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閱讀的力量,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小時候,我對讀書不感興趣,耳邊經常被家長和老師們催促回屋讀書,甚至要求把一篇文章通讀熟背,但由於年少無知,往往是書上的字幾乎都見識過我睡覺姿態或打哈氣的模樣,我卻沒能理解家長和老師的孜孜教誨和一片苦心,未能讀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真正含義,虛度了青春大好光景。

相信閱讀的力量,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那是在暑假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同班的小華坐在樹下,捧著一本《讀書的力量》一書,津津有味地邊看邊畫;一時間被他孜孜不倦的學習狀態所感染。回到家立刻翻開學校發的帥曉梅老師主編《閱讀的力量》一書,也裝模做樣的讀起來,剛開始還漫不經心,當讀到第二頁時,也不知從哪來的靈感,一下子被書中有趣的字眼所吸引,真的很慚愧不知道閱讀課外讀物是如此有益的一事。然而,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認真地走進書的世界,細細品讀,深有感悟,體會到閱讀的力量。它就像鎮靜劑和久旱後的甘霖,將一顆顆營養不良、浮躁脆弱的心靈,在滋補中迴歸恬靜、實現平衡。自那以後,我經常跑圖書館借書看,慢慢地居然喜歡上了閱讀,喜歡上了這奇妙無比的大千世界,感受到了書的魅力,經常被澎湃激昂的好詞好句驚歎不已,被書中婉轉動人的故事情節所感化。在高中時期,為了吸取文字能量,翻閱了《讀書的力量》一書,當只讀到序言,就讓我熱血沸騰。王林說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閱讀是唯一的辦法,唯一能同時使人樂於閱讀,培養寫作風格,建立足夠詞彙,增進語法能力,以及正確拼寫的方法。"通過這本書,我也認識到讀書的力量確實不可小覷。

相信閱讀的力量,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董卿曾在一個節目中說過:“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特色,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快樂的,它更能給人快樂”。她每天睡前都會看一個小時的書,通過長期的閱讀而獲得沉澱,董卿從一個普普通通缺乏亮點的主持人,成為一個一舉一動都充滿底蘊和魅力的女人。後來,總結表明:在以書籍為核心媒介的傳播影響中,我們的世界在充滿戲劇性的變幻中演進。讀的書越多,學到的知識越多,產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越強。閱讀,極大地延長了生命的空間,充實了生命的內涵。

相信閱讀的力量,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是我們心靈力量的源泉。''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躋身於浮躁的社會,在各種壓力面前我們常以為外來的幫助最重要,實際自己內心深處的力量,才是使我們熬過冰雪,獲得重生的力量。書籍,猶如一支明亮的火炬,在我們迷惑與彷徨時指引前進方向,在狂喜與得意時及時過濾躁動,為生活勾勒出超凡脫俗的嫻靜,滌盪浮躁的塵埃汙穢,生出沁人心脾的清新之氣,涵養善良美麗的心靈、淳樸真誠的品質、平靜從容的氣質和不卑不亢的風度。

一代梟雄,當年的上海灘黑幫老大杜月笙,就是最好的例子!過去上海灘有三個狠角色: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

相信閱讀的力量,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有這麼一個說法: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這三個人都混的風生水起,在上海灘有頭有臉。但只有杜月笙是在碼頭扛麻袋起來的。由於杜月笙家裡窮,沒讀過幾天書,在碼頭扛麻袋的時候,投靠當時的老大黃金榮。但杜月笙有個愛好,就是每天跑到茶館聽講書人“閒扯”,說書先生今天講朱元璋,明天講蘇東坡,後天又講講當下局勢。對別人來說,茶館只是個打發時間的消遣地,而對於杜月笙來說,這裡就是他的“書房”。

相信閱讀的力量,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他雖只是個身材瘦弱、沒讀過多少書的小癟三,但在這茶館裡,上下五千年的智慧,都從那說書先生的嘴裡,融會貫通到他的腦子裡了。也就有了後來的上海皇帝、黑幫教父。杜月笙的智慧,最被人津津樂道就在於他的處事智慧,他常說:“上等人;本事大,脾氣小。中等人;本事大,脾氣大。下等人;本事小,脾氣大。”整個上海灘的人,都服他!當年毛主席也評價“杜月笙這個人,有本事沒脾氣!”後來,張嘯林公開投敵,與日本人共存共榮,終在1940年被槍殺;黃金榮1951年大世界門口掃馬路,接受改造;只有杜月笙在香港過完餘生,最終還銷燬所有在他那兒的欠條。

相信閱讀的力量,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其實都沒有高等學歷,也沒機會苦讀聖賢書。不過,但凡是小有成就的人,不管出身如何、文化如何,一定是愛讀書、懂上進的人!因為每個人讀書的方式不同,有時間、有學歷的人,會隨時隨地手捧一本書鑽研苦讀。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讀書很難,不知道讀什麼、要上班要應酬沒時間讀、更讀不進去。因此,很多人都願意選擇“聽書”的方式。

相信閱讀的力量,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大家也許對現代風雲人物馬雲、王健林、李嘉誠、王石等大佬並不陌生,但他們人人都酷愛讀書,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抽1個小時出來讀書。有人曾跑去問馬雲:“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你說讀書到底有什麼用?”馬雲回答:“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清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食物,已經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血肉。”其實,你人生的高度,基本取決你讀過的書和遇到的人。

相信閱讀的力量,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古有云:十年寒窗苦讀書,一朝聞名天下知。古代許多書生讀書就是為了出人頭地,宋真宗趙恆為了提倡讀書的風氣,也曾寫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詩句。這句話不只被古代讀書人奉為經典,也鼓勵不少現代學子努力向上。是的,沒有一本書能讓我們看遍全世界,也沒有一本書能讓我們看清楚生活的全部真相,我們想要的很多答案,想探索的那些人生道路,殊不知很多前人都已經走過了,只是不知道而已。囿於自己身邊的一畝三分地,只看到自己身邊的這些朋友,所以看不到更加廣闊的世界。只要去閱讀,那麼這些東西都會呈現在我們面前,並給我們很好的指引。閱讀應該是一個人持續去追求知識、完善精神世界的生命衝動, 是在一切已知之外,獲得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讓閱讀成為自己最自然的生活方式,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精神力量!魯巴金曾說過:“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讀書則能夠給種子以美好滋養,並喚醒神奇。如果你覺得閱讀有趣或者想體驗閱讀的樂趣,那麼,讓我們來一起閱讀吧!

相信閱讀的力量,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