偏中非關係友好的“大節奏”

日前,兩則涉及中國-非洲雙邊關係的“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

  4月20日,一則“幾內亞政府抓扣在幾中國公民”的文章,在網絡中“圖文並茂”地不脛而走,在短短几小時內引發巨大關注。但隨後中國駐幾內亞大使館發出“這是徹頭徹尾謊言”的嚴正聲明,刊登在幾內亞權威的新聞網站上,非洲許多媒體也相繼報道、轉發。

  無獨有偶,在4月13日,一則所謂“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向尼方鞠躬道歉”的消息廣為傳播。但隨後“謎底”揭曉,這只是個謠言。事實是4月10日,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周平劍應約會見尼日利亞眾議長巴賈比亞米拉時,觀看對方提供的所謂“尼公民在中國廣州遭不當對待”手機視頻並即明確指出,視頻裡中方防疫人員行為正當,並無不妥。但這一幕卻被攝入鏡頭並冠以“鞠躬道歉”標題到處發佈、轉發,引發了不小的風波。

  好在這兩則謠言都被及時澄清,總算“止於智者”。

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中國大使向尼方“鞠躬道歉”?媒體:謠言帶不偏中非關係友好的“大節奏”

▲網傳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向尼方鞠躬道歉,後被證實系謠言。資料圖

  

  有些“謠言”趁“疫”作亂

  身為一名曾在非洲數國工作與生活多年的“老非洲”,我對這類針對中非關係的謠言與曲解,早已見怪不怪。

  較早的,有針對中國在非開發資源的攻訐,有將中國對非援助說成“新殖民主義”的;比較“新鮮”的,有把中國對非出口說成“低價傾銷”的,把中國向非洲國家出口電視連續劇描成“文化侵略”的;最新的,則有借新冠疫情大做文章,“汙名化”中國對非防疫物資援助、出口。

  大體來看,這些消息或是曲解(如“鞠躬道歉一說”)、或是捏造(如幾內亞政府抓扣在幾中國公民),同時有意無意地貶低中國和中國人在非洲人心目中形象,挑撥和破壞中非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這項“潑汙工程”的,不僅有“小道消息”、匿名者和魚龍混雜的自媒體,也有不少如假包換的“真媒體”,他們所採取的方法不外乎“誇大事實”“移花接木”“無中生有”,就如這幾天被廣為傳播的兩條“謠言”。

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中國大使向尼方“鞠躬道歉”?媒體:謠言帶不偏中非關係友好的“大節奏”

▲中國駐幾內亞使館聲明。  

  “謠言”無法帶偏中非友好基礎

  中非關係源遠流長,自近代以來,出於反殖民、反種族主義的共同立場,雙方密切合作,關係融洽。中國曾幫助許多非洲民族、國家實現了獨立宏願,非洲國家也在中國國際空間最艱難的階段雪中送炭,併為中國重返聯合國舞臺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在經濟上,依託中國這個“製造業大國”,廣大中低收入非洲人得以通過價廉物美的“中國製造”,獲得此前只有富人才能獲得的生活品質;依託中國強大的基建能力,非洲各國發展中最大的制約和短板——基礎設施落後甚至空白,正被以驚人速度迅速填補,讓長期落後的非洲各國,也有勇氣喊出“非洲2049”等高瞻遠矚的長期發展戰略。

  同樣,發展中的非洲為中國提供了很多發展機遇,“涉非經濟”直接和間接地為中國提供了大量寶貴的就業機會,中非獨特的“循環經濟體系”,則讓彼此間的互惠互利可以長久保持。針對中非之間的互利友好關係,誠如中國駐幾內亞大使館4月20日聲明所言,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方應保持團結互信,加強協調合作,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貢獻正能量。

  事實上,中國與非洲有著共同的反帝、反殖民和爭取民族獨立解放歷史,有著經濟結構互補、互需的現實共同利益,有著基於“一帶一路”紐帶緊密銜接的密切合作,這些都構成了中非互利友好關係的基礎,也是中非關係牢不可破的原因。

  一言以蔽之,就像有關方面一再重申的,中國和非洲夥伴間的合作,是基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合作,總體是健康、平穩和愉快的,一些合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瑕不掩瑜,且正在相互尊重、理解基礎上得到解決。

  尤其是當前正處於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每個對全球命運抱持善良願望的人,都應尊重事實,而不是隨意曲解事實,挑撥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分歧。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0日在日內瓦的新聞發佈會上所說,缺乏團結正在助長新冠疫情的流行,不要把這種病毒作為相互對抗或贏得政治得分的機會。


來源:人民網 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