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今天下班,同事說帶我上館子,說這家店的菜挺特別,在汕頭別處是絕對是吃不到的,同事在汕頭也算是美食圈的老饕了,能讓他這麼說的店,那想必是有點特色,好奇的跟著他一路來到了韓江路一家餐館,門面看起來其貌不揚,他卻故弄玄虛:進去就知道了!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原來這是一家專門做東北菜的餐館,店內環境挺樸實簡潔,平時我在汕頭也接觸過幾家北方菜,感覺也沒什麼特別的,這家難道有什麼不一樣的嗎?同事一上桌便駕輕就熟的點起菜來,我一看他點了5道菜和幾道小菜,想著3個大老爺們吃飯肯定不夠吃,要不再多點幾盤吧,還想再繼續點菜時被同事阻止了,旁邊的服務員也一個勁的勸我不用點那麼多,怕太多吃不了,不夠可以後面再點。

菜端上桌時,那場面真是相當“尷尬”,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服務員會這麼說了,看著滿滿當當的菜和肉我哭笑不得,這東北人對盤的概念是不是有什麼誤解?一個盤的面積幾乎是汕頭盤子的2倍,連小菜的盤(哦不,應該叫盆)都超級大!真是活久見,第一次給北方菜的豪爽大氣震撼到了,感覺以前吃過的那些都是假的北方菜吧。。。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同事是這裡的常客了,他看出了我的迷惑,跟我解釋道:你一定覺得和你平時吃到的北方菜不一樣?其實這家是汕頭少有的,保持著傳統的東北菜做法的菜館,店裡的老闆和大廚也是地道東北人。其實外面很多北方菜來到汕頭後,為迎合汕頭人的口味慢慢改良,菜式也變得越來越小越精,但是卻也失去了北方菜原本粗獷樸實的一面,想吃原汁原味的東北菜,來這裡就準沒錯!

怪不得我說在汕頭吃到的北方菜和這裡不大一樣,身為一個對於北方菜瞭解不多的汕頭土著,大概也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比如各種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還有東北燒烤、餃子....這裡讓我重新認識了東北菜,上菜期間,同事也叫來了老闆向我們介紹這些菜式,聽完後才發現這些菜真的很有意思,彷彿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就拿這豬肉燉粉條來說,在東北就和粿條湯在潮汕一樣尋常,但豬肉燉粉條可不是隨便入鍋亂燉那麼簡單,土豆粉和五花肉要燉上幾個小時,土豆粉燉久之後軟爛中又帶點筋道,還十分入味,整盆菜都散發著五花肉的滷香,嚐到第一口就愛了。像這種木桶鍋一般在外面吃到的都是用很淺的盆,看似很大但裝的體積很小,而這裡用的深盆PLUS簡直太厚道,份量明顯大了一個級別。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醬骨架可以說東北肉食裡的硬菜了,裡脊骨也就是潮汕人常說的腰龍骨,一大塊堪比手掌大,比起精細的南方菜多了幾分粗獷,大骨周圍的肉質細嫩,醬汁香味濃郁,隨肉還配上一副一次性手套,看到這道菜腦海裡瞬間浮現出豪氣十足的東北人啃肉肉的畫面,在吃肉面前形象什麼的都不重要了。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餃子在北方人主食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衡量一家北方菜館地不地道,一定要看他們的餃子。店裡的餃子皮薄汁多餡料滿,東北大白菜也必須有,餃子鍋貼表皮煎至到微焦,裡面的肉汁卻被牢牢鎖住,一口一個根本停不下來。店裡的餃子有野菜餡、茴香餡、酸菜餡、芹菜餡、白菜餡、韭菜餡、六種餡料可選,全是地道東北口味,現點現包一份管飽!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燒茄子是店裡大廚的得意之作,老闆驕傲的說:開店18年,這道菜點的人非常多,而且是零差評哦,可見其受歡迎程度。肥而不膩,鹹香入味,東北老鐵說吃出了老家的味道,第一次吃的南方人也很難不被這道菜征服。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就連5塊一份的小菜也是份量十足,誠意滿滿,雖然是豆芽和蘿蔔這種比較普通的食材,但經過處理後加了醋的調製,就變得很是酸爽開胃。

一桌子菜吃到最後3個人吃撐還是沒有能全部吃完。到結賬時我愣住了,人均才30+!難以置信,除了菜品的份量,連價格也是業界良心,難怪江湖會流傳著“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的傳說,這樣真的不會虧嗎?更意想不到這家店居然已經開了18年,在汕頭生活了這麼久真的後悔沒有早點發現。

來之前同事對這家店讚賞有加,吃完之後確實是深有體會,連自己也都變成“東北粉”了~雖說外觀是沒有南方菜那麼精細但是絕對美味,“實在”就是東北菜的代名詞。比起顏值高拍照好看但味道一般的食物,東北菜更能滿足我的味蕾。出於對東北菜的興趣越發濃厚,飯後我便與老闆華姐閒聊她與“松花江”的故事。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華姐來汕頭已有20年出頭,她說當年開松花江的初衷很簡單,一個是因為嫁到了汕頭,想在他鄉能隨時隨地吃到老家的美食,另一個原因就是想把健康的北方菜帶到潮汕,讓更多人認識到她記憶裡的北方味道。

