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應對全球疫情衝擊:增強經濟內外循環,中國供應鏈愈加穩健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 郭丁源

世界本一體,世界和中國不可分離。對此,全球製造業越來越感同身受。新冠肺炎疫情正給全球供應鏈帶來壓力,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工廠將無法有效補充熟練工人,這無疑會導致產量和產能的逐級下降;出行限制、勞動力和材料短缺,以及嚴格控制交通樞紐和關閉邊界所帶來的物流問題將會產生疊加效應。例如,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製造業產能利用率同比下降21.4%,這導致汽車供應鏈上的一些中小企業無法按時履約,不僅要承擔合同損失,還可能被客戶追索整個生產線停產造成的損失。

儘管這個春節,因為一場意外,中國供應鏈出現了一些階段性問題,但從長遠看,優勢依然明顯,與世界將更加緊密聯結。基於此,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日前連線採訪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顧清揚,通過探討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供應鏈和世界供應鏈的新聯繫,望予讀者以思考。

形成多維立體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供應鏈有何影響?對中國供應鏈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顧清揚: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極大的衝擊。當疫情早先在中國暴發的時候,中國經濟的停滯對海外造成了嚴重影響,而當東北亞、歐洲和美國成為了疫情的震中時,他們的供應系統又切斷了對中國的供應,反過來影響了中國的復產和經濟恢復。全球正是通過供應鏈形成雙向甚至是多維度的交互影響。一旦某個區域發生重大事件,都會通過這個緊密的網絡將影響傳導到全球的各個角落,全球性產業精細化分工使得供應鏈非常敏感和脆弱,使得人們不由再一次反思全球化和全球供應鏈。可以預計,全球供應鏈的佈局將會有重大調整。

疫情對中國的衝擊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供應鏈的衝擊,二是海外需求端的衝擊。東北亞、歐洲和美國的供應鏈突然斷裂,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復產和產業鏈的正常運行。發達國家突然取消了除醫療用品以外的大量訂單,使得外貿需求大幅度突然下降,外向型企業一時難以找到國內的替代需求,引發了劇烈的震盪。未來,中國需要在相互關聯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多層次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二是加強經濟的多維度循環體系。

另外,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完全本地化,對大部分國家是不可行的,但對中國這樣全球最大的市場卻是可以探索的。中國佔世界製造業增加值的30%,並具有一定的國際比較優勢去構建本土更長和更完整的產業鏈。目前,中國的短板是供應鏈的高端環節較為薄弱,未來可以通過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彌補這個缺陷。當然, 延長產業鏈的構建還是要遵循比較優勢原則,不必人為地強調鏈條的完整性。但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是有很大運作空間的, 產業鏈越長就越具有產業集聚效應,越有利於供應鏈的安全,對國際企業的粘性就越高。因此,中國仍需要在區域和全球進行分散化佈局,形成多維立體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

一場拔河比賽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中國跨國產業鏈在此次疫情中發揮了什麼重要作用?

顧清揚:中國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佔據中心的位置, 因此,這次供應鏈的衝擊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值得關注。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佈局一直在動態調整之中,隨著中國產業升級和生產要素比較優勢的變化,有些跨國企業會離開,而一些新的企業會進入。短期來看,全球供應鏈大規模撤離中國是不可能的。跨國公司的離開和進入取決於中國對跨國公司的拉力和其他國家對跨國公司的拉力,這就像是一場拔河比賽。

中國對跨國公司的吸引力表現在生產要素價格相對低廉,擁有全球最為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和企業生態體系,充沛的融資能力,大量高素質的勞動力,日益提升的科技創新能力,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政府的服務水平及不斷釋放的改革紅利。目前,中國總體上仍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但這種吸引力能否保持下去並不斷形成新的拉力,仍需要持續深化改革,加快市場經濟制度的完善,加大開放力度和採用國際最佳實踐,按照最高標準打造營商環境。中國很難控制外部的變化,但內部的改革和發展卻是可以把控的,這是未來把握中國在全球定位的基準點之一。

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製造中心,圍繞產業鏈所形成的供應鏈、服務鏈和價值鏈體系是全球最為完整的,這種獨特的產業生態系統可以為跨國公司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這是吸引跨國公司最強的磁性和粘合劑。這次中國成功地控制了這場罕有的大危機,展現出強大的執行力,證明中國可以很好地控制各種危機事件,可以為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正常運行提供穩定性和安全性,這是黏住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因素。這次中國憑藉自己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優勢,大量地向全球的國際組織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抗疫物資,這正顯示出全球化和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國際社會在危機時刻可以利用全球的供應鏈進行交叉支援。

另外,這次全球性的疫情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業態,必然會激發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內涵創新。比如,人們可通過遠程通訊加強全球供應鏈的協調,跨境電子貿易和雲服務等都會得到青睞。而中國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會為新型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提供重要的支撐。

以小環境確定性應對大環境的不確定性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中國應當如何在疫情逐漸穩定的情況下構建更加有效的全球性產業鏈?

顧清揚:調整的思路無非是在成本節約和供應鏈的韌性之間取得新的平衡。過去重點關注的是在低成本的地方佈局,未來可能會更加重視供應鏈的整體安全性。大致上會有3種思路:一是供應鏈的本地化,二是供應鏈的鄰近區域化,三是仍著重全球佈局,但更加綜合地權衡成本節約、企業生態系統和供應鏈的韌性及安全性。

除了儘可能地與歐洲和美國構建供應鏈,中國應重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產業和供應鏈整合,儘快將“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延伸至產業和城市化建設。之前,傳統的全球資源循環主要是由大多位於北半球的發達國家與位於南半球的發展中國家之間南北縱向地循環,“一帶一路”應開闢發展中國家之間橫向的產業和供應鏈整合。

從經濟效率和經濟安全的角度,本地化、近鄰區域化和全球化配置各有優勢,相互之間的關係是互相補充而不是互相排斥的,通過構建多維立體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網絡,分散戰略風險。

伴隨著建立全球、區域和國內三層產業鏈體系,相應地建立全球、區域和國內的多維循環系統,這種系統融入了需求鏈。中國市場來自歐美市場的需求會持續減弱,因此要大力挖掘內需和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國內的內需有利於中國經濟實現一個小循環,這是最低的保障。一旦外部世界出現重大供給和需求的衝擊,國內的小循環還可以維持經濟的基本運轉。中國與臨近區域和發展中國家可以形成一箇中循環,發展中國家目前的市場需求有限,但人口基數大,發展潛力無限。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形成最大的循環,中國目前已經在這個循環之中,這是最理想的循環體系。未來,中國如何用能掌控的小環境的確定性應對大環境的不確定性,是重要的思考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