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作为家长的你知道怎么做吗?

前段时间和朋友难得聚在一起,看着她一脸愁苦的样子,她说:以前她宝宝简直就是一个小天使,特别的听话,怎么看都是那么可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成长到了一定的阶段,变得脾气特别大,稍有不顺就会哭闹,而且怎么哄也哄不好那样。不仅仅是这样还特别不喜欢和别人分享,以前有个好玩好吃的,都要和别人分享。现在无论你怎么说,都很抗拒,特别霸道,经常说不,什么都是她的,一言不合就开抢。

你说她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我家才她一个孩子也没有别人跟她抢啊!

孩子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作为家长的你知道怎么做吗?

看着她苦恼的样子,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确实有些不知所措了。从言语中表明,可以知道孩子正在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

自我意识敏感期一般会在1岁半开始,集中表现在2-3岁。

从科学角度来说,婴儿在出生时以为自己和世界是一体的,到1岁半左右发现自己和世界是分离的。

而在一岁以前,孩子只有“我”的概念意识,而没有“你”和“他”的意识认知,所以当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

在宝妈群体流传的一句:恼人的两岁,可怕的三岁。

孩子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作为家长的你知道怎么做吗?

出现这一时期的孩子会有哪些典型的行为呢?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1、不想与别人分享任何东西,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

其实孩子在不愿分享时,说明他们有自己的主权意识了,家长更多要做的是保护孩子这份主权感。

我家侄女正处于这个自我意识敏感期,看到别人的玩具想玩的时候,直接上手去抢,那别的孩子肯定不愿意啊。然后我嫂子就会和侄女沟通,喜欢想要玩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或者商量玩一会看可以不可以,让她明白别人的不能直接抢来玩。然后还和她说家里也有,我们回去拿来玩。侄女就满意了。

处理方式:宝宝不愿意分享时,父母要充分的尊重宝宝的所有权,如能及时的用界限感的教育来教孩子那就再好不过了。不爱分享,不是自私的表现,不必因此而去训斥他。

孩子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作为家长的你知道怎么做吗?

2、突然咬人或者打人

孩子出生都是妈妈自己带,所以和妈妈一起的时间最长建立的依赖感也是最强的。当家里人或者是外面的人想要抱他的时候,孩子就会去抓别人的脸或者的打人,有时候连妈妈也会挠或打。我朋友这时候就会拉着孩子的手,告诉她:你可以摸摸妈妈,这么打妈妈,妈妈会疼的,你打打你自己试试看。

这样让孩子自己体验到自己做的事是不对的,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处理方式:①遇到孩子打人,要让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对的,但是家长理解她的心情,帮助她去化解造成打人的问题 ②还原曾经痛的经历,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的心情。

注意点:如果是孩子突然咬住了家长,这时切记打人用尖叫来做应激反应。因为突然的尖叫会吓到孩子。

孩子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作为家长的你知道怎么做吗?

3、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

孩子每次吃饭都想自己端着碗吃,自己用勺子舀,但是又不是很会用,总是搞得哪里都是。然后奶奶在旁边又担心她弄撒,弄脏衣服,就像帮她拿,但是孩子总是会推开奶奶的手。

处理方式:这种情况,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她自己去尝试就好。哪怕跌个跟头,只要不是大问题,就让她去做,只有做了,才能明白到底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孩子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作为家长的你知道怎么做吗?

儿童心理学家提到,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因为孩子未来的样子都是这个时期塑造起来的。家长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定、充满爱和理解包容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END

南宁麦迪森:早教不是一种刻意的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我们跟孩子相处的每一刻。南宁麦迪森欢迎您带宝宝来一起融入宝宝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