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永樂大典都到哪去了?

明朝最厲害的地方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強大,文化上的繁榮,更重要的是還做成了幾件大事情。正是因為這幾件大事情才讓明朝有機會能夠進入中國強盛朝代行列。而這其中有一項成就的偉大,足以讓現在的我們瞻仰不止。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的幾百年前早就已經制造了一部百科全書,而這一部百科全書,正是由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引導的。在古代而言,修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修書所需要的花費不亞於進行一場大工程,不僅僅要花錢去買書,還要花錢讓讀書人去收集、去編輯、去好好校對。所以倘若一個朝代沒錢,就沒有資本去修書的。所以通過這套書,我們就能知道明朝到底有多麼強大。然而,這套書到現在也只剩下了幾本,其他都不知所蹤。而且存在於世的還是副本而不是正本。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一套能夠反映明朝強大的百科全書,為什麼失蹤了?

百科全書永樂大典都到哪去了?

其一,永樂大典的奇蹟,是明朝的一個文化巔峰。永樂大典為什麼那麼被人推崇了?主要還是因為倘若沒有這套書,我們的歷史研究就會缺乏一個大口,沒辦法突破。我們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從這一套書裡面找出來的。因為這套書我們才能夠得到古人的生活,才能夠研究他們的成就。否則的話,就算是史料保存最為順暢的中國,也不可能能夠還原古人的生活。所以這套書的意義也就十分重大了。因為這一套書,它所覆蓋的內容基本上把一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覆蓋進來了。可以說要學什麼,要知道古人在幹什麼,從這套書就能夠看得出來了。而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套書那麼被人推崇的原因。

百科全書永樂大典都到哪去了?

其二,一把大火讓正本的存在只能是個迷了。就是這麼一套具有著偉大意義的書籍,居然因為保存的原因,導致流傳在現今的,只有僅僅百分之三而已。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在古代書籍能夠保存下來,實在是要靠很多運氣原因了。一本書從出來之後因為保護措施的缺乏,經常會因為朝代的更替,又或者是戰亂的原因而不斷被毀。而永樂大典的第一版早就在正統年間就被火燒了一次。在嘉靖年間又被火燒了一次,所存下來早就已經沒有當初那麼完整了。所以後人所看的基本上都是當時人所抄寫的副本而已,至於正本早就不知道到哪裡去。

其三,副本的存在,一個方面被好書的人帶回家收藏了。前文中我們已經說到了,正本早就不知所去,根本就沒有記錄了。所幸當時還有人抄錄下來,有了一個副本的存在。然而,副本到現在所呈現出來的也只有僅僅的3%而已。通過這3%,我們就能夠理解到當時所存在的百分之百的正本,到底有多麼輝煌了。副本的丟失,一個方面是因為戰亂的時候,被那些喜歡書籍的人偷偷拿走了。後來時代的變革,導致這些書籍沒有辦法再回到國家手中。

百科全書永樂大典都到哪去了?

其四,另外一個方面被外國侵略者順手牽羊帶走了。在清朝的時候,這一套書有一部分還保存在朝廷的手中。在晚清末年的各種各樣戰爭之中,一部分書被外國人給拿走了。直到現在還有一部分流傳在國外,沒有迴歸到中國。倘若這一部分能夠迴歸到中國,那麼永樂大典的樣貌將會更進一步的呈現出來,而它也會繼續創造新的輝煌,供我們後代人去研究,去瞻仰前人的輝煌。

百科全書永樂大典都到哪去了?

永樂大典到底去哪裡了呢?其實這個問題就算是史學家也沒有能夠答出具體的答案。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去哪裡了。不過所幸,目前唯一的線索就是跟皇帝一起被埋在了陵墓裡面,我們只能夠期待技術有一天能夠達到一定的水準,能夠進去陵墓裡面查探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