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日記的威力 :對方方日記的一些見解

作者|鄧龍


最近老有人問我“武漢人如何看方方日記”這個問題,我本不想談這個人為炒作、日益發酵成沒完沒了的舌戰事件,但既然有這麼多外地友人向我詢問,我便粗的淺的發表一點看法。

生活圈子對方方日記的反應

武漢人怎麼看方方日記?這個問題我很難準確回答。武漢有近千萬人,從封城到解封至今,我一直宅在家裡,根本無法瞭解如此多的人對這個問題的真實看法。我只能談談我的生活圈子裡的人對這個問題的反映。

雖然武漢己解封,但人們對新冠病毒的防範意識越來越強,並沒有發生非必要的走親訪友,更沒有參與群體聚會聚餐。親戚朋友之間的聯絡,更多的還是通過網絡群。

一本日記的威力 :對方方日記的一些見解

方太

根據近兩個多月的有關方方日記的網絡信息,可歸納總結以下幾點:

一、堅持看方方日記人很少。親戚中堅持看方方日記的不超過3%,朋友中不超過5%,大部分人關注的是疫情進展、親朋好友是否感染、生活物資的供給渠道和各自喜好的信息。尤其是上班族,更無精力關注此事。關注此事的閒人較多。所以,直到今天還有幾個人問我方方日記是怎麼回事。

二、參與方方日記舌戰的人更少。我所有的熟人中,參與舌戰的不會超過2%。在我的生活圈中,我也許算得上看方方日記最多的人,前後看了10多篇日記和挺方反方的評論。若不是網上越來越激烈的爭議出現,我會看不了這麼多篇日記。但我也只是旁觀者,很少在網上發表看法。

三、挺方和反方的人旗鼓相當。參與舌戰的人以年齡層次劃分:挺方和反方的多是40歲以上的人。

以文化層面來劃分:挺方的多是高知、高管、教援等高知,反方的多是60、70年後的工農兵及80、90後的大學生。

以家庭出身劃分:挺方的多是資本家、地主、反動高知、歷次政治運動受衝擊家庭和在押的“老虎”、“蒼蠅”之後。反方的多是工人、貧下中農出身、軍人後代、.紅二代、現體制內的官員及子女。

以意識形態劃分:挺方的多是有海外關係,有子女或親屬在國外唸書從業的,信奉西方民主自由,反對公有制的人。反方的多是反對崇洋媚外,憎恨反華勢力,擁護現行中國體制的人。

從個人經歷劃分:挺方的多是文革的”保皇派”,在體制內工作不得志而積怨較深的人。反方的多是文革的“造反派”,崇“毛”愛“中”,反“美”抗“日”的人。

以職業劃分:除網絡紅人、網絡水軍及官媒和自媒體從業人員外,挺方的多是教師和民企老闆,反方的多是工農兵和體制內人員。

四、方方日記的發酵過程。

方方日記的發酵過程可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封城初期,方方日記以不同於官媒報道疫情的事件、評價及特有的文字辛辣味,揭示了一些政府的失誤及疫情造成的悲劇,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共鳴。在這個階段,挺方的人佔多數,反方的人聲音微弱。

第二個階段是四面八方的援軍抵漢,抗疫初見成效至武漢解封期間。挺方與反方的舌戰從拉開戰場逐步發展到陣勢宏偉、唇槍舌劍的口水大戰。雙方勢均力敵,難分伯仲。而且參戰的人群中,地位高與名氣大的人物越來越多。在這個階段,舌戰的主題和論點己不是方方日記了,互撕的內容和範疇已脫離武漢疫情和方方日記了。雙方開始圍繞中西方的體制、民主自由、宗教信仰的優劣,展開了水火不相容的批判與搏擊,如同文革中兩派對吵的情景在網上再現,讓人不忍目睹。

第三階段是武漢解封至今。

武漢解封當天,方方日記被翻譯成英文德文在海外出版,掛在亞馬遜網站預售,使方方日記事件發酵到雙方舌戰呈白熱化狀態。在這個階段,挺方的人開始了分化,”反水”的日益增多。不過,仍有眾多挺方的聲音在吶喊。挺方的聲音儘管因美歐疫情惡化而中國疫情被控的局面變得微弱了,但多半口服心不服地轉入了地下,時而抓住其它話題繼續追責政府,發洩對現行體制的不滿情緒。反方的人彷彿有了攻擊對方的利劍,開始了全面反撲,在氣勢上佔據了明顯的優勢。

挺方和反方的舌戰還在激烈進行中,如何發展,何時結束,難以預測,只能拭目以待。

一本日記的威力 :對方方日記的一些見解

方方日記英文版

對方方日記的一些見解

我曾是湖北某市作協會員,對寫作情有獨鍾。我利用業餘時間陸續創作發表了百萬字的文學作品,但隨著文化領域進入市場化,有出版社邀請我集結出版作品,但要我墊付部分印刷費,包銷部分書籍時,我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出版,寫作的熱情也開始消退。當文藝市場化、商品化越演越烈時,我也就遠離了作協這個曾經執著追求的圈子。

我曾經讀過方方的作品,包括倍受爭議的長篇小說《軟埋》。讀她的作品沒有枯燥無味的感覺,有讓人一口氣讀完的魅力。但是,自從讀了小說《軟埋》後,在我的印象中,方方的形象在我心中一落千丈,她本應該是一位思想敏銳,文才斐然,值得武漢人驕傲的才女作家,然而,一部《軟埋》把她自己的良知和才華也跟著掩埋了。

