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達庭苑裝飾“玩消失”涉及欠款超280萬元 受害者抱團維權

大小新聞客戶端4月20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蓋鵬 通訊員蔡超攝影報道)4月10日,大小新聞客戶端刊發報道

《煙臺華達庭苑裝飾公司欠款跑路,一夜之間前任法人、董事失聯》,披露了華達庭苑公司4月7號後人去樓空,不少市民利益嚴重受損。

報道刊發後,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諸多業主、供貨商和施工工人紛紛加入維權隊伍。今日上午,維權代表來到鳳凰臺街道辦事處,與街道辦和芝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鳳凰臺監管所工作人員面對面溝通,商討可行維權方案。

華達庭苑裝飾“玩消失”涉及欠款超280萬元 受害者抱團維權

維權代表:欠款總額已超280萬元

去年12月起,華達庭苑公司陸續拖欠供貨商貨款、裝修工人工資,拖延業主裝修進度。今年4月1日發佈復工通知後,部分業主、供貨商和裝修工人多次聯繫華達庭苑公司,對方答覆始終不明確。4月7日,業主再次來到裝修公司,發現已人去樓空,相關聯繫人的電話也無法打通。

“稿件刊發後,很多之前被矇在鼓裡的的業主、供貨商和施工工人才知道公司跑路,紛紛加入維權微信群。經詳細統計後,我們才發現涉及範圍比之前想象的大。”會談現場,維權群代表出示了業主、供貨商、施工工人三方被拖欠金額詳單和部分裝修工程合同。目前,共涉及業主50人、總金額2027756.25元,供貨商24家、總金額678112元,工人12名,總工資123074元。代表介紹,目前,還有部分業主和供貨商沒有取得聯繫,最終拖欠金額總計可能超過300萬元。

發現裝修公司跑路後,部分客戶和供貨商已經向公安部門報案,並多次致電市消費者協會和市場監管部門,希望問題能夠得到儘快妥善處理。" 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商家的監管,提高商家的違約成本。我們雖然和商家簽訂了協議,但似乎到了維權階段,協議對商家起不到約束作用。" 業主於先生的感觸,也是大多數被騙消費者和供貨商的心聲。

市場監管部門:建議市民儘快報案或法院立案

會談現場,維權代表紛紛表示遇到了“維權難”的問題。芝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鳳凰臺監管所所長劉輝向代表們解釋,因為該公司涉嫌逃匿,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和種種跡象來看,事件本身性質已發生了轉變,經營者已經涉嫌詐騙行為,市場監管部門無法受理投訴進行消費爭議調解,建議市民儘快到公安機關報案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做好消費者的諮詢解答工作。同時鳳凰臺監管所將密切關注轄區內其他裝修單位的經營活動,做好裝修類投訴事件的處置和調解工作,確保群眾利益和市場秩序的穩定。

劉輝也提醒在場維權代表和廣大消費者,選擇裝修公司時一定要擦亮雙眼。第一,要小心報價過低的裝修公司,不要被低報價以及所謂的優惠條件、大贈送所迷惑,一定要考察公司的信譽、口碑、經營時間的長短,是否有自有房產資產等因素綜合考慮後,再簽訂合同。同時,到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查詢該企業是否有違法行為,股東或者法定代表人是否有違規記錄等情況。

第二,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識,提高合同意識,簽訂合同時一定要瞪大眼睛,仔細審查合同條款。如定金違約金的約定,付款方式是否依照有利於保護消費者的方式,商定一個合理的付款比例,按工程進度滾動付款,是否有增項等。裝修款不要一次付清,緊跟裝修進度。確保裝修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

第三,在裝修過程中,如果發現裝修公司有拖延工期或者跑路的徵兆,要及時採取措施,儘快向人民法院起訴,充分運用訴前保全措施,保障最後判決得到執行。最好在合同中規定,拖延工期一定期限後,消費者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這樣,消費者可以儘快找其他信譽好的公司繼續裝修,避免耽誤入住。

經過近3個小時的商討,業主、供貨商、施工工人等各方達成初步意向: 儘快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向人民法院起訴華達庭苑公司承擔違約責任、賠償損失。

責任編輯:王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