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後發現世界的殘酷,你後悔讀大學了嗎?為什麼?

巷芥


很高興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

我的答案是不後悔,上大學。只恨自己大學學知識少了。

雖然現在人們常說,讀書無用論,買茶葉蛋的超過造原子彈的收入。都認為讀大學出來無用武之地,還不如打工的。所以,就認為讀大學沒有用。就此產生了後悔這些想法。

原因如下:

1.這些言論都只是表面現象,是個別案例,只能是幾個人。不能代表整個社會現實。

從長遠的來看,造原子彈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遠遠超過,買茶葉蛋。而茶葉蛋的成本低,沒有預期收益,不用學高深知識。但是,對社會沒有多大的貢獻。而這些專家經過的數一計日的學習,取得的成就是功利千秋。他們的名字永遠名垂史冊,由此看來,就是上大學成就了,他們的一生。上大學為他們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個時候看,上大學的意義,就很重要。

2.再從大學來說,大學學到的不單是知識,還有個人各種能力得到培養。大學也是社會的縮影,你要參加各種活動,就是對自身各種能力最好的提升。換句話,大學學習的知識,可能你將來的職業用不上,但是它的知識會使你的工作得心應手。這也是必須要上大學的原因。

3.從今年的疫情來看,上大學的的意義就更大了。阻住疫情的傳播,是科學技術知識,所以,科學家和醫生,這個職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這個職業,就是必須要上大學,才能獲取的。

4、疫情還有一個同感就是:體制內的人損失不大,體制外的人影響很大。兩個月不能工作,就沒有收入。由此看來,有一份安穩的工作,就會使自己過的很很好。這樣看來,還是要上大學,才能又一份固定工作。

總之,我以自己的工作經歷來看,文憑越高,工作好找,生活越體面。縱然,一時沒有很好的工作,感覺上大學沒有為自己謀一份工作,記住這是一時,後來,還是有學歷的工資高。

套用一段很出名的話來解釋讀大學的意義: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人讀了大學,另一個人沒有讀大學,如果讀了大學的那個人混的比那個沒讀書的人差,那麼那個沒有讀書的人可能會說:你看,讀書有什麼用?還不是沒有我這個沒讀書的人混的好。但是如果是讀書了的那個人混的比那個沒有讀書的人好,那麼他一定不會說:你看,這就是不讀書的後果。因為他知道,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每個人都在為生活努力奮鬥,職業沒有高貴,所有為生活努力拼搏的人都是英雄。而這,就是讀大學的意義。

古人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雖有一些侷限性,這確實是一個真理。

如果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天賦異稟,只有埋頭苦學,努力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





山晚望晴空


沒讀大學,提前走上社會打拼,可能取得了一些成就,或一些財富。這些人實際若上了大學再走上社會,一定能有更大的收穫。或許不讀大學才後悔呢。


廊橋詩夢


小時候,你總是覺得人生很美好、世界也很精彩。但是,等你參加工作之後,真正的步入人生,跨進社會的洪流之中,你會發現——世界好殘酷,人生很無奈。

人生原本有很多風風雨雨、有很多驚濤駭浪、有很多酸甜苦辣、有很多坎坷艱辛……

這些,小時候你並不知道。因為,大人們、父母親人們為你扛著、擋著。你的童年在港灣裡、在搖籃裡、在溫室裡。

等你真的踏入社會,你會發現現實並不純粹是精彩神奇,你也會發現世界上仍有霸權、社會仍有不公、人與人之間並不完全是真善美,生活不完全是詩與遠方!

然而,這些與讀大學無關。或者說,你不讀大學,情況可能會更糟糕,你不讀大學,你的生活會更艱難,現實會更殘酷。

因此,無論生活怎樣,現實如何,都不會後悔讀了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