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原標題: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抗疫歌(圖)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援鄂醫療隊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做好政策宣講工作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雙街鎮推動復工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輔助企業恢復生產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確保交通暢通安全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守好每道關口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防控疫情一絲不苟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防疫隔離萬無一失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齊心協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北運河畔多猛士 同心唱響戰疫歌

社區門口測溫

庚子之春,疫情突發,萬眾一心,舉國戰疫。在中央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北辰區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組織推動全區上下唱響抗擊疫情的時代壯歌,100萬北運河兒女齊心協力、團結奮戰;3.5萬名共產黨員踐行初心使命,交出合格答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區委:將黨的領導體現在戰疫全過程和各方面,為打贏阻擊戰奪取“雙勝利”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靠前指揮才能掌握實情,謀劃全盤,馭敵制勝。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區委按照“四個戰時”要求,迅速啟動“紅色動員令”,快速進入戰鬥狀態,高頻次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指揮部視頻會議,第一時間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中央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研究謀劃解決疫情防控重點難點問題。區委書記先後150多次對打贏阻擊戰、奪取“雙勝利”專門作出批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選派市級機關幹部到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項重大舉措,區委組織部要摸清各單位需求情況,合理分配力量,大膽管理,嚴格考勤,同時做好服務保障工作。關鍵是把力量用在真正急需的方向上,充分發揮作用。”“要統籌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創造條件。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善於在統籌上做文章,築牢堡壘、發揮作用,幫助企業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失去的效益‘補’回來。”“要從講政治的高度,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強力推進對口支援和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為實現‘兩個確保’目標貢獻北辰力量。”……危機之時、艱難之刻,一個個精準的判斷、一次次果斷的決策,無不踐行著初心和使命,無不彰顯著責任和擔當,為全區打贏阻擊戰奪取“雙勝利”堅定信心、明確任務。

身先士卒才能率先垂範,行為示範,前赴後繼。區主要領導同志先後八十多次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卡口(點)、超市、醫院、藥店檢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現場辦公施策,協調解決問題。2月19日上午,區委書記專門來到普東街宸欣家園社區、天穆鎮悅林名邸社區,“入列入隊”與社區幹部一道值班值勤,以實際行動給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作出表率。迅疾建立實行區委常委、人大政協黨組書記、副區長包保指導督導責任制,29名區級領導包保9鎮6街、開發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1300次深入基層精準指導、靶向施策、解決問題,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

出征號角吹響,衝鋒戰鼓擂起。在區委的示範帶動和領導推動下,全區“作戰圖”迅速鋪開,各級領導幹部主動放棄春節休假,立即投入一線戰鬥,做到守土盡責、守土有方,在全區迅速形成領導帶頭、黨員衝鋒、群眾參與的眾志成城戰疫之勢。

廣大黨員:爭做最美逆行者,把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書寫在沒有硝煙的戰場

危急時刻顯本色,越是艱險越向前。全區廣大黨員以疫情為令,主動請戰,有的在除夕夜告別親人奔赴前線,有的毅然投身最危險的工作崗位,有的“輕傷不下火線”站好崗守好責……關鍵時刻,黨員衝鋒的身影令人動容、給人力量,他們在第一時間,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時候擎起一片天空、帶來一片光明。

35名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不怕犧牲、連續奮戰,他們臉頰被口罩勒到潰爛、雙手被汗水浸到泛白,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希望留給患者。北辰區中醫醫院ICU護士閆萍,隨天津市第一批醫療隊來到武漢,第一天進入病區,就負責為多名高熱患者測量體溫,並安撫患者情緒。一線感染風險高,工作強度大,閆萍每天要持續工作6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她說:“醫院就是前線,病房就是戰場,作為一名90後,我還很年輕,就應該多幹一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社區和村是基層防控的最前沿。面對千家萬戶、千頭萬緒、千難萬險,廣大社區和村幹部夜以繼日,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艱辛,他們既當“守門員”“疏導員”,又當“跑腿員”“宣傳員”,守住了疫情防控鬥爭的重中之重、決勝之地。柴樓新莊園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徐立敏一天撥打400多個電話排查居民情況,針對700多戶居民無法取得聯繫的實際,馬上開展“掃樓”行動,挨家挨戶敲門進行登記。接到居民崔某一家三口要從韓國返回的消息後,她一直等到晚上九點半,直到將崔某護送回住所進行居家隔離才放心。她每天為崔某檢測體溫、跑腿代送生活用品,並耐心細緻地做好心理疏導。有人問她,你不害怕嗎,她說:“我是入黨17年的黨員,還是咱們社區的幹部,關鍵時刻就應該衝在最前面。”雙口鎮前丁莊村黨總支書記周永亮堅持每天通過村“大喇叭”廣播防疫注意事項,帶領村“兩委”成員和網格員分區包片,逐戶篩查,精準掌握人員動向,建立村莊群防群控一張網。

