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坛的无耻之徒——宋之问:剽窃不成痛下杀手

说起唐朝诗人刘希夷,恐怕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是要是说道千古名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恐怕是妇孺皆知了吧。不过也正因为这句让作者惹来了杀身之祸。

刘希夷(约651-678),字延之(一作庭芝),他人很随和,性格柔软,毫无攻击性,做朋友真是一流,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弹弹琵琶,效仿古人之事,所以他写的诗也颇具古代的风格,所以呢,也不被当时主流届的同行所认可,在主流届也没什么朋友,粉丝不多,转发惨淡,好在没人催更,做自媒体也并不出名,好在自己不拘小节,实在闲的无聊了会想一想诗歌和宇宙,照喝喝酒,养养花,逗逗院子里的兔子,正因为这种性格,自己所有的佳句几乎全部被自己的舅舅宋之问给剽窃了去,虽然自己也感到震惊,并且深表遗憾,强烈谴责,最后提出了严正的交涉,不过也因此丢掉了性命。

初唐诗坛的无耻之徒——宋之问:剽窃不成痛下杀手

相和歌辞·白头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白发乱如丝。
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说起宋之问此人,在初唐诗坛也算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至少在刘希夷没有出现之前,他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好少年,他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加完善,并创造七言律诗的新体。他在杨炯死后写的《祭杨盈川文》,采用四四制式,字字有声,句句华歆,内容言简辞切,悲凉真挚,催人泪下,与他代笔写的《为宗尚书祭梁宣王文》、《为宗尚书兄弟祭鲁忠王文》等相比,文华情感,殊若天壤。

初唐诗坛的无耻之徒——宋之问:剽窃不成痛下杀手

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那一年他得罪了张易之,武则天大怒,把他发配到了岭南,“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那一刻他把自己想象成了贾谊,只要有重回长安的机会,我是不敢像贾谊那样因为被贬而感到遗憾的,时时还想着如何报效国家。

但是刘希夷的出现让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宋之问偷偷逃回了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当时虽然武则天已死,但武姓残余势力仍在,武三思等人依然声势显赫,包括张仲之在内的一些朝廷大臣对此愤恨不已。一天,张仲之正与人密谋杀掉武三思,宋之问听到后立即派侄子前去告发,结果张仲之全家被杀。宋之问卖友求荣,依附武三思,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阳一事没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

初唐诗坛的无耻之徒——宋之问:剽窃不成痛下杀手

他感觉自己经常输在文学素养上面,而且志向愈发短浅,对自己的前途也时常感到迷茫,不过自从有了刘希夷这个外甥,他下定决心不再迷茫,彻底走上犯罪的道路。他觉得,既然自己干啥啥不行,那只要能收获名利那不要脸也行。他的诗文开始和他的为人变得一样虚假,他开始抛却旧恨,开始为朝廷歌颂功德、粉饰太平,这时候他的诗大多都是些浮华空泛之作。偶尔有些佳句,也都来自刘希夷之笔或其他人。

刘希夷这人算是个虔诚的信徒,所以什么都信,在写出了“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之后,就觉得此诗不详,很快就将它删了,随后又写出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却仍然感觉此句大凶。不过后来一想“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恰好宋之问经过,看到这两句诗之后兴奋的向一个采蘑菇的小姑娘。

初唐诗坛的无耻之徒——宋之问:剽窃不成痛下杀手

“希夷啊,宝贝,我可爱的外甥啊,这两句诗不详,对你仕途不利,给我吧”

“舅舅,那你自己怎么不写呢?”

“我在等技能冷却。”

“哦”

刘希夷答应了舅舅的要求,却还是照原样公布了自己的作品。他自己心里想毕竟是自己的亲舅舅,就算说是我写的,也最多“罚酒三杯”,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

“舅舅,我的亲舅舅,你可是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亲舅舅啊。”

“刘希夷,你什么意思,别叫我舅舅,你不是我舅舅,nmsl,nmsl ,你现在让我没法做人,不多说了,你自己死和我逼你死是两种死法。”

“可是舅舅这样的诗句,你就算把后槽牙都想出来也写不出来的”

“你敢这么和我说话,哇呀呀!即使你有主角光环,我也要拼尽性命封印你。这首诗我不要了,就算你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之问终于怒了,派家丁用土囊(一种杀人刑具。用装满沙土的袋子压死或闷死囚人)压死了刘希夷。

初唐诗坛的无耻之徒——宋之问:剽窃不成痛下杀手

刘希夷大约的确似乎是彻底死了,他像一只被困的土拨鼠,即使有土可拨,但也无处可躲。有土刘希夷死时还不到而立之年,果然应了自己写下的诗谶

宋之问做梦都渴望像张氏兄弟那样得到武则天的宠爱,于是写了一首艳诗献给女皇。武则天读后赞不绝口,待宋之问离开后,却对身边人说:“这个宋之问,的确是难遇之才,只是他口臭熏人,让朕无法忍受。”由于口臭,宋之问的美梦化作了泡影。宋之问临死之前,总算诅咒了宋之问变成了真,他的后槽牙不仅没有给他灵感,还毁掉了他的仕途,事发之后,宋之问也背负了一辈子的骂名。

初唐诗坛的无耻之徒——宋之问:剽窃不成痛下杀手

正所谓:

湛湛青天不可欺

张飞喝断当阳桥

虽然不是好买卖

一日夫妻百日恩

啊,不对

湛湛青天不可欺

未曾动念心已知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