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古胥門城牆上雜樹叢生,尤其是構樹,像顆腫瘤一樣長在古城牆上,是顆不定時炸彈啊!” 古城牆是蘇州歷史的見證!然而,雜樹、亂草肆意生長,有的甚至直插古城牆體內,導致牆體出現變形、拱出,讓人痛心。

  近日,一槌·幫記者就接到市民的投訴,反映了上面這一問題。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你們看看這邊的城牆,上面雜樹叢生,磚塊鬆動掉下來了,雨季來臨很有可能會出現局部坍塌!”4月16日上午,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會員沈蘭生帶看蘇州記者來到古胥門城牆下。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看蘇州記者看到古胥門西邊150多米處的古城牆,面向百花洲公園,不遠處就是護城河,城牆上大樹挺立,雜草叢生,有部分牆面凸出,甚至出現裂縫。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沈蘭生說,古胥門城牆最早歷史追溯到春秋時期,為春秋吳國建造都城時所闢古門之一。 歷史上古城牆受到破壞,屢敗屢建,目前看到的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明清重修。1982年胥門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與盤門同為蘇州倖存的古城門。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城牆上有幾塊斷裂的金磚,上面有‘直隸蘇州府’字樣,城磚側面也刻有‘直隸州府大明永樂造’字樣,這就是證據啊,明代重修過。” 作為古文物研究愛好者,住在古城區的沈蘭生關注古城牆的一磚一木,他分析,城牆上的磚石掉落、斷裂和上面的雜樹、構樹有關。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在一處城牆處,看蘇州記者看到樹木挺立在城牆上,凸出的樹根寬約30公分左右。有些從磚石中“絕處逢生”的構樹將原本完整的磚石擠掉一塊。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構樹的那個根像個腫瘤一樣長在古城牆上,是顆不定時炸彈啊。它們長得很快,去年我看到只有10公分左右寬。”沈蘭生有些擔憂,構樹是野生樹種,生命力極強,生長很快,每年能長10~20公分,碗口粗。時間一長,根系會撐開磚石間的縫隙,遇到陰雨天雨水滲透,日積月累可能造成牆面鬆動,存在安全隱患。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沈蘭生還提到,在2018年市區相關文物部門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受損的胥門古城牆進行了精心修復。2年過去了,沒有做好後期的維護,讓城牆上長滿了雜樹。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雜樹叢生、牆體變形……蘇州古城牆“生病”了,誰來治?

  “古城牆是蘇州的寶貝啊,不能毀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盼望有關部門能引起重視,在雨季來臨之前儘快清除雜樹,保護好古城牆,落實《蘇州市古城牆保護條例》。”沈蘭生呼籲說。

  《蘇州市古城牆保護條例》於2018年3月1日正式實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姑蘇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古城牆的綠化管理工作,可以建設與古城牆環境風貌相協調的綠地景觀,但

古城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種植危害古城牆安全的植物。現有自然生長的植物影響古城牆安全的,由保護管理責任人負責清除。

  古城牆是蘇州歷史的見證,此前蘇州也出現過因樹木破壞城牆、暴雨導致城牆損壞的事。胥門古城牆上的“不定時炸彈”誰來拆?看蘇州記者將繼續關注。【看蘇州專稿Loong/文、視頻/葉棟、張家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