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月份,野河水淺怎麼釣鯽魚?

奈何橋上甩一杆


我是愛釣魚的海濱,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四五月份,很多小河因為農田灌溉用水,氣候乾旱等原因,水位都會下降。釣友說的野河水位下降到六七公深分深,但是卻釣不到魚,這就要從幾個方面考慮:

改變垂釣策略

一,淺水釣深水。一般的野河河床,水底都是坑坑窪窪,有的小河是上游淺,下游深;有的是中間深,兩邊淺;有的是進水處深,出水處淺等等。釣友描述下的野河,整個河底絕不可能都是均勻的六七十公分深,它一定有水更深的地方。所以你應該把釣點換在野河水最深的地方。為什麼這麼說呢?

魚諺說:漲水釣淺灘,落水釣深潭。就是漲水的時候、水面會淹沒農田、草叢,會給魚兒帶來豐富的食物,魚兒就會往淺灘上游。退水的時候,水體面積在不斷地縮小,淤泥沉積,覆蓋了食物,魚兒會向深水處轉移。再則野河水深只有六七十公分深,在這個深度,人類活動的干擾,飛禽類的覓食 ,都會使魚兒出於逃避天地的本能,向深水處轉移。

怎樣 找小河水體最深的地方呢?這個時候用眼觀察野河兩岸地形,一般地勢陡峭的河岸下水體會較深,或者用釣組掛鉛墜找水深也行。找到野河水體最深處再打窩作釣,效果肯定不一樣。

二,釣野河裡有水草的地方。鯽魚戀草這是它們的共同特性。因為有水草的地方有小魚、小蝦,風吹水面又會把水體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吹到草叢裡聚集。這樣的環境就為鯽魚提供了食物來源,所以鯽魚群都喜歡呆在水草豐盛的地方,既有東西吃,還可躲避像黑魚這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的捕獵。

三,尋找野河魚星多的地方打窩垂釣。鯽魚 是底層魚,它們在水底覓食和呼吸時,會從水下冒出一大一小兩個氣泡上升至水面,久久不散。一般小河裡如果鯽魚多,水腥味會非常濃重,而且水面有許多細密的氣泡。仔細觀察尋找一下你所 垂釣的野河′,有沒有魚星密集的地方?如果在野河的某一段某一處,有很多魚星不時從水底泛起,那說明該點即是魚群藏身之處。

四,多點打窩垂釣。如果是水體缺乏流動性、面積大的野河,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鯽魚群在水體中可能很分散。也就是這裡三五條一群,那兒七八條一窩。這種情況下定點打窩 垂釣的話,即使能上幾條魚,其它的都會受驚擾遊走了。雖然拋餌頻繁,但是餌枓的氣味在水體中擴散慢,短時間也很難把遠處的魚群誘進窩點。所以這種情形下就可以多打幾個窩輪釣。窩點選擇在水草多的地方和水深的地方,邊釣邊補窩,必有斬獲。

五,釣清水中的渾水。鯽魚是群居性的魚類。通常情況下,都是體長差不多大小的鯽魚相互聚集在一起遊動、覓食。(這種現象在鯽魚趨溫曬太陽時可直接的觀察到)四到五月,正 是鯽魚產卵追尾的季節。鯽魚群因為繁殖、索餌的需求,在水底互相追逐,必然擾動只有六七十公分深的野河水底汙泥,形成一片深色或渾水區。如果仔細觀察,應該能夠發現。

淺水野河垂釣用餌

一,水淺的野河用蚯蚓或紅蟲作釣餌

根據我的經驗,春季在水淺的野河垂釣鯽魚,因為氣溫還不是很高,釣餌還是用蚯蚓和紅蟲為上乘。因為野生鯽魚,猶其是大鯽魚對動物性餌枓更有偏口性。用蚯蚓或紅蟲作釣餌,最先咬鉤的往往都是大鯽魚。這可能是大鯽魚體型大,需求的食物量大 ,但是水體中食物稀少,使它們常處於飢餓狀態的原因所致;也可能是它們經常吃到從農田、河岸邊沖刷到河裡的蚯蚓所致。

