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每月花錢幫弟弟養娃,誰知弟媳不滿足,向我伸手要10萬買房

故事:每月花錢幫弟弟養娃,誰知弟媳不滿足,向我伸手要10萬買房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敉粉

1

周爾家原本人口旺盛,自從周爾的爺爺去世,家裡就如上了魔咒,周爾爸爸離開,周爾奶奶也走了,人丁零落,運氣一落千丈。

周爾媽媽燒完紙錢,嘆了口氣,摸了一把眼淚,一臉茫然地對著周爾爸的墳頭。

這時,鄰居花嬸也給自家祖宗上完墳,從墓地邊小岔路拐過來,看到周爾媽媽跪坐在周爾爸墳前發呆。

“今天孩子們都放假在家啊?”,花嬸開始拉著周爾媽媽插卦。

“嗯,周矣一放假就到家了,這兩天幫她弟弟周爾帶帶孩子”。

“你真是上輩子修的哦,你家這閨女真是貼心,要是能早點找個對象結婚,你這輩子啊就圓滿了!”

這話說到周媽的心坎裡,“不是什麼啊,我都快愁死了,說了也不聽。她總說結了婚怕沒辦法好好幫忖家裡,怎麼的都要顧慮對象家裡的感受,不能隨自己心意,所以不想找對象結婚了!”

花嬸聽了直搖頭。

“你說這孩子也真是的,也不為自己多考慮考慮,光替她弟弟周爾考慮了!”

花嬸說完這話,想起了什麼似的,臉色有點奇怪,一副欲言又止地模樣。

周媽半天沒聽見花嬸說話,抬頭看了看花嬸。

只見花嬸面露難色,吞吞吐吐的說:“這話不知道應該不應該跟你說……我家王宜昨天家來的時候說,吳心自己前段時間買了套房子,說是等過兩天她收拾妥當,邀請王宜到她新家坐坐,認認門”。

吳心是周爾的前妻,兩個人在市區同一家公司上班,離婚一年半,除了那張紙,兩人還像夫妻一樣,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周媽愣了一下,臉色頓時不好看,“周爾過年前就家來住了,我也沒細問他和吳心的事,哎,他們倆……不知道怎麼說。”

2

當年,父親去世後,周矣和周爾都在習慣缺失的家,也在慢慢接受爸爸離去的事實,但也在默默地改變。

周矣因沒能及時調整好心態,高考失利,讀了大專;周爾因消化不盡這突發的事實,沒參加中考,直接去了職校。

周矣是女生,懂事得比較早,在上大專時省吃儉用,所以年年都有獎學金補貼生活費,艱苦地把大專給讀完。

而周爾去了職高,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兒,心理受挫,又離家遠,無人管束。

周矣一個月工資1500塊錢,經歷過喪父痛楚,懂得了人情世故,周矣格外地知道好歹。平時除了吃飯和必需的日用品,其他的都節省存了下來。

而周爾一個月1200塊錢,從來物質都沒有缺失,沒有“餘存”意識,每個月都是月光。工作沒多久,跟吳心談戀愛,開銷變大,周媽時不時會偷偷將自己扣緊腰帶省下的錢貼補給兒子。

日子悠悠地往前走著,周爾回了老家上班,一個三線城市。順理成章,女朋友變媳婦,媽媽變奶奶,周爾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是個閨女。

周爾和吳心那時都還是20出頭的年輕人,童性未退,帶孩子真的是一頭霧水,手忙腳亂。

周媽手把手地教小兩口帶孩子,而孩子還是得了肺炎。周媽媽心疼孫女,也心疼兒子兩口子,擔下了帶孫女的事兒,讓周爾和吳心有時間工作打拼。

為了讓家人更舒適地生活,周矣拿出自己的存款,將老家的房子翻修並擴大。周媽帶孩子之餘,將屋前屋後整理條當,日子雖沒有大富大貴,但也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氣象。

