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真的都是日本人嗎?淺議明後期倭亂的形成原因和應對策略

對於倭寇,大多數中國人都很熟悉,有明一代,倭寇成了危害中國東南沿海安全的重大隱患,而明朝也湧現了一批抗倭的著名人物,其中尤以戚繼光最為著名。那麼,這些倭寇從哪裡來?形成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都值得大家思考。

倭寇真的都是日本人嗎?

倭寇幾乎貫穿整個明朝歷史,但是倭寇最為猖獗的時代恐怕非嘉靖年間莫屬,史稱“嘉靖大倭寇”,也有 “後期倭寇”之說。

在搞清楚倭寇的起因和對策之前,我們首先必須明白什麼叫做倭寇?根據《中國歷史大辭典》中的“倭寇”詞條,倭寇是指“明時騷擾中國沿海一帶的日本海盜”,但是真的就是這麼簡單嗎?恐怕未必。

因為倭寇這個稱謂直指日本,所以日本方面對“倭寇”也有很多的研究,我們可以先看看作為“當事人”的日本人是如何看待“倭寇”的。

日本著名的明史專家山根幸夫在其著作《明帝國與日本》中就曾經談到“後期倭寇”這個問題,他提出了兩個主要觀點:一、後期倭寇並非全部是日本人,

而且甚至倭寇的主體都不是日本人,而是明朝的中小商人階層;二、倭寇的最高領導人並非日本人,而是一箇中國人——徽商出身的王直,他要求廢止“禁海令”,為了追求貿易自由化而進行海上走私貿易。

倭寇真的都是日本人嗎?淺議明後期倭亂的形成原因和應對策略

明《倭寇圖卷》


日本的倭寇問題專家田中健夫為《日本史大事典》撰寫的“倭寇”詞條可以幫助大家更加客觀地瞭解這個概念,他如此寫道:

“在朝鮮半島、中國大陸的沿岸與內陸、南洋的海域行動的、包括日本人在內的海盜集團,中國人和朝鮮人把他們稱為‘倭寇’。”

田中健夫的“倭寇”定義給出了三點信息:首先,倭寇的活動地點是“朝鮮半島、中國大陸的沿岸與內陸、南洋的海域”;其次,其主要人員組成是“包括日本人在內的海盜集團”,主體是海盜集團,而日本人只不過是“包括在內”而已,肯定還有很多其他國籍或者民族的人;最後,“倭寇”這個稱謂是中國人和朝鮮人特有的稱呼。其中,第一點和第三點,相信大多數讀者都沒有異議,關鍵的分歧在第二點。

那麼中國學者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廈門大學教授林仁川在《明代私人海上貿易商人與“倭寇”》中提出這樣一個結論——“倭寇”的首領及基本成員大部分是中國人,即海上走私貿易商人。王守稼在《嘉靖時期的倭患》中則說得更加直白——明朝政府把王直集團稱為“倭寇”,王直集團也故意披上“倭寇”的外衣,以讓明政府有所忌憚,實際上所謂的“真倭”才是真正的日本人,只不過他們是受僱於王直,相當於“僱傭兵”。

除了中國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之外,在中國的史料和史籍中也有很多關於“倭寇真相”的記載,我們略摘錄一二,可以讓大家更加全面地瞭解倭寇這個概念。

《明史·日本傳》中記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十之七。”所謂“真倭”是指日本人,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真倭”的數量的確是佔少數,與現代學者的研究吻合。但是,關於真倭和從倭的主從身份,卻似乎是日本人為主導。但是在《明史·日本傳》的另一處記載,卻又有著不同的表述:“海寇每船約二百人,首領大都為福建及浙江溫州、台州、寧波人,也有徽州人。”“所謂倭而椎髻者特十數人焉而已,此可見諸寇特挾倭以為號而已,而其實皆中州之人也。”

所以,綜合古今中外歷史學者的研究,所謂“倭寇”基本上可以確定是以中國海盜為首、日本人為從的海盜集團,這和大多數人認為的“倭寇”特指日本人是不同的,當然,這裡所說的“倭寇”是指明朝時期的“倭寇”。

倭寇的形成原因和對策

那麼,既然倭寇是中國人為主的海盜集團,那麼這些所謂的海盜集團是如何形成的呢?

明朝時期的海盜,實際上是海盜和海商的集合體。

明朝嘉靖年間人唐樞在回答浙直總督胡宗憲的諮詢時,一語道破了當時海盜猖獗的原因:“嘉靖六七年後,守臣在奉公嚴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於是轉而為寇。嘉靖二十年後,海禁愈嚴,賊夥愈盛。”

而萬曆時期,福建長樂人謝傑對倭寇的分析則更加直觀,他認為“其為中國患,皆潮人、漳人、寧紹人主之也”,因為這些地區人口眾多,但是土地卻大多以山地丘陵為主,所以物產不足以養活這麼多人口,他們只能夠以番舶為利,即通過海上貿易養活家庭,宋、元兩朝泉州、漳州等東南沿海港口海外貿易十分之發達。