在這場抗“疫”人民戰爭中,公安幹警恪盡職守,環衛人員不避艱險,志願者甘於付出,老黨員竭盡所能……大家用自己的汗水和淚水、堅忍和奉獻,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匯聚起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公安北辰分局副局長王軍黎接到對“2樓1村”進行封控的指令後,喊出了“看我的、跟我來”的響亮口號,帶頭對住戶底數進行逐個摸排,對重點人員進行穩控,對失控人員的軌跡進行追蹤,對外圍交通進行疏導管控。區城管委環衛科趙亮為防止病毒通過生活垃圾傳播,主動請纓去一線作戰,“我年輕,沒結婚,沒牽掛,讓我先上!”他積極協調全區2家發熱門診醫院、37家醫療機構和3個隔離點,安排專人專車、固定路線,嚴控生活垃圾去向。北倉鎮盛倉新苑社區活躍著一支由“00後”在校大學生組成的志願者隊伍,他們主動衝在最前面,有的入戶宣傳,有的參加社區卡口值守,有的拿出省吃儉用的零花錢捐助社區,還有的主動與社區孤寡老人結對,幫助買菜買藥。離休幹部郭強已90歲高齡,他利用10天時間,為社區工作人員獻上了一幅《和平富貴圖》,他說:“我雖年老體弱,但宅在家中,拿起畫筆,同樣是參加戰鬥。”

疫情發生後,許多黨員還採取多交納黨費的方式,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共有83名黨員自願多交納仟元以上大額黨費14.9萬元。中央發出捐款號召後,全區3.5萬名黨員自願捐款587.7萬元,捐款率高達99.95%。小澱鎮劉安莊村201名黨員捐款21萬元,村黨委書記王春林說,“面對疫情,捐款體現了全村黨員的初心使命。”雙口鎮安光村黨委副書記、專職黨務工作者李赫曦主動捐款2000元,她說,“我們村被評為四星村,我的工資也漲了不少,我要讓這筆錢發揮最大的作用。”北倉鎮天陽社區賀業孟是一名離休幹部,他將自己多年積蓄的11萬元捐給黨組織,並一再叮囑“不要宣傳報道,這是我應該做的。”區人大離休黨員郭榮昌2017年曾自願多繳納黨費8萬元,疫情爆發後,又捐款1萬元。他說:“我們一家4代32口,共產黨員佔一半。黨員家庭就應該多為黨和國家盡一點力。”

幹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幹部擔當。區委組織部建立部務會成員包片、科室包鎮街、機關幹部點對點聯繫村居工作制度,通過看、聽、談等方式,瞭解掌握黨員幹部政治和工作表現。在北辰黨建公眾號開闢“戰疫一線有我”專欄,宣傳報道先進典型332個,提拔重用處科級幹部9名。堅持把在防控一線發展黨員作為激勵幹部的重要手段,2月14日,及時將在戰疫中表現突出的區疾控中心王金萍發展為預備黨員,這也是全市第一例一線發展的黨員,極大激發了基層幹部的戰疫熱情。在市委組織部劃撥100萬黨費基礎上,區委管理黨費再配套50萬元,撥付各基層單位,傳遞組織溫暖,凝聚黨心民心。

基層黨組織:彰顯強大組織力動員力凝聚力戰鬥力,築起一道堅不可摧、不可逾越的“戰時防線”

