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無限德州撲克裡面,評估起手牌的質量,必須要考慮到籌碼深度。玩家會有感覺,當籌碼很淺的時候,AJo、KQo這樣的牌有比較強的戰鬥力,65s則沒什麼使用價值。籌碼很深的時候,情況正好反過來,AJo、KQo開始失去優勢,65s這種造順子和造同花能力都較強的牌價值上升很多,甚至超過前者。


這種牌力隨著籌碼深度而變化的現象,能不能量化?筆者最近提出了一個方案,叫做起手牌的“可玩指數”,其目的正是量化這種現象。


起手牌牌力發生變化,其根本是不同籌碼深度下我們的“目標”不同。在50BB下,我們的目標是到河牌形成頂對頂踢腳或者超對,更強的牌力未免有點“浪費”;而在500BB下,我們目標則變為順子、同花、暗三或者葫蘆,這時候一副對子的牌力就顯得“不夠”了。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對比A7o和JTs兩手牌,它們翻牌前的equity之比是51.5:48.5,可算作勢均力敵。然而,我們會認為籌碼較淺的時候,A7o更適合玩,而較深籌碼時,JTs更好。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JTs “造較大牌”能力跟A7o差不多,而“造很大牌”的能力遠高於A7o。在隨機的五張公牌面上,對比二者“造較大牌”的能力,JTs有23.6%的幾率能排進前18%,而A7o有27.2%的幾率排進前18%,二者相差不多;對比二者“造很大牌”的能力,JTs有13.2%的幾率能排進前5%,而A7o僅有4.3%的幾率排進前5%,二者相差兩倍多。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再來看另一對翻牌前equity非常接近的起手牌:AJo和44。AJo造順子和同花能力都不強,但造頂對的能力很強。44則有較高的造暗三、葫蘆的能力,但除此之外基本沒有可取之處。這造成了AJo是短籌碼的寵兒,而44適合比較深的籌碼。隨機的公牌面上,AJo有47.8%的幾率排名前30%;而44僅有23%的幾率做成這樣的好牌,遠遠落後於AJo,尚不及一手隨機起手牌。到了製造頂級大牌,情況就反過來了:AJo僅有5%的幾率做成前3%的超級強牌,而44則有8.6%的幾率做成這樣的超級強牌。


Q:“做成前xx%的好牌”這樣的表述,我不太理解?

A:我來解釋一下。


比如,我拿著AA。我沒看見的牌還有50張。其中2張是對手的牌,5張是尚未發出的公牌面。


對手的牌有C(50,2)=1225種,公牌面有C(48,5)=1,712,304種。


要計算我們的牌對對手(隨機牌)的equity,就要模擬1225*1712304=2,097,572,400 (20多億個結果)


當然也可以先算公牌面C(50,5)=2,118,760種,對手的牌有C(45,2)=990種,總結果數仍然是2,097,572,400。兩種算法完全一致


這20多億個結果裡面,AA大約能勝出17.8億,輸掉剩下的3.2億。所以AA的贏率是17.8/20.9 = 85%


這種在所有20多億個結果中直接統計輸贏的方法,就是大多數軟件計算equity的方法。起手牌×公牌面的20多億個組合一視同仁,不加區分。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現在我們來對這20多億個組合進行分組。


| 第1種分組方式-------------------


按照對手的1225手牌進行分組,分成1225組。

比如當對手是K♥Q♠的時候,5張公牌面共有1,712,304種。其中,我們贏150萬,輸27萬,AA的equity是86.9%。對手是4♥4♠的時候,我們再統計這1,712,304種當中的輸贏,算出我們equity是82%。

也就是說,這種分組方式,能計算出AA對於所有特定起手牌的equity。這很直觀。


| 第2種分組方式-------------------

第二種分組方式的結果稍微不那麼直觀,但它正是我們計算的基礎。


我們先按照公牌面分組,也就是說,把20多億個結果分為2,118,760組。每組的成員990個,分別是對手的990手起手牌。每一組裡面的公牌面都是一樣的。然後,在每一組內部,我們再統計AA的equity。這個equity代表公牌面固定時我們的底牌對對手隨機牌的equity。


比如,假設某一組公牌面是K♥Q♥J♦4♠4♦,在這樣的公牌面下,AA贏868次,輸122次,equity是87.73%。可見牌面雖然有順面,但無同花面、有公對,AA贏面並不算低。


