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榆林:為防止霜凍冰雹,秧苗戴上“安全帽”,網友稱農民不易

對於今年的老農民來說,在進入春季之後經歷了兩次霜凍災害,原本春暖花開的季節,一場倒春寒使得已經開放的桃花、梨花被大雪覆蓋,之後又一場霜凍讓剛剛坐果的青果被凍毀。近日,陝西榆林一位網友拍攝到這樣一幕:在當地某農村當地老百姓種植的西瓜苗,在薄膜的覆蓋下剛露出了秧苗,為防止霜凍和冰雹的襲擊戴上了“安全帽”。很多網友看到這一長溜的田地裡一棵棵被防護的西瓜苗,感嘆農民太不容易了。

陝西榆林:為防止霜凍冰雹,秧苗戴上“安全帽”,網友稱農民不易

這是當地網友走到這塊種植西瓜的地裡,可以看到在薄膜的覆蓋之下,很多已經長出秧苗的西瓜,這樣別緻的“安全帽”,被一隻只飯碗扣在下面。用手掀開一個飯碗,可以看到種植的西瓜秧剛露出了綠色。有一位網友調侃:大蒜的價格賣火過,豬肉的價格貴過,苗都凍死了,預計今年的西瓜又該漲價了。幸虧這位農民地裡種植的西瓜不多,如果種二畝地的話,這種防霜凍冰雹的技術活能養活一個碗廠了。

從這一長溜的圍著山體種植的西瓜地,每隔一個距離就有一棵秧苗,被一隻飯碗倒扣在上面。為了讓西瓜苗透氣,能夠正常生長,主人還細心地在每一個倒扣的飯碗下面,用一隻玉米棒支稜在下面。光這一小塊西瓜地,就差不多用了有二十多個飯碗。被網友調侃稱:這樣的操作應該是,賣西瓜的小夥愛上了賣碗的姑娘,最後讓吃西瓜的人買單,這樣太不公平了。種植西瓜的成本增加了,最後自然在消費者手裡漲價了。

陝西榆林:為防止霜凍冰雹,秧苗戴上“安全帽”,網友稱農民不易

當然,面對這種用飯碗給西瓜秧戴上“安全帽”的做法,也有網友給出不同的看法。其中陝西一位網友稱:為啥西瓜苗要用碗蓋呀?太奢侈了吧?我家的西瓜苗都是用桐樹葉蓋的,除非這戶農民家裡的人口太多,飯碗過剩才會用這種辦法來防止西瓜苗被霜凍冰雹襲擊。還有網友質疑:難道這些碗不要錢嗎?商店裡一隻碗最低兩元錢,你這麼一農西瓜還沒有漲價,餐具店賣碗的老闆倒要先漲價了,如果有人去地裡偷碗這些西瓜苗就全凍死了。

從這塊西瓜地裡往下看,由於西瓜苗種植的地勢有點高,主人才用飯碗充當“安全帽”,蓋在一棵一棵的西瓜苗上面。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為了防曬,保溼,西瓜苗太小,經不住忽冷忽熱的氣候。等秧苗長大一點就可以把碗拿走了,這樣的招數實在是太高了。由此也可以看到種地的農民真的不容易,對待莊稼像對待孩子一樣細心。但即便是這樣呵護這些西瓜苗,也難以保證在西瓜長大之後,不會再遭到惡劣天氣的襲擊。

陝西榆林:為防止霜凍冰雹,秧苗戴上“安全帽”,網友稱農民不易

有網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糧食價格一直不漲,為什麼農民還要種地呢?其實,對於農民來說,種地是一種本職工作,如果他們不種地,就像工人失業一樣難受。就算種糧食一年到頭風吹日曬掙不了錢,但是他們也不想讓自己的土地荒廢了。雖然說城市化的進程在加快,農村很多青壯年都到城市打工為生,但是農民的現狀不容樂觀,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留在鄉村生活,每年只能靠種著幾畝地來維持基本的生活。

縱觀人類歷史,農產品中糧食的屬性是必需品,是國之根本。但種植糧食的老百姓,乾的卻是靠天吃飯的營生,再加上種地所付出的勞動力,往往和最終所收穫的成本不符。糧食價格上漲之後,隨之而來的農藥、化肥、種子的價格也會上漲;糧食價格下跌之後,老百姓的付出又有可能血本無歸。所以,當網友看到農民為了一塊地裡的西瓜苗,用這麼多飯碗來充當“安全帽”,才會感嘆種地的代價太大了。

大家對這種操作有什麼想說的,你認為農民種地的成本是否過高呢?歡迎跟帖留言。

來源:不會吃人的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