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黃河醫院看病萬元起步?負面纏身再曝糾紛

說起民營醫院

耳邊總能響起熟悉的廣告語

但“魏則西”事件後

靠網絡搜索攬客的

XX系民營醫院被拉入公眾視野

山西黃河醫院看病萬元起步?負面纏身再曝糾紛


網絡推薦進入山西黃河醫院

多方借款治療花費超萬元

山西黃河醫院看病萬元起步?負面纏身再曝糾紛


近日,太原市民呂女士反映,8月2日,其因身體不適,通過百度搜索添加了山西黃河醫院工作人員的微信,並在當日到該院檢查就診。該院的主治醫生王某初步診斷為下體有炎症,在醫院檢查結果還沒有出來的情況下,就給她做了一系列治療。


山西黃河醫院看病萬元起步?負面纏身再曝糾紛


治療完後,醫院讓呂女士寫了“同意治療,瞭解費用”,從掛號到治療完成配藥共花費金額達13004元,她無奈只好用信用卡和花唄支付了費用。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呂女士剛做完系列治療後,當她拿到檢查結果時,卻發現各項指標都正常。她回顧整個醫療過程,諸多細節讓她產生疑惑,懷疑院方忽悠她過度醫療亂收費。目前,呂女士已與院方協商解決此事。

而呂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

近年來該院被曝出的糾紛

治療費用基本都是萬元起步

這麼高的治療費用

與其宣傳的“38元檢查”等

出入極大

山西黃河醫院看病萬元起步?負面纏身再曝糾紛


山西黃河醫院

醫生帶著POS機上手術檯

38元檢查吸引 花費近3萬元

今年1月,有網友爆料,其被山西黃河醫院網上38元的檢查宣傳吸引,前往該院做一個普通的婦科檢查,被稱為主任的大夫在無任何檢查結果,僅憑肉眼查看的情況下診斷為尖銳溼疣,後續檢查中又稱有宮頸糜爛,均為不可不治的疾病,患者後被要求進行頸糜爛手術。


山西黃河醫院看病萬元起步?負面纏身再曝糾紛


隨後,醫院工作人員拿著pos機在病床上直接要求患者繳費,最後花費近3萬元。後進患者多方諮詢發現,該病症治療費用偏低,而黃河醫院對其進行了手術,患者感覺被過度醫療,隨即向多家職能單位進行了反映。

早在兩年前

該院就因過度醫院

被患者通過網絡、廣播投訴

治療費用同樣多達萬元

山西黃河醫院看病萬元起步?負面纏身再曝糾紛


多年前,太原市民陳女士求助媒體聲稱,她因患婦科病誤打誤撞走進山西黃河醫院,原本一個簡單婦科病被醫生誤導治療進行手術,一個婦科手術竟然花了兩萬元。

據陳女士聲稱,她因婦科病選擇了離家較近的山西黃河醫院進行檢查,經過一系列項目繁瑣的檢查後,該院醫生在未與患者商議的情況下,為她進行了納米導出術(無痛盆腔引流術),期間以打電話會干擾信號為由,阻撓患者與家人進行聯繫。後來又進行了所謂的紫凝修復治療+囊腫剝離手術。在患者的半昏迷狀態下,一個簡單的宮頸糜爛疾病被該醫生進行了手術治療,費用高達2萬元。

手術後,患者陳女士只能暫時請假休養並選擇了去某三甲醫院進行復查。據三甲醫院的專家大夫說,25歲年齡的陳女士宮頸糜爛是正常現象,吃藥可以自行恢復,沒有必要做宮頸糜爛手術。至於說會不會影響生育,現在還無法確定。陳女士越想越不對,回想起在山西黃河醫院檢查期間,她的病情真的嚴重到連給家屬打個電話商量的時間都沒有嗎?她深深質疑該醫院的合理醫療,而且治療過程中,該院沒有手術同意書,甚至沒有告知她進行的是兩個手術。

事件發生後,陳女士撥打了物價局的12358熱線進行了諮詢,並對該醫院涉嫌過度醫療進行了法律維權,後經協調,山西黃河醫院退還患者的全部手術費用。

治療費用超萬元的病例

在該院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而該院除高收費遭詬病外

其他方面也是負面消息纏身

山西黃河醫院看病萬元起步?負面纏身再曝糾紛


山西黃河醫院涉嫌使用劣藥

被給予行政處罰並罰款

山西黃河醫院看病萬元起步?負面纏身再曝糾紛


2018年7月,有媒體從山西省太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山西黃河醫院有限公司因涉嫌使用劣藥谷維素片被處罰。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通過該局官方網站公佈。

這份公開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7年12月18日,太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山西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報告:從山西黃河醫院有限公司抽檢的標識為天津柏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谷維素片(批號150405),檢驗項目“含量測定”不符合規定。

經調查,該批谷維素片從景康醫藥物流有限公司購進,山西黃河醫院有限公司能夠提供上述藥品隨貨同行單、成品檢驗報告書等資料,共購進30瓶上述藥品,除用作抽檢的8瓶,其餘22瓶均已銷售。

山西黃河醫院有限公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藥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的,為劣藥”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中“醫療機構使用假藥、劣藥的,依照《藥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五條的規定給予處罰”的規定。

根據相關規定,太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山西黃河醫院有限公司給予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2倍的罰款。

而對於負面消息纏身的該院

官方調查早有定論

太原市物價、衛生部門曾聯合向社會公佈了民營醫院價格信用等級評價結果,61家正常營業的民營醫院中,得分在60分以上的只有35家,佔比不足六成。

其中,有5家醫院因發佈違規廣告、做虛假宣傳、僱“醫托”騙患者、以優惠價吸引患者進行 “關聯銷售”等問題,登上價格失信“黑榜”。

山西黃河醫院

在這次申報的醫院中評分最低

存在多種典型失信問題:

山西黃河醫院看病萬元起步?負面纏身再曝糾紛


長期大量發佈違規廣告,同一文號發佈多項內容,廣告內容包含醫療項目、價格、專家等;

診療記錄很不完善;

沒有價格管理機構和人員,無價費公示欄,無價費手冊;

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問題突出,如專家評價中的評語顯示:“診療過程中存在大量中醫及物理治療項目,項目繁多,存在過度醫療及收費,診治過程中無明確診斷的影像學方法,治療中存在套餐式治療項目,無個體化治療方案,對治療無分析,對病情無有效的判斷,檢查中存在不必要的項目。”

促銷廣告宣稱“宮腹腔鏡聯合探查術優惠20%”,術前診斷為“慢性盆腔炎、宮頸糜爛,無“檢查、治療(手術)同意書”,在實施“腹腔鏡盆腔探查術”的同時,又做了盆腔粘連鬆解術、雙側輸卵管整形修復術、輸卵管通液術。其實這是

典型的“關聯銷售”行為。

對於民營醫院過度醫療的事,其實早已不願多加評論。讓人擔心的是,隨著醫療環境和患者觀念的改變,省城越來越多的民營醫院開始轉型,原有的男科、婦科等紛紛轉而進行整形、口腔業務。同時,一大批在民營醫院醫院老闆在省城市場撈到第一桶金後,開始從事旅遊、零售等行業。企業經營者最重要的就是誠信,如按照以前的思路進行經營,市場秩序又該如何保障呢?

轉自:山西記者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