黨旗凝聚力量,堡壘激發鬥志。疫情發生後,各級黨組織迅速發出“向黨旗報到、向疫情開戰”的紅色集結令,第一時間樹起黨旗、亮出黨徽,讓廣大群眾找到方向標,心有主心骨。1月25日,下發《在疫情防控中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通知》,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積極作用提出明確要求。1月26日,印發《“抗擊疫情 黨員先行”行動書》,號召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鬥爭中作踐行“兩個維護”的表率、履職盡責的表率、帶頭防控的表率、服務群眾的表率、維護穩定的表率,動員全區1800多個基層黨組織、3.4萬名黨員勇當先鋒。在全區246個村居卡點、14個醫學隔離觀察點成立臨時黨支部531個,開展支部亮牌子、卡點亮旗幟、黨員亮身份“三亮”行動,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示範崗,組建435個黨員突擊隊,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動企業黨組織在復工復產中主動發力、積極作為,2月24日,印發《致全區復工返崗黨員的一封公開信》,動員廣大返崗黨員在復工復產中做到“六個必須六個帶動”。2月27日,制發《黨建引領非公企業復工復產八項措施》,要求企業黨組織在引領企業建立防控體系、科學有序復工復產等八個方面,發揮紅色堡壘和攻堅之尖作用。

全區各級黨組織堅決落實區委決策部署,聞令而動、踴躍參戰。區人大號召全區人大代表積極發揮代表作用,累計籌措口罩14.8萬隻,一次性手套1萬副,消毒液、酒精46噸,防護服1870套、護目鏡1000副。區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和委員企業為疫情防控工作捐助善款和物資6505餘萬元。區委辦創新運用視頻方式部署調度工作,對全區各類會議、活動、文件嚴格把關,壓減數量,為基層減輕負擔。區政府辦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境外人員接返任務會議,協調保障資金、準備防護用具、組建接返隊伍,累計接返607人次。公安北辰分局接到護送“防疫”重要物資任務後,迅速成立由6人組成的押運任務突擊隊,赴山東、浙江、河北等地執行押運任務,有力保證“防疫”物資生產。區工信局組織黨員幹部日夜兼程,赴江蘇江陰調運防護服生產原料5.6噸,赴河北省採購口罩生產原料並連夜運回,組織外地職工返廠投入生產,協調市紡織集團下屬企業有效解決企業用工和產品消毒滅菌工作。北辰醫院、北辰中醫院和區疾控中心接到上級緊急通知後,第一時間組織35名醫療和防疫人員,星夜兼程奔赴湖北前線。雙河村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雙口鎮立即發出組建黨員突擊隊動員令,不到1個小時,52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申請人踴躍報名參加,最終25人集結出列,當日下午就衝到雙河村防疫一線。天津希日博司塔金屬有限公司黨支部積極幫助企業辦理復工復產手續、協調防疫物資,協調北辰開發區黨工委為企業開具免除保證金證明,有效緩解企業流動資金壓力,推動企業實現早開工、早投產。公司董事長韓國人河宗穆,專門向區委組織部撰寫了一封《感謝信》,並捐贈人民幣2萬元。

下沉幹部:以普通一“員”入列入隊,發揮強大後備軍和援軍作用。

市委有號召,區委有行動。1月27日,制定下發《關於機關黨員幹部進村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600名區直部門機關幹部、2100名鎮街黨員幹部踴躍報名參加,聯繫全區246個村和社區,配合1113名網格員全面開展排查、宣傳和值守工作。為進一步加強基層力量,2月18日上午,市委緊急選派210名機關黨員幹部,助力我區疫情防控工作。考慮到北辰開發區企業多、復工任務重,根據市派幹部特點和能力特長,抽調30名45歲以下幹部,支援開發區復工復產,提早將統籌工作落實落地。3月6日,市委又選派115名機關黨員幹部助力我區復工復產工作。兩個多月來,廣大下沉幹部衝鋒在前,既解決了基層幹部連續作戰、辛苦勞頓的大問題,又為基層幹部鼓了勁、加了油,用實際行動匯聚形成“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強大氣場。