武漢封城之後,方方日記突然竄上了熱搜,演變成除疫情之外的第二焦點,方方本人也處於抗疫與論的風口浪尖。作為一個與方方同處疫情之中的武漢人,儘管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社保局謂之“靈活就業人員”的生活,但面對炒得炙熱的方方日記事件,不可能沒有自己的見解。只是感覺人微言輕,發出去的聲音猶如扔向大海里的小石子,激不起半點漣漪。

既然大家都想聽聽我的見解,又是親朋好友之間的聊天,我就無所顧忌地直抒胸臆了。

從我認識的與方方熟悉的武漢作家朋友中瞭解到,方方的文筆與人品及口碑還算過得去。方方性格豪爽、正直、膽子大,很強勢,惹的官司不少,在文藝界得罪不少人。因此,儘管她這次在與論戰中被雙方撕咬得體無完膚,但我的直覺中感覺她還不算是一個壞人。說她是“賣國賊”、“漢奸”,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我不敢苟同,說她“偏激執拗”、“心裡陰暗”,這一點我覺得比較合適。

我斷斷續續看過10多篇方方日記和知名人士的評論,最突出的感覺是與看她的小說有不同的味道。她的小說能給人以藝術享受,日記卻沒有。日記的文學藝術價值與她的小說相比,遜色許多,那些說日記是文學的精品,可獲諾貝爾獎的論調,毫無疑問是帶有政治色彩的盲目吹捧。尤其是看到她與反對者對陣對罵的文字,我就感到她已不是知名女作家而成為擅長罵街的武漢大媽了。同時為她同那些反扣帽子的人較真得有點任性而可悲。

誠然,她每天宅在家裡象學生寫作文一樣寫日記,要求她的日記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價值是不現實的。但就是這種記流水賬似的文字,卻能超越她以往作品的吸引力、穿透力和衝擊力,讓她的名字迅速衝出湖北,震撼中國,流傳世界,這的確讓人匪夷所思。這應該是中國文學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蹟。

究其原因,淺見薄識的我無法作答。儘管許多著名作家、評論家、理論家和媒體大咖都有論述,並把方方與屈原、李白、魯迅等文化歷史巨匠相提並論,這些看似最高褒獎不過都是站在惡意攻擊對方的立場上引經據典,賣弄文才,讓人難以置信。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方方日記事件的背後一定有一雙力大無比的黑手在操控炒作,謀略策篇;有一大批受矇蔽者在盲目跟風,推波助瀾。

一本日記的威力 :對方方日記的一些見解

方方日記德文版

一本日記的威力有多大

方方日記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後,我便斷定方方己被人利用,成了兩種勢力搏鬥的子彈和犧牲品。也許她本人還沒有意識到挺她的人並非真心挺她,反她的人也並非真要反她,都是站在一定的立場上為了維護自已的利益而發洩積累在內心深處的怨恨情緒。這種把方方作為藉口的舌戰短期內不會結束,甚至分不出真偽和對錯,而方方卻會在這場舌戰中撕裂得身心疲憊,傷痕累累,我覺得她這把年紀鬧上這事兒不值。

方方日記事件引起的激烈爭論,儘管有背離良知和常識的謾罵,讓這場爭論變得一地狼籍,但也不必杞人憂天,驚慌失措。之所以官媒至今不出面發話,說明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甚至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對微信群和朋友圈的“言論撕裂”而大呼小叫,甚至因為立場的不同,拉黑多年的朋友。

儘管目前爭論的核心是涉及東西方文化差異、中美大國搏奕、國家政體改革和民主自由這些重大問題,但也是多年來我們沒有解決好的問題,爭一爭,吵一吵,不僅翻不了船,而且對國家高層制定政策時也有益處。當然,我們在容許言論自由的同時,也要認識到自由是有限度的。個人的自由不能危害社會,文責言責都是要擔責的。是非曲直、褒貶譭譽終究是要經得起歷史評判的。

方方日記在世界最大的出版社之一:柯林哈伯斯出版社正式出版,引起強烈反響後,我第一反映是方方對公眾撤了謊。3月30日,她在微博上說還沒有打算出版日記,這次卻說2月底找翻譯白睿文委託出書之事。

她在日記上說她有強大的後臺,不知她的後臺是誰,若是西方反華勢力,她應該立即懸崖勒馬,慎重處理此事了。因為文學作品無國界,但作家不可無祖國。憑她的智商,應該想到國外為何如此看重她的日記,絕不是對其作品的文學藝術價值的肯定,更不是為其博取諾貝爾獎而造勢,而是需要日記中記載的那些他們感興趣的,能表達他們政治需求的,作為抹黑、攻擊中國的一些子虛烏有的事件,她就成了反體制的代言人。然而,方方好象已經和人吵架吵昏了頭,沒有一點冷靜思考、果斷放手的跡象,而是孤注一擲,不計後果地朝別人挖好的坑裡跳,我對方方的此舉感到非常失望。

從目前方方對此事的表態來看,方方日記在國外出版發行已成定局。既然是她本人執意去做,我們就不干涉她的權利和自由。

其實,一本日記的作用並非如反方說的那麼威力無比。正如有人說的“一本書就能打垮中國?”的確,方方日記即使是一枚核彈,也奈何不了今天的中國。相反,可作為一枚迷惑西方反華勢力的麻醉彈、煙幕彈,讓他們從方方日記中讀到中國政府的“腐敗無能、治理無方、不攻自破、不戰即敗”的虛假現狀,從而使“中國威脅論”降溫,放緩圍剿中國的節奏,彌補“厲害了我的國”帶來的失誤。所以,我覺得那些仇中崇西的公知、大V們多去西方釋放一些煙幕彈,象方方一樣,向西方提供反華勢力需要的炮彈,麻痺反華勢力,為中國爭取和平安寧、民族復興的時間。

以上是我的淺薄見識,純屬己見,歡迎拍磚。還記得毛主席他老人家說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這話至今值得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