二,淺水野河用商品餌的垂釣

白條魚在水體中游動迅速,短時間內遊動的面積也大。如果野河面積不大,用商品餌垂釣時,它的氣味能很快被巡航式遊戈的白條群所發現。所以用餌方面不能太腥,宜用香甜型餌枓。野河垂釣,商品餌雖然比起蚯蚓紅蟲有誘魚優勢,但是在上魚上,往往都是以小鯽為主。如果是定點拉餌垂釣,野河水體不流動,誘魚進窩這個過程會很漫長。這一點可能許多釣友有切身體會。

野外釣魚,我不主張把餌枓搞得太複雜,水中有魚,它餓了,想吃了,被你誘引進窩點,自然會咬鉤。

總之,淺水的野河垂釣不上魚,要從各個細節上去找原因,尋對策 ,才會有更好的魚獲!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愛釣魚的海濱


春季是垂釣的黃金季節,特別是春分之後的4、5月份,水溫逐漸回升,魚活性提高,四處遊弋覓食,此時垂釣常有不錯的魚情。但凡事總有例外,正如釣友的問題,野河水體深度只有60公分左右,魚口有但稀少,還容易停口,應如何具體垂釣?為更準確、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四五月份,淺水野河面臨的水情、魚情

2、野河淺水,如何具體垂釣

四五月份,淺水野河面臨的水情、魚情

與早春的倒春寒不同,四五月份水溫提升顯著,像筆者所在的北方山東、河北等地,大部分時間氣溫維持在15-25℃,個別時間段,特別是5月份中午時段,水溫甚至超過30℃。 60公分的淺水在陽光的輻射下,水溫急劇提升,通常情況下與水溫維持2-4℃的溫差,而這對於鯽魚而言,部分時間段水溫利於鯽魚的活躍,而部分時間段水溫不利於鯽魚的攝食,所以選擇的垂釣時間點極為關鍵。另外鯽魚膽小、謹慎,淺水攝食容易受到外面噪雜環境的影響,這對釣友操作過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四五月份通常會有個鯽魚甩籽的時間短,這個時間段鯽魚不愛攝食,所以儘量避開。除去上文關於四五月份,淺水野河具有的大致水情、魚情外,地域環境的差異,還有各自的特點。

野河淺水,如何具體垂釣

上文介紹了四五月份淺水野河,面臨的水情、魚情,而這對於選擇合理垂釣技巧、方法提供了依據,具體如下。

1、淺水垂釣巧選時間段

前文提到,4/5月份水溫逐漸回升,淺水野河受陽光輻射顯著,鯽魚攝食積極性受水溫影響顯著,所以垂釣時間點很關鍵,相對而言,以下幾個時間段,魚情較好的幾率更大些。

比如天微微亮的時刻:4/5月份相對與冬季、早春,氣壓低,溶氧量較少。天微微亮的時間點恰是一天氣壓較高的時刻,特別是靠近岸邊的水域,溶氧量豐富。而鯽魚經過一整夜的能量消耗,飢腸轆轆,而淺水岸邊又相對明亮。所以這些因素的都利於鯽魚的攝食。有經驗的釣友常利用這個時間段垂釣,常有不錯的漁獲。

比如氣溫穩定、適宜的上午、下午時間段:4/5月份中午時分水溫較高,影響鯽魚的攝食積極性,相對而言,上午8點至10點,下午3點至6點,這個時間段,尤其是北方等地,相對魚情較好的幾率更大些。

2、釣點選擇很關鍵

自然水域,鯽魚逗留、棲息的位置並非均勻分佈的,這點在淺水野河更為明顯。鯽魚膽小謹慎,更喜歡在水底環境複雜,有緩坡、有土坎、有溝壑、有障礙物的水域棲息,討厭光滑、平整的水底環境。以下幾個經典釣點,常用不錯的魚情。

