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人饭碗,足协纵容,裁判才敢争相递投名状,但受害者却不止鲁能

尽管争冠组比赛仅仅结束了三场,但对于鲁能球迷来说,却已经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砸人饭碗,足协纵容,裁判才敢争相递投名状,但受害者却不止鲁能

费莱尼绝杀进球被吹,鲁能再次成了受害者

连续3场比赛,鲁能已经被裁判的争议判罚害的遍体鳞伤。而面对昨晚的比赛,人民日报体育部连续发了两条社交动态:

1、昨晚比赛刚结束,发文称:这场比赛“无关痛痒”,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

2、今日清晨又发文:“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

前者反讽质疑,后者义正言辞,让人看到了主流官方媒体的正义感。在他的带动下,相关媒体纷纷声援鲁能,中国足球界迎来了最广泛的质疑声,而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砸人饭碗,足协纵容,裁判才敢争相递投名状,但受害者却不止鲁能

三场比赛,不同的裁判,不变的争议判罚,裁判的集体抱团行为,好似旧时入伙前争相恐后的递投名状,而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2点

1、搞场外因素,砸了裁判的饭碗,致使他们选择集体抱团

众所周知,我们国内没有专职裁判,大多数的裁判的主业是在学校任职,比如这次事件主角之一的沈寅豪就供职于同济大学,而除了举报了论文抄袭,一些球迷还公布了他的单位电话和个人手机号码。

砸人饭碗,足协纵容,裁判才敢争相递投名状,但受害者却不止鲁能

不同于往年,今年单场的执法补贴为主裁5000元/人,边裁、第4官员、VAR裁判等依次降低。

对于这个补贴金额,在公布之初还是得到了球迷圈的广泛认可。从赛后数据来看,主裁单场万米+的跑动距离,也证明了这是一份辛苦钱。

所以,对于裁判这份兼职来说,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拿钱办事,吹完走人。即使足协有内部处罚,少吹罚两场,也不会伤筋动骨。

砸人饭碗,足协纵容,裁判才敢争相递投名状,但受害者却不止鲁能

一言不合查论文,这是在砸裁判的饭碗,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们会如此明目张胆了?

但“举报论文问题”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盘外招,有事后报复之嫌。而动的蛋糕是裁判们的主业,不仅是裁判员的经济保障,还有很深的社会影响力。所以,裁判才会如此抱团取暖。

因为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这次是论文,下一次说不定是影响更大的事情,所以,未雨绸缪,他们必须给有些俱乐部和球迷一个下马威,扼杀这种盘外招的趋势。

2、宽松的联赛,对应纵容的足协,使得他们更加有恃无恐

受疫情影响,我们的联赛开赛时间较晚,为了能顺利地按照预期计划完赛,而不影响各支球队的赛季目标,足协制订了一套极为宽容的赛后判罚方案。除了女超因为群体打人事件受到追加处罚外,球场上的恶意犯规和严重的伤人动作,球场外对判罚的公然不满和喧哗,均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这在我之前的图文有重点叙述过,这里就不再多言。

砸人饭碗,足协纵容,裁判才敢争相递投名状,但受害者却不止鲁能

正是这种宽容的联赛环境,让更多以往赛季本该受到处罚的行为得到了宽恕,球员没有追加,那作为足协指派的裁判就更没有理由受到处罚。

所以,我们看到了花样百出的明显误判,也看到人手紧缺下足协的故意纵容。本来比赛执法任务就密集,裁判数量本身就不够,这要是再内部停赛几个岂不更糟!

砸人饭碗,足协纵容,裁判才敢争相递投名状,但受害者却不止鲁能

请外籍主裁执法,VAR裁判却成了幕后推手?

联赛要正常地运行,离不开裁判的执法,所以,对于足协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让步。

宽松的联赛,宽容的足协,球员没有额外停赛的风险,裁判也无会被轻易的内部停赛,这造成了这种局面的愈演愈烈!

看似鲁能之苦,实则国足之祸、联赛之悲

毫无疑问,裁判明目张胆的递投名状的行为,让山东鲁能泰山队极其球迷受到了无法弥补的伤害。看似鲁能是当中最大的受害者,实则却是国足之祸,联赛之悲。

砸人饭碗,足协纵容,裁判才敢争相递投名状,但受害者却不止鲁能

对比世界杯上费莱尼帮助比利时的扳平头球,昨晚的误判无疑是帮日本足球出了一口恶气。而鲁能稍微有点身体接触就吹犯规的做法,无疑是在变相否定球员之间的身体接触,而国内球员在适应了这种尺度之后,去到国际赛场上还能有好日子吗?尺度不一,无法做动作,让本来希望不大的国足更加无从适应。这简直是在损坏国家的利益。


对于联赛来说,一个缺乏相对公平的联赛,无疑会遭到更多人的抵触,因为今天是鲁能惹怒了某些裁判,说不定哪天自己的主队也不小心得罪了其他人,俱乐部在如履薄冰,球迷们更是有苦不敢言,那么,这样的联赛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吗?

砸人饭碗,足协纵容,裁判才敢争相递投名状,但受害者却不止鲁能

文|重庆足球老中医

(感谢你的阅读,期待与你再次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