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喜!訊!傳!來!今日下午,市資源規劃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省政府批覆同意將廈門市列入福建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單,廈門市榮獲“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這張嶄新的文化名片,將提高廈門的文化自信、文化魅力,推動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關於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系列部署,廈門於2019年8月正式啟動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

一年多來,各部門群策群力,通過完善申報文本、編制保護規劃、推動文物保護與修繕等方式,申報工作穩步推進。

今年下半年來,廈門密集認定公佈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第四批涉臺文物古蹟名單和第三批、第四批歷史風貌建築,推動歷史風貌建築認定範圍從鼓浪嶼向全市六個區擴大,為申報成功奠定了基礎。

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下一步,廈門將按照省政府批覆要求,推動歷史文化名城相關工作,繼續向住建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廈門的優勢在哪?

如果你要問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什麼優勢,這5個答案請收下——

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在中國歷史文明進程中,廈門是中國歷史文化傳承發展、創新發展,同時也是與世界不同文化與文明的碰撞和融合發展的典型見證。

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歷程的精彩縮影,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首批四大經濟特區之一。

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歷史是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征程的重要組成。


廈門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展現近代中、外文化包容並蓄髮展的城市典型。廈門是中國東南海防重鎮與海上絲路的重要門戶,是近代閩僑文化的集聚、傳承與創新地。廈門是閩南文化的發源地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同根同源、閩臺一家“的橋頭堡。

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廈門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城區範圍,主要由“一江兩岸片區“組成,具有遺存要素分佈集中、歷史文化價值突出、保存格局形態完整等特點。

目前,廈門擁有1處世界文化遺產地,即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鼓浪嶼同時也是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擁有2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即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和集美學村歷史文化街區,以及5處省級傳統村落,分別為海滄區青礁院前社、集美區後溪鎮城內村、翔安區新圩鎮雲頭村、翔安區新圩鎮金柄村和同安區蓮花鎮白交祠村。

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中山路

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集美學村

此外,基於具備一定的傳統風貌特色和歷史文化價值,還有2處歷史風貌區,分別是本島的廈港歷史風貌區和同安古城歷史風貌區;2處歷史風貌街道,分別是思明南路大生裡歷史風貌街道、灌口古鎮老街歷史風貌街道;6處歷史風貌地段,分別是本島華僑新村歷史風貌地段、祥店古民居歷史風貌地段、海滄滄江古鎮歷史風貌地段、新垵歷史風貌地段、霞陽曆史風貌地段、翔安劉五店古渡口歷史風貌地段,以及島外外圍為數不少的其它傳統村落。

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滄江古鎮(資料圖/來源:@福建省旅遊局)

目前,全市已完成正式公佈、掛牌和建檔的歷史風貌建築有450棟。


從1961年國務院頒佈《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至今,廈門市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有247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000多個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點,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狀態良好,且能夠體現城市歷史文化核心價值。

剛剛!廈門又獲得一個新稱號

專家認為,這些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正是廈門申報省級、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優勢條件。

此次申報成功,有助於廈門延續歷史文脈、促進城市文化復興。


市資源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柯玉宗說:“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助於保護廈門歷史文化遺產、促進城市文化提升,為廈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提升城市精神與內涵,打造高素質、高顏值之城;有助於引領廈門的文化創意產業、旅遊產業發展,促進城市經濟增長;還有助於提升廈門市民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意識與責任,提高廈門的文化自信、文化魅力,進而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接下來,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起期待吧!

-----------------------------------------------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黃語晴 圖片來源廈門日報圖片中心(除署名外)

編輯:盧婷雯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