比如水草豐富的水域:鯽魚喜歡逗留、棲息在水草處,水溫穩定,又有豐富的食物,很容易有鯽魚的聚集。值得追影的是,清晨垂釣時,特別是太陽未升起時,水草進行呼吸作用,常用溶氧量不足的情況,所以儘量避免這個時間段在水草處揚竿。

比如其他經典釣點:像洄水灣、大橋兩側,水閘前後,鏵尖位置或者農田灌溉形成的三角地帶,水底環境複雜,常用鯽魚的聚集、棲息,是不錯的釣點。

3、窩料選用有方法,使用有技巧

鯽魚屬於雜食性魚,對各種窩料的接受度大些,常見的小雞飼料、豆餅、玉米麵、紅蟲顆粒及酒米等都可作為窩料使用。像紅蟲顆粒、小雞飼料則多用在光水區,即野河岸邊光禿、無綠色植物的水域;酒米則更多用在水草豐富的水域,效果更佳。

野河淺水垂釣,不建議一次投入過多窩料。淺水窩點,通常一次不會聚集太多的魚,窩料過多,鯽魚容易吃得太飽,忽略餌料。一般勤投少投:勤投,保證窩點時刻有窩料的存在,避免窩點沒有缺少窩料,魚離開;少投,不至於窩料太多,魚攝食過多。

4、餌料選擇有技巧,鉤餌入水要輕

釣友的問題中,提及有白條等鬧窩的情況,所以儘量選擇對鯽魚,針對性更強的餌料,比如在餌料中減少腥味餌的用量或不用,適當增加香味餌料。如果大鯽魚較多,像穀物類的玉米顆粒或者發酵小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淺水釣魚,鉤餌入水動作要輕,大幅度的揚竿動作,特別是甩大鞭,不建議使用。鉤餌入水時,先將魚竿伸入窩點上方,輕輕下壓竿稍,鉤餌緩慢入水,直至就位。這樣操作,鉤餌與水面接觸時,不宜發出較大的聲音,進入窩點對魚群的影響較小,另外緩慢入水,也能對鯽魚的視覺,產生強烈的刺激,吸引鯽魚的注意。

5、提竿動作要輕,應垂釣提竿刺魚

鯽魚體積不大,質量較小,如果大力揚竿,特別是在淺水,失去了深水對子線、浮漂的約束,很容易刺破鯽魚的嘴唇,造成跑魚。另外也會造成子線纏繞,耽誤垂釣時間。此時儘量扽竿,使鉤線垂直上升刺魚,同時用手腕感知魚的大小:如果鯽魚較小,直接提出水面,避免擾亂窩點;如果鯽魚質量偏大,則迅速拉出窩點,用抄網抄起。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4/5月份淺水野河基本的水情、魚情,接著從5個方面對如何具體垂釣做了描述。但即使如此依然不夠全面,比如餌料的狀態、線組搭配等都應影響鯽魚的最終漁獲,釣魚人需要結合具體魚情、環境做適當的調整,相信這樣會有不錯的漁獲。


釣魚人老高


你說的這種情況,我家這也是。我來說說解決辦法吧!

俗話說“三月三上淺灘”。第一,這是因為環境溫度要高於河水溫度。潛水溫度上升較快。所以,大多數魚類都會跑到潛水處。第二,白天潛水溫度高。也是蜉蝣生物聚集的地方。也是魚類不錯蛋白的好處所。第三,這個季節都是魚類交配的時候。淺灘處多有蘆葦或水草便於甩籽產卵。

我們在潛水區域垂釣時要準備或注意什麼呢?

1.潛水浮漂。這樣,你的子線和浮漂才不會發生纏繞。

2.找水草多出。這裡是魚類的避風港。

3.一定要安靜再安靜,畢竟是潛水。

4.不要頻率。因為,頻率太多。水太淺,魚會受到驚嚇而逃竄的。釣不了幾條就散窩了。適當打窩,要抓實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