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鄉村共建美好家園——江川區農民“上樓”記

振興鄉村共建美好家園——江川區農民“上樓”記

前衛鎮下高橋小組採取“節地上樓”模式,節約了土地,改善了居住環境。

振興鄉村共建美好家園——江川區農民“上樓”記

安化鄉光山村是江川區的第一個“節地上樓”點

地處星雲湖畔的江川區,一幢幢小高樓在農村拔地而起,如雨後春筍迎著颯颯清風,在“一戶一宅”的農村傳統民居中格外醒目。這些小高樓是江川區大膽破舊立新,在農村創新推行的“節地上樓”新型集約化居住模式。

江川區土地總面積850平方公里,人口總數28.63萬人,人口密度337人/平方公里,是全省的3倍,村莊中民居密集、道路狹窄,宅基地始終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隨著人口不斷增多和人民群眾對居住條件、居住環境的需求日益增長,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改善居住環境成了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

在“拆危房、除閒房、建新村、換新貌、奔小康”的思路指引下,自2017年啟動農民“節地上樓”居住模式在江川區12個村組落地生根,至今3年有餘,已建成示範點9個,建成居住樓17幢140戶,總佔地面積4388.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427平方米,其餘3個示範點正在加快建設。

農民“上樓”居住從一個人人排斥、人人抗拒的新鮮事物成了人人爭先的稀缺資源。在這條創新之路上,江川區一步一個堅實的腳印,探索出了一條農民安居與鄉村振興齊頭並進的江川實踐之路。

貧者有其屋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農民“上樓”這種居住模式甫一提出,就在農民中間炸開了鍋。農村傳統民居一戶一宅,有“天”有“地”有院子,是農民代代傳承、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破除思想藩籬,從兜底住房保障開始。結合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對於D級危房拆除無力重建的建檔立卡戶,由政府兜底建成9幢46套保障性住房讓困難群眾先“上樓”免費居住。

率先推行“節地上樓”的安化鄉是江川區唯一的貧困鄉,解決住房保障是他們打響的第一場脫貧攻堅戰。在安化鄉光山村,記者看到了整齊劃一的統規統建民居,兩幢4層的小高樓就是江川區建成的第一個“節地上樓”點,共有16套,目前安置有11戶村民。

記者來到“上樓”村民普漢祥家中,他的小女兒剛做完作業正在看電視,房間明亮通透。3年前普漢祥一家三口從家中的老房子搬進了新房,談及沒花一分錢就住進了這安全又明亮的新房子,普漢祥說:“以前家裡的房子是危房,但我一個人拉扯兩個女兒長大,沒有能力再建新房,危房拆除後村裡就讓我搬到這裡來住了。政府的政策真是好啊!讓我們這些沒有能力建房的人也能住進新房。”

九溪鎮矣文村扯納苴小組也建有小高樓3幢24戶,目前有23戶入住。張中平一家三口是住戶之一,通海“8·13”“8·14”地震後,他家的房子成了D級危房,因沒有能力重建,就搬進了小高樓。“都是村裡裝修好的,我們拎著行李就搬進來了。剛開始有點不適應,住久了越來越覺得舒適方便,更重要的是住得踏實安心。”張中平說,“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安穩的家,種著烤煙、辣椒和四季豆,有穩定的收入,農閒時媳婦還跟著村裡的合唱團到北京演出,生活越來越美好了。”

江川區扶貧辦主任王志偉說:“先安居才能立業,全區人民奔小康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是我們打贏這場住房保障戰的根本。結合江川區人多地少和村莊‘七小’設施建設的需求,我們針對危房被拆除及原居住面積較小、居住條件差卻無力建新房的建檔立卡戶,提供‘上樓’保障,解決部分貧困戶‘舉債建房、無力建房、無地點建房’三個難題。”截至2019年底,江川區完成住房保障1088戶,投入保障資金4273萬元。

居者優其屋

美麗鄉村日新月異

走進前衛鎮小街村下高橋小組,春風過處,鳥語花香,寬敞整潔的道路通向村中各家各戶。村口如火如荼建設著的是一個休閒廣場,村中已經建成的長廊裡坐著忙完農活的村民。村民楊竹玉正坐在家門口織毛衣,門口的綠草地上兩株紅千層搖曳生姿,在白牆映襯下格外顯眼。這樣的祥和之景,在整個下高橋隨處可見。

“以前我們村沒有公廁,村民家裡也沒有衛生戶廁;道路很窄,連三輪車都進不了村;村裡到處都是垃圾……”村民們七嘴八舌“吐槽”以前村中的“髒亂差”時,臉上卻溢滿了笑容,可見他們對如今的家園新貌甚是滿意。

下高橋小組黨支部書記周仕林笑著說,這一切都是託“節地上樓”的福。“以我們這個點為例,20戶村民建房需要宅基地15畝左右,通過採取‘節地上樓’模式,僅需3畝左右,節約出來的土地就可以搞綠化、建廣場、建長廊、建公廁、規劃停車位,最重要的是拓寬了村中道路。”

