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昔日貧困戶養豬走上致富路

4月12日,淳化縣馬家便民服務中心李家村龐緒順早早起了床,在自家豬舍給一頭頭胖乎乎的豬崽餵食。看著茁壯成長的小豬,龐緒順喜悅之情全寫在了臉上。

現年74歲的龐緒順是淳化縣馬家便民服務中心李家村群眾,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淳化縣政府和省涇惠灌溉管理局的幫扶下,他不等不靠、利用各項扶貧政策大力發展養殖業,2018年實現了脫貧摘帽,在群眾中樹起了一面致富帶頭旗,成為當地群眾學習的好榜樣。

“在困難面前,我決不能低頭,別看我年紀大,幹起活來還跟小夥子一樣!”龐緒順常常這樣和扶貧工作隊員聊侃,只要勤勞苦幹,生活一定會好起來,一定能夠摘掉貧困的帽子。

2014年以來,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多次到龐緒順家中制定脫貧規劃,給他講解如何增收脫貧。在瞭解相關政策後,龐緒順依靠自身實際蓋起了豬舍15間,採用自繁自養的模式發展生豬75頭。“現在國家政策好,產業扶持力度大,不但有產業補助,還有免費技術培訓能參加,這個時候你不發展還等啥?”2018年,龐緒順主動申請脫貧,同時也被鎮上評為“脫貧模範戶”。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為了確保養豬能有一個好收成。龐緒順除了積極參加縣、鎮、村、幫扶單位組織的各類技術培訓外,還經常找來一些有關養殖的視頻資料進行自學,認真鑽研生豬養殖知識和技術。同時,針對豬崽生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他還積極向一些種植大戶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龐緒順的精心管理下,養殖的生豬長勢良好,從未發生過疾病。僅去年10月份至今,龐緒順就出欄了生豬21頭、奶山羊23只,產業增收12.32萬餘元。

鑑於他的勤勞精神,近年來,省涇惠渠灌溉管理局給龐緒順發放以獎代補飼料玉米152袋(6.08噸)、脫貧模範獎金0.2萬元、產業發展補助0.405萬元。龐緒順除了領到正常的產業直補資金外,還從昔日的貧困戶,轉眼間變成了“脫貧模範”。龐緒順發展養殖業不僅成功地鼓了自己的腰包,同時也帶動了周邊村民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掀起了養殖生豬、奶山羊的熱潮,許多貧困群眾也有了自家的養殖圈舍,並依靠養殖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要致富就養豬,養豬就學龐緒順”也因此成為了當地群眾的一句口頭禪。(姚軍鴻 王李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