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故事没人看,掌握这3点,你就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故事思维

无论你参加各种活动还是职场培训,当你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你如何更好的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某某某,今年二十八,喜欢……在你介绍之后是否有人可以更好的记住你,了解你?认为你是一个有故事,更有吸引力的人呢?

大家都听说过数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故事家”。

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做个“故事家”,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绚烂多姿。

你的故事没人看,掌握这3点,你就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故事思维

提出拥有“故事思维”这一观点的人是美国的安妮特·西蒙斯。她将故事思维应用在商业领域的先驱,曾经创办美国团体程序咨询公司,致力于提高公私领域组织的团队建设及整体协调水平,曾服务的客户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税局(IRS)、微软公司等。

曾出版《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等,本书是其公认的奠基之作,畅销全球十余年。

本书开创性的提出商家沟通常用的六大类故事,详细介绍了在什么情况下怎样讲述这些故事,从获取投资人信任到赢得商业合同,以及彻底讲透了用故事提升个人在商界影响力的方方面面。

本书认为:说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作者主要阐述了3个方面的内容:究竟该讲什么样的故事?讲好一个故事有什么样的技巧?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故事家?

你的故事没人看,掌握这3点,你就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故事思维

1.讲什么样的故事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

故事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影响力工具,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沟通技巧。

安妮特•西蒙斯的《故事思维》告诉我们:怎样培养故事性思维去影响他人,能够激励、说服他人,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问题,最终达成积极合作。

学会巧妙地运用故事,相当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一个富有真情实感,又具有说服力的故事,可以有效的提升影响力。

本书作者总结了能有效提升影响力的6种类型的故事:

一、“我是谁”的故事。

二、“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的故事。

三、“愿景”的故事。

四、“教学”的故事。

五、“行动价值”的故事。

六、“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比如我之前工作的那家私企,第一天到公司上班,早日八点,老板准时开会,一上来开始自嗨:“大家放心好了,好好跟我干,我保证到月底都有丰厚的工资、奖金,年终有大奖。” 会后得知,老板每次都有同样的说辞。让人觉得,他只是一个会吹牛皮的人。

一次外出学习到某市,听了某企业家的第一次分享之后,让人觉得他是个有见识、有能力、讲信用的人。

他讲了自己的真实经历。从小生活在大山里,三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带大,十三岁第一次和母亲到山外去打工,他梦想着有一天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捡破烂,当服务员,不断地学习,成长,最后一步步成为一名真正的企业家。他说要解救像他一样苦命的人。

这个故事暗含了上面提到过的3个主题:这是一个“我是谁”、“为什么我会在这里”“愿景”的故事。

用故事代替直白的自我介绍,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使大家对这种人也产生了好感、信任和尊重,自然也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你的故事没人看,掌握这3点,你就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故事思维

2.讲故事的技巧

l 用身体语言传达情感

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优秀的射手,想让自己的射术更加精湛,穿过森林,走过草原,数月之后又穿过森林,来到阔地,终于找到谷仓的主人,主人告诉射手如何射箭才能正中靶心:“先射出一箭,找来涂料,在箭头处画个靶心即可。”

这个故事就是说,想用一个十全十美的故事,完全符合自己的意愿去影响他人,是不可能的。

在讲故事时,能用到的,最基本的沟通技能和唯一的、最低成本的工具就是你自己。

讲好故事的技巧主要是语言。口头语言只占15%,其余带给听众足够多的信息,主要通过表情、姿势、手势、身体语言,甚至是服装,发型,让人们听到、闻到、尝到你讲的故事,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我们欣赏一个小品或者是一段相声的时候,演员们如果只用语言来表述,这个小品显得枯燥无味,如果再加上一定的声音,气味,或者服饰,立即就能彰显小品、相声的幽默感,能全方位调动观众的感官,把听众引入你的故事,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用全身体会故事。

l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的魅力,在于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讲好故事的重点。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关于《快速公司》的封面的故事。主要是惠而浦电器销售人员的培训方法。把销售员安排在一个大房子里,接下来的一周只能使用本公司的产品。

一个从不会做饭的20来岁的销售员,居然学会了用这款微波炉烤制蓝莓脆皮蛋糕。

他把自己的经历编成一个故事。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忍不住流口水,一个从来不会做饭的人,用这种微波炉烤出一种香气扑鼻、外表酥脆、里面松软、香甜可口的蓝莓蛋糕,吃的时候再加上一勺香草冰淇淋,味道更是美不可言。

细节的魅力:一个不会做饭的人也能烤出香甜可口的蛋糕。他行,我也一定行。

你的故事没人看,掌握这3点,你就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故事思维

3.怎样成为一个好的故事家

作者安妮特·西蒙斯在《故事思维》这本书中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在我们的辩证思维之外,再加上一个故事思维。在运用辩证思维和理性思维时,我们剔除了情感因素和逸事因素,这也把故事剔除了。

故事性思维是调动主观加上情感,真实的人生经历,帮人跨出“客观思想”,用故事去影响别人。

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真诚和尊重,让人们敞开心扉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首先要真诚地聆听对方的故事,其次要学会有针对性地提问。

只有认真聆听对方的故事,才能知道对方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什么,从而更好地抓住对方的核心问题,通过剥丝抽茧,慢慢地打开别人的内心世界。

故事的来源主要是亲身经历的故事和从别处听来、学来的故事。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七种收集故事的方法:

1. 寻找模板。

2. 寻找结果。

3. 寻找经验教训。

4. 寻找有效可用资源。

5. 寻找弱点。

6. 寻找未来的经验。

7. 寻找故事的回忆。

真正厉害的故事家不是故事讲得有多好,而是能让别人愿意敞开心扉,得出和自己相一致的结论,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安妮特·西蒙斯的《故事思维》详细讲述了6大故事模板,7种故事来源,9类讲述技巧,10个情景策略,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提高讲故事能力、培养故事思维的工具书,通过讲故事的思维来发掘自己的感染力,创造力和影响力。

复杂的世界,故事为王。

《故事思维》这本书让我们懂得讲故事的技巧和道理,还要通过自己不断地练习,在实践中才能掌握这个影响力极大的重要武器,让生活多点轻松和色彩,充满温情和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