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一,

四月中旬,《我是唱作人》第二季以一種相當低調的方式開播了。

今年的《我是唱作人》請來的首發陣容,都是極具個性的歌手。無論是搖滾的鄭鈞、嘻哈的GAI、民謠的馬頔、中國風的霍尊,還是偏流行的張藝興,都是很有個性的音樂人。

乍一看這些人,應該流量很大,但說來也奇怪,原創類的音樂綜藝好像從來沒有大火過。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這些年來,大火過的音樂綜藝裡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概是《中國好聲音》和《歌手》了,兩者的對比,也反映了這些年來觀眾口味的變化。

從最初的選秀節目,到後來不滿足於看素人競技,就有了《歌手》這樣的節目,讓成名歌手變成比賽選手,拉近了距離,觀眾看著也更刺激。

而唯一主打原創還算火過的音樂綜藝,大概只有《樂隊的夏天》了,但它的範圍也只限於“樂隊”。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今年的《我是唱作人》請的音樂人就很全面,不僅極具個性,覆蓋的音樂風格也很多樣。可以看出節目組是真誠地在做這樣一個節目,希望觀眾們可以多注意到中國的原創音樂。

這一季首發的陣容裡,有三個唱民謠的,馬頔,陳粒,和隔壁老樊。但是這三位其中,其實都不太好用民謠歌手直接定義,馬頔和陳粒都很有自己的個性。

隔壁老樊位於其中,多少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圖為陳粒)

隔壁老樊的音樂風格也不太好用某一類定義。沙啞的聲音,貼近生活的歌詞,像民謠的氣質,但就音樂本身而言,又像流行歌曲。好聽點叫風格獨特,難聽點就是“四不像”。

甚至隔壁老樊本人也不太好用某一類歌手定義,他不像明星,更像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在他上過的所有音樂節目裡,隔壁老樊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是:“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作為網絡歌手出身的隔壁老樊,如今也算是正式踏進了娛樂圈,很多人都認為他是被風口吹上去的,也正如隔壁老樊所說:“是這個時代選擇了我。”

能夠參加《歌手》和《我是唱作人》,隔壁老樊顯然不只是花拳繡腿。但把他放到音樂人的行列中,又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曾經像這樣從網紅步入娛樂圈的人有很多,他們受到的爭議都不少,也頗有幾分曇花一現意思。

隔壁老樊會步他們的後塵嗎?

二,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回顧隔壁老樊的成長經歷,和大多數人其實相差無幾。

隔壁老樊不但不老,還很年輕,今年才22歲。1998年11月,隔壁老樊出生在河北承德,本名叫樊凱傑。

樊凱傑出生在一個小縣城,是典型的這個年代的“小鎮青年”。六年級的時候,他去了天津的一所武校學習散打,初中的時候接觸到了民謠音樂,一下子就痴迷其中。

音樂是夢想,散打是生活。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因為家庭原因,樊凱傑雖然也受到過武校老師的鼓勵,但是沒能去進行專業的音樂學習,散打就是他的全部。雖然後來他也拿過幾塊獎牌,但這畢竟不是熱愛的事業,所以他從來沒有想過將來以此為生。

就像每個人在少年時代都會迷茫一樣,樊凱傑也是一樣,“只知道不停地比賽、拿成績,但是拿完了就沒了,覺得好像人生走到了盡頭。”

迷茫的樊凱傑在青春期選擇發洩的方式是成為一名小混混。後來回到家鄉縣城的普通高中讀書後,他的生活沒了散打,變成了逃課喝酒打架,當然,還有熱愛的音樂。

每個人低潮的歲月裡,夢想都是支撐前行的動力。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他的第一把吉他450塊錢,俗稱“燒火棍”,是很多學生黨剛買琴的選擇,優點不突出,就是便宜。

和這把吉他相伴的時光裡,樊凱傑有了另一個名字,“隔壁老樊”。

2016年寒假,十七歲的隔壁老樊下定決心脫離混日子的生活,離開學校,獨自去了北京,直面起他的音樂夢想。

北漂的音樂人起初的遭遇大都相似,想去酒吧駐唱,但一直被拒絕。那時的樊凱傑住在鼓樓邊的小賓館,在音樂夢想破碎的夜晚揹著吉他走在北京的街頭,耳機裡或許也有宋冬野唱著的民謠:“鼓樓的夜晚時間匆匆,陌生的人,請給我一支蘭州。”

成功的原因五花八門,失敗的原因大都相似。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北漂失敗後,樊凱傑回到家鄉開起了散打培訓班,就像很多人追逐夢想失敗後做的一樣,向生活低下了頭。但後來在家鄉的小縣城,他卻獲得了在北京沒有的唱歌機會。

一次偶然在酒吧上臺唱歌后,樊凱傑被老闆看中,請他留在酒吧駐唱。從那以後,他在小縣城的各個酒吧裡混出了頭,有了一點小名氣。樊凱傑也就此重新拾起了對音樂的夢想。

後來樊凱傑考到了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第二次做起了北漂。學費很貴,他就想辦法在北京唱歌賺錢。這一次沒有了第一次的絕望,他得到了唱歌的機會。一邊讀書,一邊駐唱賺錢,一邊寫歌。