這段時光是溫馨美好的,空氣中都有甜味兒。

3

老家的薪資水平相對落後,年輕人的消費行為卻絲毫不落後,隨著物價的增長,捉襟見肘的情況時有發生。

而孩子的出生,加重了周爾他們的負擔,時常入不敷出。周媽不得已,拿出自己的“棺材本”來撫養孫女。

周媽自從周爸出事後,心情鬱結,平時再省吃儉用,身體不大好,病病歪歪的。棺材本兒都破了,周矣看不下去了。

私下勸誡周爾要稍微克制一下消費,卻招來了吳心的怨恨,指責周矣管得太寬,連帶著埋怨周爾,周矣和周爾兩姐弟之間也因此出了嫌隙。

周矣拿周爾沒有辦法,但老母體弱,稚子無辜,周矣就每個月抽出1/3的工資給周媽媽撫養孩子。

孩子的存在,並沒有改變周爾兩口子的生活,孩子於他們而言,還是兩條自由行走的平行線。孩子只是生活的調劑品,輕鬆之餘逗弄逗弄,僅僅如此。

時而久之,周媽和周矣的付出已成了一種習慣,成了周爾兩口子的習慣。

本以為,日子就這樣子走下去,走到周矣結婚成家,走到周爾支撐門庭。

周爾兩人習慣了花銷,入不敷出;周矣也在這幾年磋磨了韶華,錯過了好幾頭姻緣。

4

哪怕周矣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很多,可也阻擋不住人心的自私,矛盾接踵而至。

花嬸小兒子在市區買房了,房子的首付是花嬸給大兒子攢得老婆本。

他家老大身有殘疾,適婚年齡沒有討到老婆。而小兒子卻長得一表人才,討得個媳婦叫王宜,是個人精兒。

花嬸老兩口子合計一番,就把老大存的老婆本拿出來,給小兒子在市區買了房子。

王宜和吳心要好,無話不談,兩人坐下來就聊家長裡短。王宜將買房的事說給了吳心,順便又語重心長地勸吳心也早點打算買房子的事情。

吳心當天回家就跟周爾鬧了情緒,話裡話外都是要錢買房。

“人家大伯哥沒結婚,攢了那麼多老婆本,給了弟弟買房子。你姐也工作了那麼多年,也應該有不少存款吧?”

“你姐就是一天到晚亂花錢,我昨天還看到她給你媽買了一件衣服,替小丫頭買了兩雙鞋子,你說把這錢省下來多好?”

“真以為自己多能哭錢呢,有一分花兩分。要是省下來,存個10萬給我們買房子,還怕我們不還啊?”

每月花錢幫弟弟養娃,誰知弟媳不滿足,向我伸手要10萬買房。

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吵吵鬧鬧中迎來了二寶,一個兒子。

吳心生完二胎,坐完月子,帶著兒子回了孃家。然後電話通知周爾,兒子隨媽姓,如果想看兒子,就自己來。

周爾找周媽商量,周媽不忍兒子因這事兒為難,同意孫子隨母姓,而周爾每兩週去岳母家一趟,看望媳婦和兒子。

自家岳家來回奔波,人受罪不說,錢也折騰不少,周爾乾脆在媳婦孃家的城市找了份工作。

大女兒就全權託給老母和姐姐撫養,偶爾打個電話回家問問情況。

周爾的妥協和退讓,對這個家的和諧並沒有起到什麼改變。“買房”這梗塞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疏通,反而愈演愈烈,持續了兩年,最後以周爾離婚為結點。

周爾離婚那天,周媽和周矣哭得特別了,不知是為了周爾哭還是為了自己哭?

為周爾哭,是因為這幾年的婚姻生活,把周爾已經磨得骨瘦淋漓,全無自我,最終還換不來白首;

為自己哭,是因為自己的付出,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個時間長度,分毫未藏私,最後得到卻是怨恨和不理解。

離婚後沒多久,周家就聽人說吳心父母託人給她介紹了個對象,有房有車。

周爾嘴上說著祝福的話,但人也跟著消沉了下去,心裡雖然難受苦悶,但也明白婚姻沒走下去的最終癥結就是“房子”。

“買不起房子”並不是像吳心所想所說的是因為周矣和周媽亂花錢,導致家裡沒錢給他們交首付。周矣已經承擔了家庭日常,女兒的生活教育和母親的贍養等費用,不可能再有多餘的存款。

