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是你特別喜歡的古文嗎?說說你喜愛的原因?

二東本餘夢


曼聲閱讀,與你共同學習!

我最喜歡的古文是蘇軾的《赤壁賦》。喜歡它的優美的語言、深刻的哲理及豁達的思想。

1 優美的辭藻、獨特的構思

蘇軾這篇《赤壁賦》是賦體散文,具有“賦”的特點,語言優美,辭藻華麗,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韻律感,抑揚頓挫,給人以飄然、悠揚之感,沉醉其中如入仙境。

構思獨特。先寫樂,然後寫悲,最後再回到樂,明確又曲折有致。作者首先描繪夜晚江面的浩渺廣闊、寧靜優美、明朗朦朧的景色,渲染愉快的心境,然後由悲慼的洞簫之聲轉入悲傷之情的抒發,最後說理作者。中間非常巧妙的以主客問答的形式,表達自己的人生興衰得失認識。

2 豁達的心態

蘇軾一生坎坷,多次被貶,最遠被貶到海南。寫此文時,是在因被誣陷作詩“謗訕朝廷”而下獄的“烏臺詩案”後,他被貶到黃州做為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是基本失去了自由的情況。到黃州後的1082年,蘇軾在7.16日和10.15日兩次有赤壁,寫了《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都是後世著名的篇章。


在文中蘇軾擺脫了“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悲觀情緒,進而能夠豁達樂觀地看待自己的人生失意。這為他在以後的人生中,取得輝煌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這篇文章告訴我,一個人身處困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抱怨不停、一蹶不振。他以自己的經歷向我們說明了,心態在人生中的至關重要。實際上也的確如此。

3 深刻的人生哲理

蘇軾說:想曹操當年被周瑜所困,但是當他天下無敵之時,意氣風發,浩浩蕩蕩,順流東下真是一世英雄,不可一世啊!而今他在哪裡呢,已經煙消雲散了。

他以曹操的事例告訴我們,人生興衰成敗都屬正常,再偉大的人物也有逝去的時候,而自然是永恆的,這是自然的規律,不要為此傷感。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蘇軾告訴我們:自然永恆,自然萬物各有其主,別做非分之想,不奪非我之物,即使一絲一毫也不要佔有。只有大自然的一切是它給我們的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們可以盡情享有。

它使我想起楊絳說的一句話:“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是啊,上蒼是公平的,自然是永恆的。這樣一想,茅塞頓開,人生無比美好,心胸豁然開朗!

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今天跟你一起分享!


曼聲閱讀


赤壁懷古


鴻鵠錦繡


問題:有什麼是你特別喜歡的古文嗎?說說你喜愛的原因?

答:我喜歡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這篇古文敘述江南之美,清麗自然,毫無堆砌雕琢的弊病,這是我喜歡這篇古文的最大原因。下面我具體從作者簡介、原文及釋義、文句品析等方面闡釋我喜歡的原因。

一、陶弘景——“學霸”的才華,“開掛”的一生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齊梁間道士、道教思想家、醫學家,自號華陽隱居,卒諡貞白先生。陶弘景一生絕對是“開掛式”的一生。

首先,他是一個學霸。據記載陶弘景四五歲就開始讀書寫字,九歲讀遍儒家經典,十歲便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便有養生之志”。十五歲作《尋山志》。十七歲便與江斅、褚炫、劉俁合稱升明四友,才學非常出眾。陶弘景在學術方面涉獵極廣。在醫藥、煉丹、天文歷算、地理、兵學、鑄劍、經學、文學藝術、道教儀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尤其以藥物學的貢獻為最大。陶弘景是我國早期本草學發展貢獻最的人物之一。他將《神農本草經》及《名醫別錄》合而為一著成《本草經集註》,成為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其次,他有著“開掛”的一生。陶弘景雖然仕途不順,但是頗受梁武帝照顧。陶弘景曾先後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諸王侍讀;兼管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書事務的書記職務。三十六歲上表辭官,掛朝服於神武門,退隱江茅山。梁武帝即位後,屢請不出,但卻時常送黃金、硃砂、曾青、雄黃等物給陶弘景,以供其煉丹用。天監十三年,梁武帝在茅山為陶弘景建朱陽館,天監十五年又為其建太清玄壇。不僅如此,梁武帝還“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所以陶弘景又稱“山中宰相”。

陶弘景一生尋醫問藥,常徜徉於山間,每遇美景便吟詩作賦,因此他的文章也寫得極好。我們來品一品他的《答謝中書書》。

二、原文及釋義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山川景色的美,自古以來人們都經常談論。高高的山峰直插雲霄,清清的泉流明淨見底。兩岸石壁上,五色繽紛交相輝映。那青翠的叢林中有碧綠的修竹,一年四季都能見到。曉霧即將消散的時候,猿猴和百鳥的啼叫交織成一片;夕陽快要落下時,潛游水中的魚競相騰躍。這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以後,再也沒有能欣賞這奇妙山水的人啦!

三、古文賞評

文章以“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開頭,統領全文。接著以“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寫出山之高,水之淨,分別從仰視和俯視兩個角度,勾勒出白雲、高山、流水等大自然的美景。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互映襯,可謂眾彩紛呈。其間又有翠竹間雜,好似五彩錦緞上綴以碧玉翡翠;兩岸猶如懸著兩幅錦帛,長畫,上有藍天,下有流水託,清流倒映,一派絢爛輝煌。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作者的描寫由靜到動。猿鳥的鳴叫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迴盪在山間;夕陽的餘暉中,魚兒在水中歡快嬉戲。這四句通過早上與傍晚兩個時間段的描寫,展現出早晨的朝氣勃勃,傍晚的清淨幽寂給人以美的感受。

最後,作者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收尾。作者抒發了歸隱林泉的情趣,對謝靈運等古往今來的隱士高士的讚美欽佩之意溢於言表。同時這句首尾呼應,使文章主題更加鮮明突出,實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