再比如,有一組是8♥7♥6♦5♠2♥,4張順面還帶三張花,AA的equity只有54.21%。可見在非常溼滑的牌面,AA贏率比隨機起手牌高不了多少。


再比如,在A♥T♠T♠3♦2♦這一組,AA是頂葫蘆,只輸給四條,equity是99.9%。


繼續列舉公牌面,直到所有2,118,760都列舉完,我們會得到2,118,760個百分數,每個都代表AA在某一指定公牌面上的表現。這2,118,760個數字,體現出AA的equity在各公牌面的分佈情況。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我們發現,在這2,118,760個百分數中,有91.8%都大於30%,有28.3%都大於10%,有17.1%都大於5%。這些數字的意思是說,AA在隨機的公牌面上對隨機牌,有91.8%的概率能排進前30%,有28.3%的概率能排進前10%,有17.1%的概率能排進前5%。


一手“實力平均”的牌,應該有正好30%的概率排進前30%,而AA卻有91.8%的概率能排進前30%。如果我們把前30%的牌力定位為靶標,那麼我們可以說,AA的中靶率是91.8%/30%=3.06,達到平均值的3倍以上。


同理,如果我們把10%作為靶標,AA的中靶率是28.3%/10%=2.83;把5%作為靶標,AA的中靶率是17.1%/5%=3.42。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定義:可玩指數是指某一起手牌在特定籌碼深度時“應該玩”的程度。可玩指數越高,越應該玩;可玩指數越低,越應該拋棄。


衡量辦法:給定某起手牌,對上單一對手的純隨機牌,根據籌碼深度的不同,設定一個“靶標值”前n%,如果這手牌在所有公牌面上的河牌Equity落在top n%,稱為“中靶”。中靶概率是h%,則h/n稱為這手牌在該籌碼深度下的【可玩指數】。


靶標值n%的取值:顯然在這個衡量系統中,靶標值的選取非常關鍵。影響靶標值選取的唯一系數是有效籌碼深度。籌碼越深則n%越小,含義是,深籌碼下我們目標應該是河牌能做成“非常大”的那些牌,淺籌碼下n%較小,含義是我們的目標是“比較大但不用太大”的那些牌。n%與籌碼深度不是嚴格線性關係,這跟撲克的性質有關。翻前的大牌在翻後不會以同等概率領先,而是不斷變弱。一部分翻前的弱牌反而會變強。也就是說,牌的強度會隨著公牌的發展而趨向模糊化,均勻化


經筆者反覆研究,暫定的靶標值取值如下: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下面幾張圖,給出了籌碼深度從15BB到1000BB的可玩指數。圖片是染色的,數值越高越偏綠色;越低越偏紅色。


*suited:同花 / offsuit:不同花 / pair:對子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 可玩指數,有效籌碼=15BB,n%=40%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 可玩指數,有效籌碼=20BB,n%=30%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 可玩指數,有效籌碼=50BB,n%=18%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 可玩指數,有效籌碼=100BB,n%=12%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 可玩指數,有效籌碼=150BB,n%=10%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 可玩指數,有效籌碼=200BB,n%=8%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 可玩指數,有效籌碼=500BB,n%=5%

看懂“可玩指數”,量化你的撲克策略

↑ 可玩指數,有效籌碼=1000BB,n%=3.3%


這些圖片中可以看出一些很有趣的趨勢:

1 | 高張

籌碼越低,高張越重要。籌碼越高,高張如果沒有其他性能輔助,變得不可玩。1000BB下ATo可玩性還不如Q2s。

2 | 同花底牌

低籌碼的時候底牌同花與否幾乎不起到任何作用。直到100BB深度時,同花的作用才顯著起來,到200BB以上,同花全面壓倒雜色,連A6s都比AKo的可玩指數要高。


3 | 連張

跟同花類似,低籌碼幾乎不起任何作用。到了較深籌碼,才開始突出威力。但連張的可玩性的提升似乎不如同花那麼顯著。


4 | 對子

AA/KK,無論何種籌碼深度都是怪獸級別的。但中等對子和小對子的命運隨著籌碼深度變化很大。中等對子JJ-77,在籌碼20BB以下可玩指數很高,因為他們即使到河底不是超對也有相當的戰鬥力;到50BB和100BB,他們的可玩指數相對下降,因為這個深度造set略顯不夠,可是單靠一對到河底牌力也不足了;到150BB以上,可玩指數再次上升,因為他們造set的潛在回報足夠大了。小對子66-22,中籌碼和深籌碼的表現跟中等對子類似,唯一的區別是它們在20BB下的淺籌碼戰鬥力不夠,因為單靠本身牌力不夠支撐到河牌比大小。

聲明:“可玩指數”是一個初級產品,它沒有考慮位置、對手風格特點、牌局動態等。只如何應用可玩指數,也處於探索階段。目前僅能用於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