周爾也知道問題出在自己和吳心的身上,可吳心是個女人,自己應該是她依附的未來。而自己這個應該被人依附的人,卻沒有頂起他們的未來。

事已至此,唯有改變自己才是關鍵。

周爾換了份工作,回了老家,沉下心思,拋切紛擾,認真工作。

“以什麼態度對待生活,生活就會回報你什麼結果”,任憑一股犟勁兒,周爾努力工作,效率很顯著,回報的結果也很實在。

“年少經事多”,周爾沉澱了不少,自信明朗。這樣的周爾,又與15歲的陽光明媚少年郎重合。

周媽深深地吐出了那口悶氣,發自內心地喜歡著。

5

周爾上進了,周媽也舒心了,日子不急不躁地過著。

一晃時間也過去了很久,就在鄰居要給周爾介紹對象時,吳心再次聯繫了周爾。

吳心告訴周爾,自己沒有再婚,一直都是一個人,獨自在工作並撫養兒子。

現在孩子大了,要爸爸,想爸爸了。吳心經常給周爾發兒子的照片和視頻。

打斷骨頭連著筋,在第一次見到兒子照片的瞬間,周爾的心就被兒子嬌俏的神態給打動了。

休假回家的時候,周爾總是會把照片和視頻放給自家老媽看,並告訴周媽,“你大孫子會背三字經了”,“你大孫子可以唱出完整的歌了”……

看著孫子可愛的小模樣,活潑的小動作,周媽歡喜地很,還一個勁兒炫耀給旁人,說跟周爾小時候一樣的調皮。

空閒下來,周媽琢磨著,即使周爾和吳心各自重組家庭,“替代父母”終究比不過“原生父母”的好,孫女需要媽媽,孫子需要爸爸。於是勸說周爾把媳婦給帶回來。

周爾這人什麼都好,就是耳根軟,聽不得軟話。

老太太的勸說再加上兒子稚嫩的呼喊,兩人又走到了一起,卻彼此說好,暫時不再領結婚證兒。

周媽的初衷是希望破鏡重圓,經歷過了分離,彼此能懂得珍惜。可週媽不知道的是,即使破鏡重圓了,可還有裂縫在。

再次進門的吳心中規中矩,對人和顏悅色的,周媽看著很高興,兒子媳婦能和睦過日子,這個家圓滿了,自己也就沒有遺憾了。

可週矣看得真實,吳心對待自己和母親並不友好,笑得很膚淺,眼裡並沒有笑意。

看出吳心的態度後,為避免再次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彼此相處都是平淡如水,儘量不參與周爾兩夫妻之間的事情。

周矣儘可能地把自己活成背景,不扎眼不撓心。此時的周矣已經回到老家工作了近一年。

周矣的生活很單調,上班下班,輔導侄女功課,發了工資給老孃添件衣服,給侄女添雙鞋子。

侄女從小跟在周媽身邊,小到日常一粥一飯,大到成長一言一行,都是周矣和媽媽在負責老太太負責孫女的日常吃喝,周矣負責侄女的成長教育。

孩子是一種天性敏感且有依賴性的生物。從小跟著奶奶和姑姑長大,平時黏著周媽,週末就黏著放假在家的周矣,對父母並不親近。

吳心吃味兒,週末要求帶著閨女出去玩,與孩子培養感情,但幾次下來,孩子還是有點小羞怩,吳心每次回來都會很生氣。

周媽私下說給吳心聽,“孩子還小,一時不習慣,你們不要急於求成,多花點心思在她身上,孩子自己會感受出來的!”,畢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

在吳心聽來,婆婆是在怪罪她管孩子方式不對。於是跟周爾抱怨,“你媽和你姐太強勢了,她們這樣教育有問題”,同時也惱怒自己那麼多次的付出,沒得到孩子的完全回應。

歸咎於他人的控制,自己也淡了心思,轉頭繼續疼愛兒子。

旁人第一次見到吳心閨女的時候,都驚訝她居然還有個這麼大的女兒,藏得嚴實,而吳心則一律以“孩子是姑子和婆婆帶的,不大親近父母”作為回覆。

其實,吳心的思想也挺簡單。

“孩子八九歲,是非曲直的觀念還不成熟,如果沒有人挑唆,故意而為之,孩子不會排斥自己。姑子和婆婆不認同我的教育方式,我作為孩子的父母,竟無權教導孩子,那我便撒手不管。”

周媽眼看著這日子又一天天變得烏煙瘴氣,便叫周爾把閨女接過去自己撫養,想以此緩解吳心的不滿。

本是有心想解決矛盾的,可卻忽略了吳心的心態已經變化,讓他們自己撫養孩子的提議被當成了威脅,吳心打心底憎恨上週矣母女,連表面和平都不願維持。

6

吳心,與周爾總是無休止地爭吵,帶著兒子去了市區,自己租房,拉黑了周矣家人的所有聯繫方式,斷絕與周家的交集,周爾也不例外。

吳心的決心已定,說死不回家。周爾無奈,也搬到了市區,而女兒繼續由周媽教養。

這場戰爭至此結束。

周爾玩信用卡,跟朋友一起。一直規規矩矩,後來一哥們兒做生意缺錢,找了周爾借了信用卡套現了一筆資金,說好哥們兒定期還款,幫他養卡,周爾只需到期拿回信用卡即可。

結果這個朋友透支了近200萬,周爾直接上了失信黑名單,工作也因此丟了。

周爾找這哥們兒追討債務,只得到對方一句“無力償還,等我再說。如果硬碰硬,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周爾只得自己背下這筆債務!

周爾憋著一口氣,吳心也棄他而去。再接到吳心的電話,則是通知周爾去派出所簽字放棄兒子的撫養權。

周爾此時才知道,吳心就在市區買了套房子,首付用的兩人一起掙的錢,而戶主只是吳心一人,跟周爾沒有任何關係。

周爾忙活到最後,只剩下一身債務……

周媽蒼白著頭髮,佝僂著腰背,替兒子教養著孩子;周矣頂著超越年齡的滄桑,替弟弟分擔些債務。

這個家又恢復了平靜,如死水一般的安靜……(作品名:《什麼經難念,什麼路難走》,作者:敉粉。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禁止轉載)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