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一故事▕ 甘肅省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大作戰系列報道之十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摸清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底數及汙染現狀,助力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2019年12月,省生態環境廳啟動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汙染現狀調查工作。近期,我們將推出甘肅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大作戰系列報道,採用一圖一故事的形式,展現生態環保鐵軍迎難而上、敢打硬仗的精神風貌。

環保隊伍裡的"娘子軍"

一圖一故事▕ 甘肅省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大作戰系列報道之十一

4月17日臨夏回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調研員張志忠、水科科長韋俊、馬麗萍、監察支隊副隊長馬俊武、湯志明等一行八人來到康樂縣指導協助康樂縣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調查工作,為保證工作進度我們兵分三組開展調查。八松到蘇集段有一段河道邊沒有路全是荊棘,我們的調查人員馬麗萍、馮露、鄧雪琴三位女同事披荊斬棘開闢出一條小路,出來以後每個人身上沾滿了小刺;虎關段調查組馬春玲為了更好的定位拍照站在河水中做排查;蓮麓洮河邊風很大,非常的寒冷,調查人員是州局的兩個小姑娘和分局的牛憲東,三位女士手凍的手機都抓不住;在排查工作中她們不辭辛苦,毫無怨言,時刻“不忘調查工作的初心,牢記環境保護的使命”,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萬綠叢中一點紅

一圖一故事▕ 甘肅省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大作戰系列報道之十一

4月20日康樂縣的天氣又是陰沉沉的,我們的入河排汙口調查工作還在繼續,河道邊風很大,耳邊風聲肆虐。調查隊伍中一個紅色的背影與光禿禿的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件紅風衣,一個黑揹包,一個充電器,一部手機,一個看似弱不禁風的女子,卻有著男兒般的錚錚鐵骨,在排查工作中卻心細如絲不放過每一個排口。在寒風中,這一抹嬌豔的紅色,體現了作為一名環保人的使命和擔當。

“傘”

一圖一故事▕ 甘肅省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大作戰系列報道之十一

一個人,白天干到黑夜。臨夏縣,一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人間聖地,東西寬53.1公里,南北長59.85公里,恰逢全境春光爛漫、鮮花盛開之時,但東西跨越之大、南北伸張之遠、河流分佈之多,都給工作人員排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劉家峽庫區邊、大夏河、牛津河,這些都是黃河重要的支流,面對遠離城區、車輛無法到達、排查時間緊、排查任務重的情況,他們的選擇是:一個人,一個包,一瓶水、一個充電寶、從白天到黑夜,從此岸到彼岸。

一雙腳,走遍十里堤岸。根據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的安排,臨夏縣生態環境分局負責的排查範圍很大,排口很多,地理條件很複雜,平均每個排查工作人員要負責十公里左右長的堤岸,堤岸邊分佈著眾多的排口,而且堤岸邊是崎嶇狹窄的羊腸小道,車輛無法通過,但是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排查工作是每個人工作人員的錚錚誓言,面對困難,他們用雙腳踐行誓言,用雙腳丈量堤岸,用雙腳走遍每一個排口,很多時候由於信號問題他們要來回走動才能保證信息錄入,很多時候由於排口複雜他們要攀爬在堤岸邊上。雖然手磨破了,腳起泡了,但是每當完成一個排口排查任務,他們心裡都樂開了花。

一把傘,撐起綠色之夢。排查過程中,有春光明媚、萬里碧空的時候,也有寒風凌冽、暴雨傾盆的時候。但是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都風雨無阻,決不撤退。臨夏縣分局的工作人員經常冒雨排查,為了儘快完成排查工作,分局領導為工作人員撐起了傘,他們撐起的不僅僅一把傘,撐起的是風雨中我們保護黃河母親的熱情,撐起的是風雨中我們實現綠色協調發展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