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駱駝祥子》《北京的春節》為例論老舍先生語言藝術特點

以《駱駝祥子》《北京的春節》為例論老舍先生語言藝術特點


再讀《駱駝祥子》《北京的春節》一長一短兩篇老舍先生寫的文章。這兩篇文章,讓我深深感受到了老舍語言的魅力,老舍先生作為語言大師的語言特點在這一長一短的書和文章中彰顯的非常明顯了。

一、語言通俗易懂且耐人尋味。

《駱駝祥子》《北京的春節》一長一短兩篇文章中,都沒有那種所謂的高大上的華麗辭藻,都是運用了樸實無華的語言,引人深思,耐人尋味。正如,《駱駝祥子》中,第一章第一段就說“我們所要介紹的是祥子,不是駱駝,因為‘駱駝’只是一個外號;那麼我們就先說祥子,隨手把駱駝與祥子那點關係說過去,也就算了。”看似平淡,卻奇崛,在作者看來隨意實則別具匠心的介紹中,主人公以迎面走來。《北京的春節》中,“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裡,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一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全段語言都很簡單易懂,但是把臘八蒜的做法描寫的很清楚,臘八蒜的味道彷彿也能讓讀者感受到一樣。


以《駱駝祥子》《北京的春節》為例論老舍先生語言藝術特點


二、精準簡練的語言。

“不喝就滾出去,好心好意,不領情是怎麼著?你個傻駱駝!辣不死你!我還能喝四兩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來,灌了多半盅,一閉眼,哈了一聲。舉著盅兒:“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幾句簡單的話語,將虎妞的潑辣、有心計、野蠻等性格特點描寫的淋漓盡致。如《北京的春節》中“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幾句簡單凝練的話語,烘托出北京過年的歡天喜地,熱鬧忙碌的喜慶氣氛。

三、幽默風趣的話語交相融匯。

《駱駝祥子》中,虎妞逼婚後,關於祥子的描寫就非常有意思。“在沒辦法中,他試著往好裡想,就乾脆咬了她,又有什麼不可以呢?可是,無論從哪方面想,他都覺著憋氣。想想她的模樣,他只能搖頭。......即使一切順利,他也受不了,他能幹得過虎妞?她只需伸出個小手指,就能把他支使得頭暈眼花,不認識了東南西北。”這段話生動幽默的寫出了祥子是多麼討厭虎妞,但是又無可奈何。


以《駱駝祥子》《北京的春節》為例論老舍先生語言藝術特點


四、“濃厚的北京韻味”。

“爺爺,”小馬兒把包子吃得差不離兒了,拉了拉老者的袖子,“咱們還得拉一趟,明兒個早上還沒錢買煤呢!都是你,剛才二十子兒拉後門,依著我,就去,你偏不去!.......說著,老者立起來,繞著圈兒向大家說:“勞諸位哥們兒的駕啦!”伸出手拉小馬兒,小馬把未吃完的一個包子整個兒地塞在口中。這段話是《駱駝祥子》中,關於老馬和他孫子小馬兒的描寫,這一段簡簡單單的對白,就多次用到了兒化音,如“差不離兒了”、“明兒個”、“二十子兒”、“整個兒地”,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北京語言的特點。

五、市井味十足。

“哼,你這個傻子!”劉四爺聽完,搖了搖頭,“拉進城來,賣給湯鍋,也值十幾多塊一頭;要是冬天駝毛齊全的時候,三匹得賣六十多塊。”劉四爺幾句簡單的話語,充分體現了他精於算計,市儈氣息濃厚的性格特點。

以《駱駝祥子》《北京的春節》為例論老舍先生語言藝術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