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區東山鎮“落水洞”蝶變為“幸福渠”

麒麟區東山鎮“落水洞”蝶變為“幸福渠”
麒麟區東山鎮“落水洞”蝶變為“幸福渠”
麒麟區東山鎮“落水洞”蝶變為“幸福渠”麒麟區東山鎮“落水洞”蝶變為“幸福渠”
麒麟區東山鎮“落水洞”蝶變為“幸福渠”

眼下正值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然而今年天氣異常乾旱,獨木水庫、發脈水庫以及一些小的溝渠壩塘的水位都在不斷下降,部分壩塘早已乾涸見底。烤煙生產、水稻移栽、玉米種植等農業生產活動都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然而很多良田卻守著“西乾渠”無水可用,只能望水興嘆,靠牛車、拖拉機等車輛拉水栽煙。

4月10日,全鎮開始掀起了烤煙移栽熱潮,4月11日,沉睡了6年之久的“西乾渠”裡終於流淌出了清甜甘冽的水,汩汩流淌的水給沿線群眾帶來了莫大的希望,極大地提高了群眾抗旱能力;四五名工人正在做著最後的檢測與水閘調試,看著眼前這一幕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是一條幹枯了6年的水渠,也很難想象水渠下面是深不見底的落水洞。

據東山鎮水務所所長羅玉崗介紹:“2013年9月完工的獨木水庫幸福渠包括總乾渠和東、西乾渠,總長81.6km,總灌溉面積達13.2萬畝,受益地區為麒麟區東山鎮、羅平縣阿崗鎮、陸良縣活水鄉等地。但西乾渠中段因出現落水洞致使溝渠坍塌,供水中斷,西乾渠的塌陷直接影響了下游3.6萬畝耕地的灌溉。”

5個岩溶塌陷點共導致西乾渠180m的水渠塌陷開裂、錯位。為解決周邊及下游的生產生活用水,麒麟區東山鎮多方籌措,後經專家評審及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500餘萬元於2019年8月開工建設,對塌陷洞段採用修築渡槽的方式消除落洞影響,對基本完好的水渠採用內襯混凝土或落地式渡槽處理。為修復180m的破損水渠先後開挖土方11983m³、開挖石方2959m³、回填土方1093m³、澆築混凝土2770m³,投入鋼筋176.38t,護坡植草1343㎡。工程於2020年4月10日正式竣工,4月11日正式通水。

至此沉睡了6年的西乾渠得以煥發出新的生機,有效覆蓋了周邊村莊的生產生活用水,保障了沿線及陸良縣活水鄉3.6萬畝土地的灌溉用水,為水渠沿線群眾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幸福渠”。

“如果用卡車拉水來栽煙,每車成本在100元左右,現在水渠修通了,獨木水庫的水也成功地引到了地邊,我只需用根皮管就可將水引到地裡,極大地提高了烤煙移栽效率,既省心又省時、關鍵還省錢,這才是真正的‘幸福渠’啊。估計再是3天,我家的煙就可全部栽完了。”東山鎮石頭寨村菸農王小寶高興地說。

圖/文:付文飛、李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