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和全面奏響從“消薄”到“強村”的進軍號

查看電錶,結算電費……連日來,浮雲街道莊前村黨支部書記金建忠忙著結算上個月曬太陽曬出來的錢。原來,自莊前村利用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安置小區A區塊的集體閒置房屋屋頂建設多村聯建光伏項目後,至今仍是村民們嘖嘖稱讚的一件大好事。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項目,該光伏項目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0餘萬元。

實施“光伏強村”工程,浮雲街道多村聯建光伏項目,讓屋頂生“金”,只是雲和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雲和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雲和縣上下不斷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方法、新路徑,在深挖“消薄十八招”的基礎上,通過農業資源開發、盤活新建物業、發展光伏發電到推進全域旅遊等手段,實現項目造血,不斷增強內生動力,經濟薄弱村全面“消薄”摘帽。

雲和縣原168個行政村的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且經營性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雲和縣原170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總額達3905萬元,原51個省定集體經濟薄弱村全部摘帽……一個個項目有效落地,一個個薄弱村成功“摘帽”,雲和“消薄”有方,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三年行動計劃”高質量圓滿完成。

把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作為抓基層打基礎的頭等大事來抓,雲和堅決打贏“消薄”攻堅戰。除了將“消薄”工作列入扶貧攻堅重要內容,及時出臺《消薄工作考核辦法》,將具體內容列入雲和縣委縣政府對鄉鎮(街道)年度綜合考核指標,還納入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納入村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與村主職幹部報酬績效掛鉤,對工作不力的頂格追責。

為了讓村集體經濟“持續造血”有後勁,雲和縣堅持項目為王,高精度找準消薄路徑,強化“一村一策”,結合轄區地理和產業特點,多方面謀劃項目,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長足動力。同時,還因勢利導抓好鄉級聯建,深入挖掘轄區內各村資源優勢,盤活整合閒置集體資產,依託本鄉資源優勢共同實施發展項目。

“一項目一抱團”,是破解村集體經濟難題的一條路徑。雲和縣紮實推進“千企結千村、消滅薄弱村”專項行動和省級扶貧結對工作,藉助結對方優勢和力量,雙方謀劃實施一批強村物業、農副產品基地等長期造血項目。目前雲和縣共有46個村與省級選派團組單位、省市縣三級企業結成幫扶對子,共落實了結對幫扶項目28個,到位結對幫扶資金521萬元。此外,雲和縣還集聚合力,做強做優強村公司。在2018年,雲和縣各村共同成立10家鄉級集體公司和1家縣集體公司後,目前,縣級公司已有集體資產2.03億元,預計2020年可分配收益達900餘萬元;10個公司合計已有集體資產0.6億元,累計為村集體分紅55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