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妹子的北京求學|到底該不該在北京讀研?(上)

臺灣妹子的北京求學|到底該不該在北京讀研?(上)

我到底該不該讀研(研究所)?

這個問題在我大學的時候,陪伴著我四年。

2014年來(北京)某大學當交換生的第二週,

我已經便開始尋找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答案。

然而,

在北京讀研的這一年,

已經明確的知道答案。

是,我該讀研。

而且,我該在:大陸讀研。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

- ① -

在讀研的期間,

我所學的東西,已經跟大學時期(在臺灣)完全不一樣了。

在北京,我是在北京某高校的經管學院讀研,攻讀的專業是工商管理。一個乍聽之下很籠統,卻可以獨得很細緻的專業。

在讀研的期間我所學的東西已經跟大學時期完全不一樣了。很多時候是自學案例探討訓練自己的思維模式。

不會有老師鞭策你念書、也不會有多到不行的“筆試”

相較於我在臺灣所受的教育體系,我現在求學的的這個項目裡面,我學會最多的是獨立思考

臺灣妹子的北京求學|到底該不該在北京讀研?(上)

- ② -

在大陸,

我們有很多實現夢想、天馬行空的機會。

這裡,

不是你們所想像的古板、保守。

在這裡,我們常常要自己去尋找問題,然後去解決問題。而這些問題也不是所謂的憑空pop up 或是大陸人口中難聽一點的“瞎bb”。

我們必須要真真切切實實際際的去幫一間公司的現狀或是一個社會現狀。

跟臺灣的大學有所不同的是高校與業界合作的手腕十分堅強。在大陸我們也有很多實現夢想、天馬行空的機會。

同時這裡也不是你們所想像的古板、保守、井底之蛙。

還記得,在上學期的一堂營銷課程中,我提出了一個以女性為受眾的保險套品牌。希望提倡女性“呵護、愛護自己”的理念,攜帶保險套不再只是男性的職責。因為我們必須愛自己、保護自己。

起初,我很膽小,因為課上的男生佔多數,指導老師更是男性。

但是沒想到,當我提出這樣的想法。

老師一句話:很好,我支持妳。

臺灣妹子的北京求學|到底該不該在北京讀研?(上)

- ③ -

我曾經也多次的欲放棄欲失敗

但是每次在苦難臨頭時候,總會受到清華老師、對岸同學們的鼓勵。

他們總是不斷的提醒我,這裡是大陸,即使你的聲音僅被少數大陸人聽見仍然有一大票的群眾為你鼓舞。(舉個簡單的例子,即使只是十三億人口的一萬分之一,那也是很多的人。)

換句話說,在這片土地上不缺機會

缺的是你的大膽。

臺灣妹子的北京求學|到底該不該在北京讀研?(上)

- ④ -

這裡,

比你想像的更有潛力。

在這裡,

我們只欠勇敢。

我們做過多次創業的case,雖然每次都會搞得自己累成狗,但是又覺得滿足不已。

這是一個模擬出社會的狀態吧!請業界的大佬們來批評或是真的投資學生的創業項目。這點,大陸高校做的真的很棒。

或許你會說出社會跟這個不一樣。對,我知道不一樣!而且差很多很多天差地遠!

但是,

為什麼大陸的業界總是喜歡跟高校的學生們合作呢?

我覺得是因為我們夠狂夠夢,我們願意去做你們怕失敗的東西,因為我們有的是失敗的機會

在這裡,我們只欠勇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