一件紅馬甲、一把測溫槍、一個薄口罩,這是下沉幹部在社區工作時的真實寫照。從“大院”到“大街”,從“辦公桌”到“小網格”,從“下基層”到“在基層”,廣大下沉幹部為基層解了難,錘鍊了作風,磨練了意志,展示了形象。市政協文化和文史委主任史瑞傑到瑞景街富山花園小區報到後,連日奮戰在網格卡點一線,他說:“我雖然60歲了,但作為一名局級幹部,一名老黨員,在疫情面前,更應該衝在前面。”天津商務職業學院教師趙迎冬主動報名到社區報到,她愛人也奮戰在戰疫一線,年幼的孩子每天有一段時間沒人照看,只能託付給鄰居。她說“孩子可以託付,疫情不能拖延!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名共產黨員,我更應該以身作則。”市委組織部幹部吳冬明一會手持測溫槍,一會幫助居民掃描“津門戰疫”程序碼,一會當起社區臨時“快遞員”,他說:“作為一名黨員,就應該把‘崗位’當‘戰位’,堅決守住社區陣地。”很多市級機關幹部講到,“戰”在一線,讓自己真切感受到基層同志的辛苦、疲憊,一定要盡最大所能為基層同志減壓減負,讓他們能夠緩歇調整。市級機關幹部無私奉獻、衝鋒在前,不僅點亮了自己,也溫暖了周圍。寶翠花都社區黨總支書記林則銀說:“感謝市委給我們派來了援軍,看到他們那麼拼,真的很心疼,我們要把市委的關懷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堅決守好社區疫情防控的‘大門’,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按照市委部署,堅持“一企三人兩員”原則,及時成立復工復產“三人小專班”,市級機關幹部任組長。全區298個幫扶組奮戰在企業、工廠和車間,解難題、答疑問、給幫助,不僅成了各級政府部門推進復工復產的抓手,也是企業恢復生產不可或缺的助手。截至4月20日,全區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限上服務業企業復工率99.6%,農業企業復工率100%。天津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幹部王少華從社區防疫一線轉戰到雙口鎮企業幫扶一線,面對規上規下企業近90家、個體工商戶100多家的任務,他來不及緩解身體的疲勞,迅速進入工作角色,為企業指導防疫、宣講政策、排查漏洞、解決困難。市統計局幹部蘇濤秉持“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理念,自行梳理“惠企21條”“27條措施”等各類惠企政策辦理流程,輔導企業進行申請,減少企業辦理時間。幫助8家小微企業減免房租1.5萬元、物業費1萬元。指導天士力集團用好用足政策,使企業兩次獲得4.6億元優惠貸款。

導向是無形的命令、無聲的驅動。按照市委要求,堅持嚴管厚愛鮮明導向,對下沉幹部真指揮、敢管理。2月18日,制定了開展一次紅色宣誓、建立一套管理制度等“八個一”措施,推動他們真正“入列入隊”。市委網信辦大數據管理中心副處長康軍廣說:“這個‘緊箍咒’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目瞭然,我們下社區是當‘員’,不是當‘官’,要真正接地氣,幹最累的活、辦最難的事。”為體現關心關愛,為市級機關幹部每人購買一份保額50萬元的人身意外保險,配發一件棉大衣和口罩、酒精、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用品,以及每人每天一袋酸奶。為解決在開發區工作的市級機關幹部上下班、下企業等交通難題,安排一輛班車每天接送,並配備了30輛電動車。2月28日,在全市率先制定《下沉幹部積分考核辦法》,通過工作表現、民主評議、明查暗訪等分類計分,嚴格管理和考核,解決幹好幹壞一個樣問題。針對個別幹部已疲憊不堪、又不肯退出戰鬥的實際,及時出臺強制休息制度,督促其立即停止工作,責令適當休息。廣大市級機關幹部非常感動,有的說:“我們是來參戰的,北辰區給我們提供周到細緻的服務,我們很感動,更應該全身心投入,為北辰區的防疫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有的同志還編了順口溜,表達自己的心情:“北辰真是好,一樣都不少;工作衝在前,意外有保險;天寒不怕凍,大衣即刻送;防護四件套,安全又可靠;每天一袋奶,免疫強起來;出行有保障,電動車一輛;強制休息令,無情卻有情。”

從來沒有哪個春天,讓我們如此期待。陰霾已開始散去,北運河畔處處湧動著勃勃生機。回望戰“疫”歷程,之所以能夠“集中力量”,之所以能夠“一呼百應”,得益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得益於中央和市委的正確決策,得益於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得益於各方面鼎力相助,得益於全區人民團結一心、群策群力、無私奉獻。展望北辰未來,決勝全面小康、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依然明確堅定、鏗鏘有力。讓經受這場疫情考驗的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成為勇於鬥爭、敢於擔當、善於作為的猛士,為加快建設繁榮富裕、文明和諧、宜居美麗的新北辰貢獻智慧和力量!

(責編:孫一凡、王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