2004年,因為非典時期很多家禽類不能吃,華姐把東北的一些健康野菜、粗糧和農家菜等特色風味帶到汕頭來,開了現在這家松花江做東北菜,就連店名也很東北。當時的她其實對汕頭完全不瞭解,汕頭人喜歡吃怎麼樣的口味也不知道,對餐館未來能開得怎麼樣心裡也沒有底,開店對自己來說最大的好處是自己可以不用做飯,四個字概括就是:佛系開店,開店前還還被朋友嘲笑,連你這樣不懂美食的人也能開店?沒想到,這一開便是18年。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東北人不愛吃野生動物,但對野菜卻是情有獨鍾,婆婆丁、薺菜、蕨菜、莧菜、黃花菜...這些來自大自然的美食,東北農村長大的孩子是如數家珍。對於野菜這種新奇的食物,很多顧客出於好奇點了,但吃到第一口的時候卻受不了,華姐開店初期也遇到過一些負面反饋,只能耐心向客人科普,比如這道刺龍芽有治療糖尿病、腸胃病等營養價值,而且刺龍芽一般會出口韓國、日本,平常不多見,一年也只有一個月時間當季,每年5月份左右店裡才特地從東北送一些新鮮刺龍芽過來,客人聽完華姐這一番話才知道這菜原來十分難得,而且還這麼有食療價值,也就開始習慣去嘗試這道菜,到了後來,竟然變成每次來必點。隨著健康飲食理念逐漸被人接受,到店裡吃草的人越來越多,前幾年有很多深圳人特別喜歡來華姐店裡吃他們的特色苦苣菜,營養豐富又解熱祛毒,而且還能減肥。很多汕頭人一開始對於東北菜不敢嘗試,但隨著華姐的用心經營,口口相傳,慢慢也開始吸引來不少顧客。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疫情期間,華姐感到壓力很大,店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沒想到無心插柳,特殊時期反倒成就了店裡的東北包子,華姐將原本儲備的新鮮食材打成陷兒,做成了包子,包子個頭大餡料多,價格卻和別人家的差不多,一口咬下去滿滿都是餡,那個肉可是實實在在的,很快松花江的包子便傳開了,吸引不少食客專門來訂餐,不少從來沒有來過的顧客也通過包子認識了松花江,這一點也著實讓華姐感到驚訝,原來非常普通的東北肉包子也這麼受歡迎。

說起潮汕人和東北人的文化差異,華姐印象深刻的是她老公第一次去北方的囧事,按南方人的習慣去菜市場買兩根排骨,沒想到攤主要求必須一整排一整排買,嚇得她老公再也不敢在北方菜市場買菜了。北方菜份量多,就連在市場買菜那也是一次好幾斤的買,和南方的量少款多的理念正好相反,所以才鬧出了這個笑話,但這也成為了此後困擾華姐十多年的一個心結。

南方人喜歡吃精細的,但北方菜份量卻這麼大,這一開始就讓南方人不那麼接受,兩三個人到店裡吃,基本點不了什麼菜,她嘗試想把份量變小,店裡的東北大廚卻不幹了:東北菜就是這麼大份的,太小了沒法做!這讓華姐十分為難,但為了顧客,她也只能耐著性子慢慢說服廚師,份量也從一開始的大盤慢慢變小,華姐拿起了一個大盤子給我們看:“這個已經是“瘦身”了兩次的盤子了,比起潮汕人吃的盤子還是大很多。有顧客開玩笑的說‘你們店的份量這麼大,價格還這麼實惠,能開這麼多年還能活著簡直就是奇蹟’。”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開店過程中,華姐也逐漸明白兩個地方的飲食文化差異,為了迎合本地的顧客,華姐也不得不對一開始堅持的東西一步步的妥協:比如店裡“很土很東北”的裝修,慢慢變成簡單而時尚的佈置,只保留了原來一些炕的元素;比如不斷嘗試將菜品進行改良,把刺龍芽做成了煎蛋,一些小孩子不喜歡吃素菜,便把素菜包成餃子,讓客人更容易接受;比如增加了一些水煮魚等非北方菜但是更加大眾化的菜式,後面還會逐步加入東北做法的海鮮菜式。開店多年,松花江一直在嘗試改變,但那幾道招牌的傳統東北菜是堅決不願意改的,這是東北大姐最後的倔強。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汕頭這麼多北方特色菜館,很多都是越做越大眾,菜式也變得越來越潮汕化,如果說我們和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那就是我們還是一直堅持著地道的做法,很多老顧客一直勸我不能變,變了他們就沒地方吃飯了”華姐說。

“有很多人還是小孩的時候就來松花江吃了,現在都結婚生小孩了,家裡幾代人都到我們這裡吃過”

,說起店裡的老顧客,華姐言語中充滿著感動,在汕頭開店這些年,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顧客的支持才讓她有一直開下去動力。

為讓更多汕頭人品嚐到東北美食

華姐特地拿出幾款特色東北菜組了個套餐

價格就兩個字:實在!

口味就三個字:賊好吃!

3人管飽,數量有限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東北老鐵在汕頭開店18年,這家店能活到現在簡直是個奇蹟

- 松花江北方菜 -

營業時間:10:00~21:00

0754-88879900

地址:汕頭市龍湖區韓江路中泰花園3號門旁s15號

買一送一!海納天地這家超人氣茶飲實力寵粉!

9.9元get麥辣雞腿堡!麥當勞會員省錢秘籍……

汕頭又一打卡聖地!這家開在商場裡的網紅書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