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強國江蘇方案正式發佈

交通強國江蘇方案正式發佈


4月16日,江蘇省政府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交通強國江蘇方案》。

江蘇方案提出交通強省發展目標,到2035年,江蘇基本建成交通強省,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交通運輸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交通運輸安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無障礙出行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有效保障經濟安全、國土安全、生態安全和維護國家權益。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便捷化程度居世界前列,擁有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幹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天地一體的交通控制網基本形成,高快速鐵路基本覆蓋所有縣級及以上節點。交通客貨運輸高效連接全國、全球,構建“高品質出行圈”,基本實現一日聯通全球,半日通達全國,2小時暢行江蘇全省,各設區市1.5小時抵達南京;構建“高效快貨物流圈”,基本實現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貨物經由江蘇口岸直運主要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交通運輸綠色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交通網絡結構顯著優化,鐵路、水運等集約運輸方式在客貨運輸中的佔比顯著提升,鐵路客運量佔比達30%,鐵路、水運貨運週轉量佔比達70%以上。交通運輸發展經濟惠民,市場環境優良,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比率下降到10%以下。到本世紀中葉,全面高質量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省,交通運輸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全面服務和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務。

江蘇方案明確了交通強省建設八大重點任務,包括著力構建高質量的綜合交通網絡體系、高效率的貨運服務體系、高品質的客運服務體系、高水平的綠色交通體系、高標準的平安交通體系、高水準的智慧交通體系、高層次的創新發展體系、高效能的交通治理體系。在高質量的綜合交通網絡體系方面,統籌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管道、郵政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率先建成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鐵路建設,打造“軌道上的江蘇”,到2035年,高快速鐵路達到5000公里以上,貨運鐵路達到1700公里以上。強化機場統籌,增強機場群功能,打造軌道上的“機場群”;到2035年,南京祿口機場旅客吞吐量進入全球前50位;加快通用機場建設,實現15分鐘航程覆蓋全省域。加快過江通道建設,促進跨江融合發展,到2035年,已建和在建長江過江通道達到36座,長江兩岸相鄰縣(市、區)實現直連快通。完善公路網絡,提升路網服務水平,到2035年,全面建成6600公里以上的“十五射六縱十橫”高速公路網;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到2035年,重點中心鎮、特色小鎮通二級及以上公路,進村入戶覆蓋率明顯提升。加強港口航道建設,發揮水運優勢,到2035年,建成“兩縱五橫”幹線航道網,高等級航道總里程3600公里以上;港口綜合通過能力22.5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2500萬標箱以上。強化樞紐體系,建設立體交通樞紐,到2035年,基本實現綜合客運樞紐縣級及以上節點全覆蓋。

江蘇方案提出在基礎設施、交通治理、運輸服務等全領域全方位先行先試,努力打造江蘇十大樣板,為交通強國建設做好試點示範。具體為:一是打造“一帶一路”的交通標杆示範項目樣板,重點建設連霍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二是打造長江經濟帶運輸結構調整樣板,重點發展公鐵水、海江河聯運;三是打造航運特色鮮明的大運河文化帶樣板,重點建設京杭大運河綠色航運示範區;四是打造綜合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樣板,重點構建統籌協同的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五是打造樞紐經濟發展樣板,重點以優化重大樞紐佈局推動產業發展;六是打造交通引領城市群發展樣板,重點建設沿江城市群多層次軌道網;七是打造交通服務鄉村振興樣板,重點建立“農村公路+”發展模式;八是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樣板,推動行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九是打造平安交通發展樣板,重點實施科技興安工程;十是打造交通品質工程樣板,重點提升“十年路面百年橋”品牌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