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成績差不多,上課回答問題積極程度也差不多,老師都更喜歡另一個學生不喜歡我?

劉屹珺


在學校老師不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學生,因為一個班裡幾十個學生,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不管成績好不好,老師都很喜歡。這類學生不論走到哪裡都很“混得開”,還備受周圍人得喜歡。很多家長都以為,老師喜歡的學生都是學習成績好的,事實上,老師喜歡的孩子往往成績都不是最好的,他們主要喜歡有這幾個特徵的孩子。

上課積極回答問題、課堂活躍

經歷過上學時代的我們都知道,上老師提問問題時,一般都是會冷場的,全班的學生幾乎都會把頭低下去,這讓老師很尷尬,不得不使出“點名”的絕招。但是如果有一位同學上課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那老師就會非常的開心,覺得自己的“獨角戲”終於有人捧場了。在公開課上,這樣的同學會讓老師超級有面子,因為教室裡除了學生之外,還有很多的老師和領導,如果自己的問題沒有人回答,會讓領導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行,課堂氛圍會很差。所以上課越是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越是受老師喜歡。

班幹部,老師的小幫手

我們都知道,在學校一個老師要給好幾個班上課,事情自然就會比較多,所以每個班級都會選出幾個班幹部。班幹部可是老師的好幫手,班裡不管有什麼活動、大事、小事,他都能幫助老師協調、統籌、打下手,這可為老師省了不少麻煩。而且身為班幹部,不僅鍛鍊了能力,還獲得了老師的喜愛,可以說是一箭雙鵰的好事。從小當班幹部的學生,他的社交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都很強,將來在社會上也能很快的適應各種領導角色,就算不是領導,也會受到領導的青睞,成為下一個提拔的對象。這主要還是在學校期間得到了鍛鍊,能清楚的知道上級的想法和需求。

社交“大王”

學生時代還有一種人比較受老師喜愛,那就是“社交大王”。這類學生自信開朗,能帶動班級的氣氛,跟任何人都能聊的來,同學們都很喜歡。而且這類人不僅是人群中的焦點,還是大家口中的“開心果”,雖然小的時候是調皮的“孩子王”,但是長大之後就會成為一位出色的領導者。畢竟自信開朗的性格很受歡迎,談吐之間也會自帶魅力,說話做事都會對周圍人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在學校受老師歡迎,長大後受領導重視。

我們常說,老師不喜歡成績差的學生,是沒有的,所以只要你家孩子性格活潑開朗,品質好,老師都會喜歡的。





鄉村教師小王


同學你好!作為一名從教20餘年的教師,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應該比較合適。你所提到的問題,我認為需要從兩個角度來尋找答案,才會比較全面客觀。

第一,從你自己身上尋找原因

你所提到的你和另外一個同學“成績差不多,上課回答問題積極程度也差不多”,說明你是一個勤學上進的好學生。從這一點來看,問題肯定不是出在學習上,而是出在其他方面上。

1、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禮儀方面。在這些方面,你可能沒有另外一個同學做的好,也就沒有給老師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2、關心班級事務,班級榮譽感方面。樂於幫助其他同學,勞動積極,踴躍參加各項活動,為班級爭光。這方面你可能比另外一個同學做的要少一些。這也會影響老師對你的印象。

3、處理各項事情的方法能力方面。比如,老師讓你當班幹部或者安排你做一些事情,你可能積極性沒有另外一個同學高,做的沒有另外一個同學態度熱情、細心認真、效果好。

4、可能是你自己的感覺出現了一些偏差。客觀上,老師對你和另外一個同學都不錯,但是你可能出於某些原因,認為老師有些厚此薄彼,判斷出現了偏差,產生了失落感和怨尤。

二、從老師的身上尋找原因

通常情況下,老師對每一個同學都是非常喜歡,也是十分關心的。那麼他(她)對於你和別的學生態度有略微的差別,也可能是有這麼幾種原因。

1、老師可能對另一個同學接觸瞭解得多一些。因為學習、班級工作、班級活動,老師和另一個同學接觸機會更多,所以那位同學就給老師留下的印象更深、更好一些。而你可能跟老師在其他方面接觸較少,自然給老師留下的印象不太深。

2、老師可能在對待學生方面,確實有一定的偏見。因為老師的性格和修養,老師在待人處事方面,確實有不太公正的地方,因此出現了差異和偏頗。但是我覺得大多數老師對學生都是一視同仁、平等相待的,這種可能性的總體上比較小。

總之,要相信老師的公正性,同時自己也要不僅在學習方面,而且在思想品格、班級工作、處理事務的能力、與人交際等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那麼老師一定會非常地欣賞你、器重你,同學們也會更加喜歡你的。


王老師說語文A


成績差不多,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差不多,但是老師似乎卻更喜歡另一個同學!先擁抱你一下!

老師的偏心說不定是你的錯覺

為什麼用了“似乎”一詞,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可能是你的錯覺。因為有時候你正好碰到老師在鬱悶時(作業質量不好、同學之間起糾紛、領導或家長找茬、或者自己的孩子鬧騰等等),雖然老師主觀是要剋制一切情緒面對你們,但是,老師也有情感,所以難免一時語氣不好!但不一定就是對你不喜歡,不用沮喪。

老師喜歡一個學生,是他的積極,禮貌,改正失誤的態度等等。

一個孩子,他的學習態度積極、他確實很禮貌、他積極參與班級事務(拿綠植、捐圖書、擔任學科代表等)、改正錯誤也快等!比如:我有個學生,別人在拍節奏,她亂拍;別人唱歌她不唱;別人律動她站一邊。我有點生氣,但是藏著。因為感覺她歌唱時音準還可以,只是態度問題(後來去班主任那裡一問:作業也不交)。我就找她談話了,也和她媽媽交流,告訴她們老師的心意:老師感覺你可以很優秀,歌唱很好,頭腦也不笨,可以做一顆閃耀的星星啊!後面,她也開始積極參與,並且開始靠近我,願意和我說她的心裡話!這樣的孩子老師也會很喜歡!

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

你看看,不論天子還是百姓,都有偏點。老師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面對一群的娃,假如偶爾出現這樣的情形,也難免。一方面你要反思,你感覺自己努力在做好了作為學生該做的事,老師還是有些偏頗。和自己的家長聊一聊,修正一些做法,也調整自己的想法。

老師要修為自己,儘量不偏不倚播撒自己的愛。

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愛的傳遞者。面對一群娃,除了來自家庭的關愛,其他可能就是老師的愛了!所以孩子們渴望老師的關注呵護。老師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但是決不能因為一時的氣憤,而說出斷定他一輩子的話(我有個小學的同學,那時成績真的一塌糊塗,還搞事,所以班級同學老師都鄙視之。結果現在混得不比我們差,他也從來不和班級同學聯繫,足見當初的傷害)。誰能說的清楚誰的將來呢!

我還是堅信:播種愛收穫愛!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上善若水!

圖片/網絡/自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