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提升、关停取缔、搬迁入园!遂宁“散乱污”企业整治再加码

整改提升、关停取缔、搬迁入园!遂宁“散乱污”企业整治再加码

在挖掘机“轰隆隆”的作业声中,一个个“问题”厂房轰然倒下,一辆辆货车井然有序地往外运载着拆除的材料……借着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的东风,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这一理念,向落后产能开刀、对“散乱污”企业亮剑,上演了一出出“以退为进”的发展大戏。一时间,各区县、乡镇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并组成了多个督察小组,对全市“散乱污”企业持续展开拉网式检查,能改的必须改,不能改的依法依规予以关停取,目的只有一个——坚决打赢这场“散乱污”企业治理攻坚战。

整改提升、关停取缔、搬迁入园!遂宁“散乱污”企业整治再加码

刘昌松/图

铲除污染“源”

156家“散乱污”企业被治理

“终于把它拆除了,复耕后的环境多好,污染没了,空气也变好了。”4月16日,当市经信局与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再次对众鑫废旧轮胎厂进行回访时,厂区早已夷为平地,周边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空气也变得清爽起来。据了解,该厂之前长期因生产造成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周边居民正常生活。2019年,我市将该厂纳入“散乱污”企业整治名单,并持续展开治理。目前,该厂所有厂房被拆除,土地逐步复耕,周边环境明显改善。

取缔只是治理的一种强制手段,更多的还是帮助企业整改提升,遂宁利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之前,该公司因为管理不规范,存在环保设施不到位、无环保手续等问题,容易引发环境污染风险。为此,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与城管、辖区乡镇等部门多次督促其整改,目前该公司已经增设了环保设施,并办理了环保手续,生产环境持续向好。

据了解,从2018年至今,全市已整治“散乱污”企业366家。

整改提升、关停取缔、搬迁入园!遂宁“散乱污”企业整治再加码

刘昌松/图

从六个方面展开治理

建立“一企一策”动态整治台账

“治理‘散乱污’企业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久久为功。”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我市不断巩固前期“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成果,并结合实际组织起草了《遂宁市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责任分工方案》

,从总体要求、工作目标、整治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五个层面对全市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散乱污”企业的界定标准、范围、整改办法和相关标准,强调了2020年底基本消除“散乱污”企业污染问题的目标任务。同时,进一步落实了属地网格化管理,明确了整治攻坚责任主体,各部门迅速整合资源,强化联动,按照职责和任务分工,从产业政策、环境污染、安全生产、无证生产、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六个方面依法依规持续开展整治工作。

明确了方向,治理企业污染说干就干。2019年,市经信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责任部门,组织各县区、市直园区在2018年完成210家“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对全市“散乱污”企业开展拉网式动态摸底排查。对于新排查出的186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建立“一企一策”动态整治台账,按照“整改提升一批、关停取缔一批、搬迁入园一批”的原则分类施策、分类治理。

边治理边提升

力争2020年底基本消除企业污染问题

“既要推动治理,也要引导提升,不能搞‘一刀切’。”该负责人称,治理“散乱污”企业不是简单关停,对于综合评价较好的小微企业,还是要多去引导提升,这样才利于城市整体经济和环境的发展。近年来,我市根据企业情况综合施策,积极引导“散乱污”企业改掉“陋习”,将“绿色基因”融入经济发展中,鼓励企业实施生产改造,倒逼企业“自我革命”。

为了让治理落到实处,市经信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组成督导检查组,对各县(市、区)、市直园区新增“散乱污”企业整治情况开展专项督导检查。通过看现场、查资料、听汇报,重点督促有争议和整治有困难的“散乱污”企业加快整治进度,并引导其在生产中“绿色转型”,切实有效推动整治工作。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继续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把淘汰落后产能、工业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多项工作和“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结合起来,在强化联动机制的同时,

继续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治一起,强化“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力争实现2020年底基本消除“散乱污”企业污染问题的目标任务。

全媒体记者:吕苗

——— / END / ————

整改提升、关停取缔、搬迁入园!遂宁“散乱污”企业整治再加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