據介紹,下高橋的“節地上樓”主要是拆危除閒的安置房,由村民集資建設,產權歸村民所有,目前共有2幢20戶。

周仕林說:“當初要建安置房的時候,由於大家根深蒂固的‘一宅一戶’觀念,工作很難推進。我們挨家挨戶上門勸說,多次被群眾趕了出來,還受了不少冷言冷語,但我們並沒有氣餒,而是認真傾聽群眾的心聲和需求,並耐心勸說。我知道雖然群眾暫時不理解、不支持,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希望居住環境越來越好,村莊越來越美。在人多地少的現狀下,‘節地上樓’既能保證群眾安居,還能騰出土地用於村莊改造,是兩全之策。”

在這場破除舊俗的戰役中,基層黨組織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帶頭集資像一劑強心針注入了村民的心頭。江川區住建局副局長鬍軍偉說:“剛開始,涉及搬遷的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我們通過黨建引領建設的方式,由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的黨員進行入戶動員,挨家挨戶做工作、講政策,圍繞‘堅持規劃先行引領作用、確保有章可循,堅持群眾積極參與支持、確保推進順利,堅持多方協調配合支持、確保工作有力,堅持依法依規推進項目、確保程序規範’四個基本原則,有序推進‘農民上樓’新型集約化居住模式。同時,我們堅持貼近群眾傾聽真實心聲,在規劃中充分考慮他們的實際需求,在一樓為每家規劃了儲物間,可用於存放農機器具,也可用於三輪車或機動車停放。”

不懈的堅持和努力贏得了萬眾一心的認可與支持,8幢由村民集資建設的小高樓落成,標誌著江川區“節地上樓”新型集約化居住模式的探索實踐之路又邁出了堅實一步。農民在滿足了安居這個基本需求的同時,享受著“節地”帶來的紅利,美麗鄉村建設讓大家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在下高橋的“節地上樓”點,房前屋後種著綠樹紅花,透過明亮的落地窗,記者看到村民們怡然自得地生活在這個沒有“天”“地”卻自有天地的房子中。來到村民楊糯仙家裡,看到160平方米的房子收拾得乾淨整潔,客廳裡插著幾枝花,楊糯仙和她的女兒正在擇菜。楊糯仙的女兒楊耐雪是清華大學在讀博士,這麼多年楊糯仙靠著種小菜,一個人撫養女兒長大,供女兒讀書,家中已經負債累累。“集資建房時,我沒有錢,還是村裡幫我聯繫了銀行,給我貸了低息貸款,貸款的本金可以等我女兒工作後再償還。以前一直帶著女兒四處租房,什麼糟糕的環境都住過,如今我們住進了這樣好的房子,村裡也越來越美,我要活到100歲,好好享受黨給我們帶來的好日子。”楊糯仙說。

共建致富屋

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九溪人工溼地旁有一處熱火朝天的施工地,3幢嶄新的小高樓已經建成。這是九溪鎮九溪社區東村小組的“節地上樓”點。與其他“節地上樓”點不同的是,東村小組的“節地上樓”既是地質災害搬遷項目,也是震後重建項目。原拆除點經專家勘測為山體滑坡高風險地帶,通海“8·13”“8·14”地震後,有很多老房子出現了裂痕。

經專家勘探,並經國土、水利、林業等相關部門審核批准之後,重新選址建設安置點。安置點有3幢“節地上樓”居住樓,有50幢統規自建的“一宅一戶”。

東村小組組長李存富說:“當初規劃建設的時候,有村組幹部擔心30套‘節地上樓’的房子會不會沒人認購,結果報名時就報了46戶,大家都爭先‘上樓’。”

認購了其中一套房子的居民李小彥說:“我剛聽說可以報名,就趕著過來了,生怕買不到。這個房子是我們看著建成的,是框剪結構的,牢固紮實、抗震能力強,旁邊是溼地公園,居住環境很好。”

在“節地上樓”居住樓樓頂,記者看到,東村小組的這個安置點,毗鄰玉江大道和九溪人工溼地,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東風水庫徑流區千畝溼地,交通便利,居住環境優越。

據李存富介紹,不管是“上樓”還是“一宅一戶”,每戶都配有一個雜物間,可以存放農機器具,還可以停車。等千畝溼地建成並開放旅遊觀光後,他們要依託溼地開展鄉村旅遊。到時候雜物間還可以變成鋪面,大家可以開飯館、賣土特產,把這個安置點打造成一個鄉村商業區。“我們不僅要安居,更要致富!把土地節約出來,才更有空間帶領居民奔向致富路。”李存富說。

據瞭解,目前東村安置點仍然在進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規劃建成休閒廣場的地方,記者看到一幅安置點建成效果圖,一個美麗鄉村躍然紙上。立於效果圖之前的居民們眼中都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祖祖輩輩深耕於此,他們熱愛這片土地,他們更懂土地的珍貴。

從安居到致富,從住房保障到鄉村振興,江川終於從“人多地少”這個困局中,開拓出了一條寬闊的前行之路。危房、閒房拆掉了,農民心中根深蒂固的“一宅一戶”觀念也拆掉了,越來越多的農民住進了小高樓,那些紮根在村中、環境優越的小高樓,是種在很多人心中關於安居和致富的種子,正在春光中不斷抽出新芽。

來源:玉溪日報

原標題:振興鄉村共建美好家園——江川區農民“上樓”記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胡楠

審核:李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