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風采丨政協委員郭文英:接地氣 遞“強音”

鼠年開端,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特殊時期,宣傳報道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運用好融媒體,高質量、高標準地做好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對於縣級基層媒體來說,是一大挑戰。

代表委員風采丨政協委員郭文英:接地氣 遞“強音”

郭文英(右二)

為彰顯媒體擔當,傳遞基層防疫“最強音”,自溫嶺市疫情防控工作拉開序幕以來,新聞出版界委員、溫嶺日報社負責採編線工作的副總編輯郭文英便開始了連軸轉的工作節奏。安排記者跟進了解我市各地疫情防控舉措,蒐集各地出現的防疫暖心故事,及時發佈權威信息、持續推出傳播力更強的抖音小視頻……她周密部署應對疫情宣傳引導工作,統籌線上線下發布途徑,帶領著溫嶺日報一線媒體人在防疫宣傳報道上形成強大合力。

今年,是郭文英進入媒體行業的第21年,也是她當選政協委員的第8年,任界別組長的第3年。當媒體人和當政協委員,在郭文英看來,有不少共通之處。當媒體人,需要通過報道選題了解認識社會各行各業,為真相發聲;而當政協委員,在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過程中,更需要聽民意、集民智,將建議帶到“兩會”上來。兩者都要接地氣,都要傳遞“聲音”。

初任政協委員時,郭文英出差上海,感受到上海的公共文化設施之完善,回到溫嶺便開始深入調研走訪,當年就提交了《關於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利用和管理的調研報告》。她認為,公共文化設施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所在,是厚重歷史的積澱和文明的縮影,更是體現這座城市獨有特質的窗口。彼時,我市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文化發展還未跟上腳步。調研報告提交之後,幾年來,郭文英一直在關注著我市的文化設施建設。可喜的是,城市發展日新月異,溫嶺的文化設施建設越來越有範兒,市博物館、市檔案館、溫嶺書畫院等項目相繼啟用。

幾年前,我市提出建設全域景區、發展全域旅遊目標,要把溫嶺打造成長三角知名旅遊目的地。憑著新聞人的敏感性,郭文英走訪調研,及時提交了《關於加快溫嶺全域景區建設的建議》,並代表新聞出版界作大會發言。建議中,她綜合溫嶺旅遊發展實際,提出了“深化環境綜合整治,塑造高顏值旅遊空間品質”“加快多規融合發展,實現高起點旅遊規劃佈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高品質旅遊服務功能”“有機串聯全境景點,構建‘一區三帶兩軸心’大旅遊框架”等多方面建議,為我市的全域旅遊發展建言獻策。

以身作則,以行踐言,認真履職,必有收穫。去年,郭文英接到了一個特別暖心的邀請。2018年,市政協全面推出“實施鄉村振興,委員助推百村”三年行動。新聞出版界結對橋伍村,充分發揮界別人才和智力優勢,幫助橋伍村“尋醫問藥”,成功調整光明支河水系規劃。此後,村裡拆建整治改造工作得以全面啟動,村容村貌得到大提升。2019年,新聞出版界聯村改為城北街道山馬村。雖然結束了和橋伍村的結對,但一年來的結對走訪,委員們和橋伍村建立了深厚感情。2019年10月,橋伍村特地邀請郭文英組織新聞出版界委員一起“回家”。這份特殊的情誼,也讓新聞出版界的委員們感受到了履職的快樂和成就。2019年,在和山馬村結對的過程中,新聞出版界同樣認真履職盡責。在郭文英的牽頭組織下,新聞出版界共4次到村走訪。針對山馬村需求,新聞出版界牽頭組織了以“六送下鄉”為主要內容的界別活動周。慰問村裡殘疾老黨員,為少兒活動中心送書,還牽線搭橋,邀請台州市腫瘤醫院的醫生來為村民義診,送上面對面的貼心服務。

肩負媒體人和政協委員的雙重身份,郭文英說,她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如既往地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關注社會熱點、焦點,深入一線,開展調研走訪,充分發揮界別優勢和委員優勢,積極為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獻智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