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如今,隨著社會的變化,現在我國創業的人群越來越多了,畢竟大家都想通過創業來致富的,所以一些暴利行業吸引了大家的青睞。但是問題來了,你知道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有哪些呢?

其實現在許多人都在努力賺錢中,但是對於打工,許多人都會選擇創業賺錢的,畢竟這是不少人夢想。然而現在,十大賺錢行業出來了,下面就讓小編揭秘十大暴利行業排名,一起來看看!

教育培訓行業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孩子的教育成了很多中國家庭最大的一項消費支出。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不得不為孩子的未來,對各種亂收費埋單。從幼兒園開始,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就不得不給一些高級幼兒園交納上萬元的贊助費。而在中小學階段,重點中學的擇校費則高達幾萬元。而在成人教育方面,大學生就業難重新回爐,白領充電,給成人教育市場帶來了商機。

醫藥、保健品行業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一個出廠價12元錢的藥,銷售價是40,那麼差價28元錢裡,流通成本大概要7元到15元,而所謂的“流通成本”絕大部分是回扣,也就是說,回扣佔藥價的30%到40%。在藥價虛高的聲討聲中,一些平價藥房在全國遍地開花。有的平價藥房以“比核定零售價平均低45%”的價格銷售。

汽車行業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汽車後續效勞市場,是指消耗者自購車之日起至若干年後報廢之日止,其間若干年之內在該車上的一切破費所引發的商機,稱之為汽車後市場。專家猜想,在近20年左右汽車產業會不時是中國國發經濟開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將不時堅持較高的開展速度。固然整車出售利息將出現下滑趨向,但與汽車相關的售後效勞市場卻將是下降勢頭。

日用品行業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日用品是易耗品也是必用品,其中以個人清潔化學制品利潤最恐怖。以牙膏為例,其中最貴的成分-發泡劑成本僅為600元/噸左右甚至更低,而這600元的發泡劑足足能夠裝滿6000只最大號的180克牙膏。剩餘的有效成分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計了,碳酸鈣粉末每噸用量成本僅為120元左右,最高級的含氟牙膏其有效成分-單氟磷酸鈉每噸成本不過100元。

快餐加盟店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吃一直都是市場中比較火熱的話題,我國的小吃數量都是數不勝數的,創業開家快餐店是目前比較受歡迎的項目,快餐加盟店投資利潤是翻倍的。

婚紗攝影行業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婚紗攝影,這個有中國特色的產業,創造著驚人的產值。新人“人生就一次”的觀念也助長了影樓漫天要價,在影樓拍攝一套婚紗照少則上千,多則上萬。2011年度在上海結婚登記的有117825對新人,如果每對新人拍攝婚紗按照2000元計算,上海地區婚紗攝影一年的產值就是2億。伴隨著2011年結婚旺年的到來,婚慶消費又將迎來新一輪高峰。

嬰幼兒用品行業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嬰幼兒用品市場究竟有多大-據第五次人口普查公佈的統計公告,中國每年重生嬰兒1600萬,0-3歲的嬰幼兒約6900萬,其中鄉村0-3歲的嬰幼兒數量超越1000萬,相當於澳大利亞的人口總和。從市場資料剖析得知;嬰幼兒用品市場每年將超越1000億元的市場範圍,這就使得家長們把目光自然盯在了嬰幼兒用品的專賣店或其大商場的專櫃上。

美容化妝護理行業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人們對化妝品的使用要求不單單是防凍抗皴功能,追求對臉部不同部位保養更多的功能,也產生不同作用效果的化妝品。哪裡有好的投資項目-利潤高的化妝品並不是低端的消費品牌,這裡的化妝品是指進口高端產品。美容院裡的化妝品暴利就更加驚人,據調查,美容院銷售的化妝品大多由中小型企業生產,靠代理公司銷售。而代理公司一般1到2折就可以從生產企業拿到產品,200元的化妝品,最便宜時花不了10元錢就能拿到貨。

眼鏡行業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根據統計,中國約有3億人配戴眼鏡,按每3年更新一副計算,每年的市場需求量就達1億副。而與此同時,在外行人看來,眼鏡業又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暴利行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

互聯網行業

2019年十大賺錢行業是哪些?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

自從互聯網誕生以後,他就衝擊這各個行業,在亞洲首富排行榜上,互聯網富豪連年佔據半壁江山。隨著國家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以及社會的現狀,都能體現出來。生活中我們也是離不開互聯網,例:吃飯、住宿、旅行、購物等等。這只是付出時間為代價,不需要任何投資,是一本萬利的。

資訊來源於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