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帝遺詔,如果不被慈禧用苦肉計銷燬,清朝歷史可能改寫

大家好,我是頭條號願說歷史作者,本期我們來聊聊清朝時候,咸豐帝遺詔,如果不被慈禧用苦肉計銷燬,清朝歷史可能改寫。

她叫杏貞,安徽徽寧池廣太道惠徵的女兒,咸豐元年(1851年),她17歲時,被選人宮,入宮後成為蘭貴人,公元1852年5月,18歲的慈禧選為蘭貴人。公元1856年,慈禧產下皇子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帝。公元1857年,她的萬千柔情讓成豐皇帝心馳神往,願意為她多停留片刻:由於喜得貴子,她晉封為懿貴妃,後因善書法,經常為咸豐代筆批閱奏章。

咸豐帝遺詔,如果不被慈禧用苦肉計銷燬,清朝歷史可能改寫

Empress Dowager Cixi; Tzu-Hsi (1835-1908) Empress

她的智慧、冷靜、控制慾、大局觀以及不動聲色的冷酷,不僅讓咸豐敬佩,更讓他感到害怕。她是讓他既愛又怕的女人,他愛她,卻永遠不能相信她。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去世,同治即帝位,她與孝貞皇后一起被封為皇太后。這一年,杏貞(慈禧)27歲。

咸豐帝遺詔,如果不被慈禧用苦肉計銷燬,清朝歷史可能改寫

北京:慈禧塑像(資料)

咸豐皇帝去世之前曾寫下一道密旨交給皇后鈕祜祿氏保管:“朕不能深信其人,此後如能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汝持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他怕杏貞(慈禧)不能安分守己,隨時準備除掉她。她是他可有可無的愛。

咸豐帝臨終前,曾密授硃諭一紙與慈安皇后,說是自己死後,如果慈禧仗著自己是皇帝老媽驕縱不法的話,你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意思是可以除掉她。等咸豐翹了辮子,慈安就把這臨終遺言給慈禧看,意思是:你給俺小心點,俺要不高興,你就得去見先帝!慈禧當然是聰明人,從此夾著尾巴做人,對慈安那是畢恭畢敬,而且數年如一日。慈安於是心安理得,認為自己算是拿住這小妮子了。

咸豐帝遺詔,如果不被慈禧用苦肉計銷燬,清朝歷史可能改寫

僅讓對方放心,當然不是慈禧的目的,她還得讓對方感動,於是便有了這樣一幕:有一次,慈安有點傷風感冒,吃了太醫的藥幾天都不見好轉。

於是就乾脆停了藥,只是吃日常飯菜,結果,病竟好了。病好後,突然驚訝地看到在自己身邊畢恭畢敬的慈禧怎麼左臂纏紗還浸著血,於是問怎麼回事。早就等著這一問的慈禧趕緊表示:“前天,我在你喝的參汁中放了點我臂上的瘦肉——據說人肉治您病效果最好。也就聊表寸心而已。”

咸豐帝遺詔,如果不被慈禧用苦肉計銷燬,清朝歷史可能改寫

聽她這麼一說,慈安是感動得一塌糊塗:“我沒想到你是這麼好的人兒!”這一感動就什麼都往外倒,連先帝密授硃諭都拿出來了——“先皇帝怎麼還懷疑你!”說著就當著慈禧的面把這密諭一燒乾淨!

接下來的事兒,地球人又都知道了:從此慈禧對慈安大大咧咧不復尊重,而且事事專權,不與慈安協商。慈安這才知道自己那一感動後患無窮,然而悔之晚矣——咸豐在世時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她成了慈禧太后,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之一。

咸豐帝遺詔,如果不被慈禧用苦肉計銷燬,清朝歷史可能改寫

“光緒二年春夏間,京師忽傳慈禧大病,不數日,聞死者乃慈安,而慈禧愈矣。或日慈禧命太醫院以不對症之藥致死之。”

西洋人有所謂“政治不具肝膽”之說,“感動”自然是“肝膽”之一,要玩政治,當然還是把這種常人可貴的感情拋得遠遠的為好,要是中了苦肉計.慈安就是前車之鑑。

咸豐帝遺詔,如果不被慈禧用苦肉計銷燬,清朝歷史可能改寫

咸豐帝生前最愛慈禧,最害怕的也是她,所以臨死之前特地留下遺詔。如果慈安不被慈禧別有用心的“苦肉計”感動而銷燬那份遺詔,那就沒有慈禧後來的專權,也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喪權辱國等條約,清朝的歷史就可能被改寫。

各位網友,對此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