在平庸的生活裡,牢牢攥住自己的堅持。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直到2018年7月,樊凱傑在抖音發佈的一段唱歌視頻火了,他趁熱打鐵,發佈了一些自己唱歌的視頻,“隔壁老樊”趁著短視頻平臺和自己的音樂,飛上了風口。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隔壁老樊推出了幾首爆火的歌,《姬和不如》、《我曾》、《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那些時候,十條短視頻至少有一條在用這些歌做配樂。

走到今天,隔壁老樊說到底也還是個普通人。他沒有那些成熟藝人的氣質,反而顯得更真實。一個有音樂夢想的年輕人,原創的作品恰好戳中了大多數年輕人的痛點,被資本選擇,推上了流量的風口。

和其他網紅出身的歌手不同的是,他們或許是在風口中選擇了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而隔壁老樊是被這個迷茫的時代選中了。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三,

相伴著成功的,自然就是爭議。

有人說隔壁老樊唱的是民謠,可喜歡民謠的人不承認這是民謠。他們認為真正的民謠並不是這樣的無病呻吟。

誠然,隔壁老樊的作品,大都是標準的流行歌套路,配上相對而言略顯無病呻吟的歌詞。但這恰好戳中了聽眾的痛點,許多人都願意在他的歌裡尋找自己的負面情緒。

這一季的《我是唱作人》裡,其他幾位唱作人對隔壁老樊的評價也很中肯。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另一個點,就是他的嗓音了。

隔壁老樊最有標誌性的或許就是滄桑沙啞的嗓音了,如果再強調一下,這個歌手才二十一歲,就更加有個性。但這樣唱歌也會讓人覺得有些刻意。

隔壁老樊在節目裡說這樣唱歌不累,馬頔笑了笑說:“我覺得這樣更累。”話不直白,但是也聽得出意思。

除了嗓音和四不像的風格,隔壁老樊的作品還有很強的一致性,就是沒有什麼新意。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這樣的作品,或許聽到第一首會覺得很驚豔,但聽完所有歌,就發現好像所有歌的感覺都差不多。

在這一季《歌手》裡,隔壁老樊說,自己想為原創音樂打敗拼唱功的歌手,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說隔壁老樊不比唱功是因為根本沒有唱功。這話說的有些絕對,但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以音樂人的身份看待隔壁老樊,他的唱歌確實還不夠打。但這樣的爭議最根源的問題,或許還是因為隔壁老樊網絡歌手的出身。

就像那時候上《歌手》的劉宇寧,被觀眾噴節目因為他拉低了檔次。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圖為劉宇寧)

畢竟音樂圈也是有所謂“鄙視鏈”的。

如果說在《歌手》比唱功,隔壁老樊輸的還有理由。那作為一個創作人,在《我是唱作人》裡這一期的表現,也確實有些讓人失望。

作為一名音樂人,就音樂而言,隔壁老樊在業界得到的認可並不紮實,即使現在的流量再大,也總有消散的一天。

如果不想只是曇花一現,只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學會主動選擇這個時代。

四,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在這一季《我是唱作人》裡,隔壁老樊首期表現確實不好。歌手內投倒數第一,觀眾投票也是倒數第一。但作為新人,拿這樣的成績也可以理解。

反觀其他幾位唱作人,都是已經在自己領悟深耕多年的。無論是民謠,流行,搖滾,嘻哈,這幾位歌手在各自音樂風格領悟都是叫的上號的人物。

這些年來,隨著觀眾審美風向的變化,各種風格的音樂噴湧之勢地爆發起來,個性化的音樂越來越受歡迎。從民謠,到嘻哈,到搖滾,這些年裡各種綜藝節目帶火的這些風格,忽然之間就從小眾變成了大眾。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圖右為GAI)

但這些音樂人們,除了撞上了這個時代的審美,也確實有著自己的功力。

隔壁老樊在節目裡的對手馬頔,雖然比較起霍尊這樣科班出身的音樂人有所欠缺,但在民謠的領悟,鑽研的夠深。

這些音樂人,都是在有比較高的音樂素養的基礎上,再去追求自己音樂的個性。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圖為馬頔)

隔壁老樊比起這些前輩,現在看來是欠缺許多的。他位於其中,也多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不像明星,也不像藝術家,只是想用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方式,去表達一些情緒的一個普通人。

但僅此而已嗎?也不見得。

被時代選擇的隔壁老樊,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隔壁老樊至少成功的擺脫了“網絡歌手”的名號,就像當年的許嵩、汪蘇瀧一樣。這也正是因為隔壁老樊有不俗的原創能力:能做出標準的音樂,能適應現在聽眾的喜好。

網絡歌手出身的許嵩和汪蘇瀧曾經都飽受質疑,不被主流音樂人接納,但憑藉著不斷產出的高質量原創作品漸漸折服了所有人。許嵩的如今儼然是高質量原創音樂人的代表人物之一,汪蘇瀧也參加了上一季的《我是唱作人》,擺脫了“網絡歌手”標籤。

回看這些年來的華語樂壇,推動發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往往都不是單純唱歌的,而是真正的好作品。甚至可以說,好作品比好歌手更重要。

在流量至上,人心浮躁,娛樂至死的時代裡,那些能夠潛心創作好作品的音樂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隔壁老樊的路道阻且長,但這樣一位堅持原創的音樂人,有理由讓人相信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