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你怎麼看?

“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你怎麼看?

有書君覺得父母老了,在兒女們面前小心翼翼的現象普遍存在,不僅是因為年老體弱、經濟貧困需要依靠孩子的無助才有的現象,也是很多家庭,比如高級知識分子、幹部家庭也有的現象。

不是兒女不孝,其實大部分家庭兒女都很孝順,對老人生活起居照顧得很到位,還是會出現因頂撞而使得老人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的現象。

這種現象也不必用悲哀來形容,更不是什麼最大的悲哀。人老了懂得退出競爭環境,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自然現象。

1.人老了,不想讓兒女生氣

常言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兒女強勢,總是咄咄逼人,老人不想家裡起衝突,令自己難受,讓兒女不快而表現出來的退讓。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知道自己對抗只會給家庭帶來爭吵、帶來不愉快的感覺,就自己多忍耐,少說話。

不想讓孩子感到難過,老人都會遷就於子女,其實更多的是不想和子女計較,自然就會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

年輕氣盛,避其鋒芒。

如果針尖對麥芒,只能兩相傷害。當人老了,心氣就不能和孩子相提並論了。家庭裡強勢老人會產生進攻型的子女,為了要做主,考慮不到老人的需求。

老人總是強勢表達自己的情緒,必然不被待見,明白自己的人生已該退而求其次,就不想表現得強勢。

一輩子都在為子女而活,很少為自己活著過的老人委屈委屈自己,會讓孩子感覺到溫暖,孩子也就懂得知進退。這是相互成全對方的人生。


“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你怎麼看?


意識到自己強勢,爭吵會傷害到孩子,就剋制自己內心的不快感覺,減少爭吵就可以減少家庭的矛盾。

生活的時代不同,形成的觀念不同。

畢竟父母子女是兩代人,生活的時代不同,形成的觀念不同,生活理念也不相同。老人與兒女之間存在著代溝,有些老人認為名正言順的事情,兒女卻認為不可理喻。

老人經歷得多了,獲得瞭解決問題方法及智慧,自己強不如兒女強。老人的忍讓是給孩子帶來能力的增強。

一時強弱在於力,千古勝負在於理。

老年人不想為了家庭生活瑣事和兒女發生矛盾就處處忍讓,所以就變得小心翼翼,這也是老年人對兒女的愛心所在。

2.人老了,寬容了耐受力強

每個父母都是愛著自己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的脾氣和秉性就會越來越趨於平和的狀態,也就是沒有那麼多脾氣了,尤其是年齡越大,這種感覺越發的強烈。

儘量不給孩子增加麻煩,可以自己解決的問題就自己解決。有些日子兒女還沒有過到,畢竟都會過到,到時候讓他們自己去體會。

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你再怎麼說都不被人所接受,只有自己體驗過才知道原來不一定如此。


“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你怎麼看?


3.人老了,認為自己無用了

從體力、精力上來說,父母已經不如兒女,處於弱勢地位者就要退出做主的角色,沒有必要再強迫孩子聽從。

老人對社會的發展不太跟得上腳步了,不繼續拿主張,示弱是最好的體現,你的退出是為了讓孩子成長起來。

年輕時的父母,是孩子們的依靠,不得不把孩子攬在懷裡,自己衝在前,做家庭的主心骨。每個人小時候的超人父母,不再是無所不能,漸漸要依靠孩子,害怕孩子不開心,變得小心翼翼了。

已經不能再像年輕時一樣,逼著孩子聽自己的,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連對孩子的好,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惹孩子不開心。

覺得自己是個無用的人,從而在和子女接觸的時候,就會小心翼翼的。人變弱了,自然就小心翼翼了。

但是有的孩子越是看到老人忍讓越來勁,變本加厲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實際上這是一種控制慾在作祟。

對待老人不是多給錢,多買東西就是孝順。而是多溝通、多理解、多寬容,讓老人感覺開心,才是孝順之舉,這樣老人也就不用在你面前那麼小心翼翼。

有書君在此希望年輕人們多些理解,多些耐心給老人。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為什麼有些母親給子女看完孩子都回老家了,都有哪些原因?

不想跟婆婆一起住,但上班又得要婆婆來看孩子,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