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福鼎:搭桥“带货”鼓了渔民腰包

福鼎市委政法委为海上养殖户纾困

早春的大海依旧残留着冬季的寒意,连绵的春雨伴着呼啸的海风,打在身上更是阵阵生疼。然而,在福鼎市佳阳乡安仁码头,春日的生气却挣破冰寒如约复苏了:满载海鲜的渔船刚刚靠岸,立于船舷的养殖户们便手脚麻利地将一箱箱大黄鱼顺着滑梯送往岸上。等候多时的挑夫们随即将货挑起装车,一气呵成的动作下,是雨水都打不掉的喜悦之情。很难想象,一个月之前,这群因劳动而欢喜的质朴村民,脸上满是愁苦。

宁德福鼎:搭桥“带货”鼓了渔民腰包

海洋经济是福鼎产业发展的重要构成之一,放眼福鼎,8个沿海乡镇,16个养殖基地,共养殖大黄鱼、各类杂鱼约2.7万吨。其中成品大黄鱼、杂鱼存塘约7000吨,价值2亿多元。然而,原本正是养殖户们处理池塘存量、整治池塘、放养苗种的春季,却因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休市,水产品严重滞销。

为了有序推进防疫期间全市复工复产工作,破解养殖业销售难点堵点,3月5日,福鼎市委政法委、海洋与渔业等部门组成3个工作小分队分别深入8个沿海乡镇养殖基地走访养殖户,了解养殖户存在困难与需求,与养殖户一起商讨纾困办法。

宁德福鼎:搭桥“带货”鼓了渔民腰包

“过去春节期间到基地购买成品鱼的客户络绎不绝,电话响个不停。可今年基地里的鲷鱼、鲈鱼都无法出口,就连往年销往高校食堂的黄花鱼也出现滞销,真让人头疼!”走访中,福鼎佳阳乡安仁村养殖大户何孔龙向工作组“诉苦”,成品鱼滞销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不仅如此,大量成品鱼的滞销和压塘,同时使得养殖饲料消耗过快,排泄物增多,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容易爆发养殖病害风险。

如何解决滞销难题与潜在风险?经过对全市大黄鱼、杂鱼养殖户养殖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工作组决定开展一次“搭桥行动”,按500克以下/条、500克以上/条大黄鱼及杂鱼等不同规格,细化梳理出各养殖户的具体存塘数量及分布、联系方式、药残检测等情况,形成对外发布供需对接信息。


宁德福鼎:搭桥“带货”鼓了渔民腰包

宁德福鼎:搭桥“带货”鼓了渔民腰包

福鼎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阿文告诉记者,此次“搭桥行动”由福鼎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海洋渔业、商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和市场服务中心等部门共同建立大黄鱼销售微信平台,并邀请养殖户、各大超市、市场经营户(批发商)加入微信群。海洋渔业局将大黄鱼养殖户销售信息及联系方式在平台发布,农业农村局、市场服务中心组织市场各类经营户(批发商)根据平台信息自行对接,并将相关信息推送上游供应商,争取将产销信息对接给山东、广东、上海、浙江、四川成都及本省大型农贸批发市场等大黄鱼消费需求量大的客商。


宁德福鼎:搭桥“带货”鼓了渔民腰包


宁德福鼎:搭桥“带货”鼓了渔民腰包

同时,商务局协调沃尔玛、家佳乐等连锁大型超市,将大黄鱼销售信息推送超市总部,争取集中采购;由市场监管局帮助衔接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成品鱼药残检测,确保外销成品鱼质量。

“有意向的经销商会‘小窗’私聊养殖户谈具体价格。”据介绍,为拓宽销售渠道,有些经销商还会将群里的信息转至各自销售渠道,成为“中介商”。

“仅靠一个大黄鱼销售微信平台,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必须以平台为起始点,多方位发散销售渠道。”李阿文说,该工作组积极发动大黄鱼养殖户对成功促成产销对接的中介商,按成交额给予一定金额的佣金,从而激发推动对接销售的积极性。激励模式下,原本的“滞销品”瞬间成了“畅销货”。如今,福鼎市平均每天可保持外销近200吨成品鱼。同时,该工作组正积极与厦门金瑞海水产有限公司对接销售,有望外销3000吨成品大黄鱼。截至4月10日,各养殖基地成功对接对外销售5500余吨,价值近1.3亿元。

“从了解我们的实际困难,到实地察看寻找解决办法,工作组对我们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本来以为今年会十分艰难,没想到党和政府的帮助却来得这样快。”何孔龙笑着说,如今,他的养殖基地已同这个春天一起复苏,他与更多的养殖户也坚信,疫情过后,生活会更加美好。


来源:福建法治报

本报记者 龚丽雯 福建长安网记者 胡苏婷 通讯员 陈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