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元僱不來農民工,只能僱大學生”,上學究竟是為什麼?

“3000元僱不來農民工,只能僱大學生”,上學究竟是為什麼?


“3000元僱不來農民工,只能僱大學生”,上學究竟是為什麼?

過年時候,朋友和我嘮叨了一件事,說她被農村親戚看扁了,讓我對於“親戚”這個群體的“殺傷力”感到很吃驚。

朋友說,本來興高采烈地去探親,一進門,還沒坐下,親戚的“關心”便從天而降,砸的人一陣眩暈:

“我們家的大學生現在一個月幾萬啊?”

朋友:“。。。幾萬?什麼?說工資嗎?沒有沒有,就三千。”

親戚轉向朋友爸媽:“你們看,我就說沒必要讓孩子上學讀書,花了這麼多錢,畢業才兩三千塊錢,別看我兒子沒讀過什麼書,在礦上每個月都能拿一萬多,這麼多年也攢了不少,都夠造三層樓房用了。。。”

話很刺耳,但好像我們也無力反駁。

就像古人說的那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

“3000元僱不來農民工,只能僱大學生”,上學究竟是為什麼?


在現在這個年代,只要能掙到錢就會被稱為“成功人士”,而很多“落魄”大學生還不如農民工賺得多,也是不爭的事實。

就像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三千塊僱不來農民工,三千塊你只能僱一個大學生。

段子歸段子,但是仔細想來,這背後也有很深的現實意義:上過學的人不如沒上學的人賺得多,上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3000元僱不來農民工,只能僱大學生”,上學究竟是為什麼?

前些天,考研出分了。

290萬人的血淚,只有75萬個幸運兒,高達70%的淘汰率。

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仍在前仆後繼。

看到微博上有人在問考研的意義,下面的留言似乎讓我明白了,上學,究竟意味著什麼:

“因為我慢慢地懂得學歷的重要性,想看到更大的世界,想知道中國最好的大學的學生是怎麼樣的?老師是怎麼樣的?

想要去讀全國第一的法學院,想要有更好的前途去保護所愛的人,想有更強的力量,保持天真年少的理想,希望有一天可以為中國法治事業做出一點點貢獻。@上小弦

”越是好的學校周圍聰明的人越多,越會學習別人之長,補己之短。@樹苗先生

“3000元僱不來農民工,只能僱大學生”,上學究竟是為什麼?

反觀走到社會里面和各個年齡的人打交道,大部分人都很平凡,當年那些優秀的人都流入各個行業。你的起跳板越低,就越難擺脫周圍人的慣性思維,尤其是那些已經接受了這種現狀,不想改變,又或者是想改變卻也只停留在理想主義層面的人。

一位出身寒門的簽約作家講述了他自己的故事:

因為出身寒門,所以我更懂得讀書對於我的意義。

我的父輩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畝三分地,他們沒有別的謀生能力和手段。

但是他們明白要將子女送出大山,懂得不惜一切的教育投資意味著什麼,懂得讀書考大學可能是下一代改變命運的唯一途經......

16年的求學之路漫長而艱辛,但走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刻,我覺得一切都值了。

大學四年,在這個被局外人稱為亞社會的圈子裡,我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同齡人。他們想法超前得讓我生畏,他們能力高得讓我驚歎,能夠遇到這些出色的年輕人,我感激父母的執念,感激自己的努力。

“3000元僱不來農民工,只能僱大學生”,上學究竟是為什麼?

韓寒,一個沒有年齡代溝的名字。

他是00後眼中的導演,90後眼中的車手,80後眼中的作家。

“3000元僱不來農民工,只能僱大學生”,上學究竟是為什麼?


在韓寒髮長文《我所理解的教育》之前,他在很多年輕人眼中都是都是一種“符號”——讀書無用,退學,然後風生水起。

前段時間,他卻為讀書正了身: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在他發的長文《我所理解的教育》,詳細講述了當年退學的前因後果,以及近20年後,他對中國教育的看法:

現行的教育制度包括高考制度,肯定無法照顧到方方面面,也有很多需要改進之處,但沒有一個制度是可以照顧到所有人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它有著基本的公平。

在完成基礎教育之後,你可以選擇離開學校,前提是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學習,並承受代價。成功的例子也不會多。偉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之光輝,但因為受不了管束而退學,那純粹是懶惰。

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學習讀書的確未必在學校,但學校和高考,是基本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你要是普通家庭,更應該感謝與遵循。

不高考也能成才”“不學習也能有大出息”不知道影響了多少動盪的青春期孩子。懵懂、桀驁、易衝動的初高中生,以為扔了書本,撕了作業,揮一揮衣袖,便能帶走雲彩。

他們只知道比爾蓋茨退學後成了世界首富,卻沒想明白考不上哈佛的我們,是根本沒有資格從哈佛退學的。

畢竟,極少人是“被束縛了翅膀的天才”,我們身邊,更多的孩子不過是不假思索衝動式退學、偶像崇拜效仿式退學、盲目自信草率式退學罷了。

多年後的韓寒用一句話形容他的成名:時無英雄,讓我這樣的豎子成名。

比起那個寫一手好文章的叛逆少年,現在這個成熟蛻變的韓寒更值得人喜歡。

“3000元僱不來農民工,只能僱大學生”,上學究竟是為什麼?


上學,是這個社會給你的,最公平的競爭。

上學,也許不能逆天改命,但是足以給你一個重塑自我、放眼世界的機遇。歡迎您留言發表您的看法和意見。

來源 | 網絡綜合

責編|米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作者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