倭寇真的都是日本人嗎?淺議明後期倭亂的形成原因和應對策略

宋泉州市舶司遺址


但是這一切在明朝時期卻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實施嚴厲的海禁政策,禁止百姓私自出海,與海外各國交往,原本元朝非常發達的海上貿易便遭遇了滅頂之災。自從洪武初年頒佈禁海令之後,明代各朝都堅持執行禁海令,隨著時間的久遠,民間的海上貿易也有鬆動的跡象。

但是到了嘉靖年間,禁海令又重新嚴格起來,“嘉靖初,市舶既罷,流臣日嚴其禁,商市漸阻。”而無法通過海上貿易生活下去的海商們自然就轉變成了海盜,“寇與商同是人,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

既然找到了倭患嚴重的原因是“海禁”,那麼其對策則迎刃而解,正如治理洪水一樣,不宜堵而宜疏,所謂“堵”就是繼續執行海禁令,而使用武力剿滅倭寇,而“疏”則是開放海禁,“市通則寇轉為商”。那麼明朝的統治者是如何看待和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關於開放海禁的爭議

既然找到了“倭寇”的根本原因是海禁,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是否通過開放海禁徹底解決這一困擾明朝東南沿海多年的難題?

關於這個問題,在現在看來似乎顯而易見,但是在當時,要將這個問題想明白,並且完整地闡述出來並不容易。好在中國在任何時代都不缺乏這樣的有識之士,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總督胡宗憲的幕僚唐樞對此就有著一篇重要的論述,記載在《論處王直奏情復總督胡梅林公》,他主要闡述了一下幾點開放海禁的有利之處。

倭寇真的都是日本人嗎?淺議明後期倭亂的形成原因和應對策略

胡宗憲像


第一,招撫王直、開放海禁,可以利用王直在東南沿海的勢力對其他的海盜或者“倭寇”勢力起到“以夷攻夷”的功效,而且王直本人就是東南沿海最大的海盜勢力,如能招撫他,就已經解決了心頭之大患。

第二,“商道不通使商人轉而為寇”。中國與外國之間各有物產,而各自都需要對方的特產作為自己生活和商業的補充,所以自古以來,貿易很難斷絕。東南沿海人民自古以來有著海洋貿易的傳統,很多人以海上貿易為生,而明朝立法“許其貢而禁其為市”,使得百姓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貿易牟利,最終只能走私為生,成為了海盜,“海禁愈嚴,賊夥愈盛”。如果開放了海禁,百姓們可以自由貿易,自然沒有人會去鋌而走險做海盜了。

第三,開放海禁,有利於政府收稅創收,唐樞在文中寫道:“開市必有常稅。向來海上市貨暗通,而費歸私室。若立官收料,倍於廣福多甚。”唐樞認為一旦開放海禁,官辦海上貿易之後,官府可以從中抽稅,這將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否則這部分收入都歸私人所有,從財政上來說,於官府不利,而且又增加了海盜的額外風險。

第四,“使有力者得以從商,則瑣瑣之輩自能各安本業”,世間百姓從事何種職業,原本並無定數,但是他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且他們總會追隨先行者,所以當有人因為海禁而不能靠海上貿易為生、最終鋌而走險從事走私貿易的時候,他們也必然會追隨前人,走上同樣的道路。如果能夠使那些有能力的人得以從事正常的海上貿易,那麼那些追隨之人也必定能夠安於本分,不至於冒險從事如此危險的事情。

此後,有不少其他的有識之士也提出了相近的見解。

嘉靖三十九年,巡撫淮揚都御史唐順之向朝廷提出關於海防的建議,其中第三條“圖海外”,便主張“招赦逋逃”及“宣諭日本”,所謂“招赦逋逃”是指對海盜實施招撫的政策,而“宣諭日本”則是指恢復日本的朝貢制度,使日本能夠通過正規途徑取得他們所需要的物資,而不必通過海盜和走私等犯罪行為。唐順之還提出了另外一條——第六條“復舊制”,則是主張恢復明朝初年的市舶貿易的舊制,“國初,浙、福、廣三省設三市舶司,在浙江專為日本入貢,帶有貨物,許其交易。”這一條比第三條更加前進一步,直接點出了開放海禁的必要性。

嘉靖四十三年,胡宗憲重要的合作伙伴、福建巡撫譚綸也給嘉靖皇帝上奏摺,其中有一條建議便是“寬海禁”——閩人濱海而居,非往來海中則不得食。自通番禁嚴,而附近海洋魚販一切不通,故民貧而盜愈起。宜稍寬其法。

可見,有識之士的意見基本一致,就是要開放海禁,讓沿海人民能夠通過正當方法謀生之後,那些“海盜”和“倭寇”就沒有後續的“兵源”了,也沒有存在的土壤和空間,這比耗時耗財的圍剿要經濟得多,也有效得多。

經過眾多有識之士的建議,明朝終於在隆慶年間開放了海禁,據《東西洋考》記載,“隆慶元年,福建巡撫徐澤民上疏請開海禁,準販東西二洋,朝廷允准。”

伴隨著海禁的開放,以及王直等海島頭領的被殺(原本準備招撫),東南沿海的“倭寇”也逐漸式微,最終消失,到了明朝末年,倭寇已經幾乎不再被提及,明朝的外部危害從東南轉移到了東北。

參考文獻:《明帝國與日本》、《日本史大事典》、《明代私人海上貿易商人與“倭寇”》、《東西洋考》、《晚明大變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